內容簡介

2014,又一個讓人恐懼的字眼!尼克拉斯‧鮑伊的預言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從埃及、利比亞、也門的政治動亂中,我們好像嗅到了政治危機的味道。

2014年之後,未來的世界還會發生戰爭嗎?經濟問題要用戰爭來解決嗎?

我們該怎麼辦?

一場新的世界危機即將來臨,我們這一代人將會在2014年以前為21世紀貼上只屬于這個世紀的標簽——這將會是一個充滿氣候災難和戰爭的世界嗎?我們當前所面對的這場危機,其根源在于全球化的不均衡發展;政治整合遠遠沒有跟上經濟全球化的腳步,有關國家、市場以及帝國的錯誤模型都在阻礙著一個全球化治理方式的構建。

在作者看來,經濟危機、環境惡化和財富不均有可能摧毀整個人類。這絕不是危言聳听。作者敏銳地察覺到,在各國間合作還相對容易的時期,各國領導人沒能將經濟全球化擴展到政治領域,只留給了我們一堆陳舊荒廢的國際機構來躲避經濟風暴所帶來的政治危機。在應對全球問題方面,國家機構過于局限,而國際機構又過于軟弱。

作者一再預言,2008年金融和經濟危機之後,下一波的危機將是全球所面臨的政治危機……歷史不幸被作者言中了,眼下的中東和亞洲動亂,難道就是這場有可能給世界帶來末日的政治危機的前奏?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大事件
第一章 大事件︰一個數字命理學推測
在2010年到2020年之間,很有可能是在2015年前後,什麼大事件會最終標志並決定21世紀的風格呢?是像1618年或1914年那樣巨大的災難,還是類似于1715年以及1815年那樣相對溫和的事件組合?
第二章 全球化出了什麼錯
我們有理由相信2014年不會像1914年一樣,而且2007年的股市崩盤也不會重蹈1907年和1932年的覆轍。
第三章 國家和帝國︰一個尚不成熟的結構
如果2007年的危機最終導致了美國相對經濟實力的下降,以及佔世界總產值的份額與持續擴大的軍事優勢之間的錯位趨于嚴重,那麼美國這個世界霸主將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章 美國還是說了算?
美國作為世界上物質力量最為強大的國家,在重新定義的過程中勢必會引起極其關鍵的作用,這次的重新定義事實上也就是美國自身的重新定義。
第五章 2014︰蕭條、戰爭的開端?
如果政府管制的重新引入意味著對國家權力所扮演的基礎性角色的認可——不僅在修復市場缺陷方面,還有保障市場本身的存在和安全,那麼2014年將標志著21世紀進入了一個全球合作的時代。
第六章 拯救銀行︰拯救世界的第一步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呼吁並努力始終政治對經濟的操縱,使之不再以窮人的悲慘生活為代價來滿足富人的需求,不再讓人們繼續生活在一個虛幻的貿易自由化的世界里……
第二部分 這並不是一個無藥可救的世界
第七章 離不開政治的社會
要正確理解眼下的危機並避免將來發生更嚴重的災難,經濟學和政治學必須結合在一起。
第八章 全球秩序︰由誰來維持?
貿易是將世界上的人們聯系在一起、阻止戰爭趨勢進一步發展、建立國際社會以制定永久和平條約、並推動人類向全球政府這一最終目標不斷前進的一種方式。
第九章 危機之後
在將來的某一天,世界將會變成一個充滿多樣性和寬容友好的地方。
致謝
譯後記
 

毋庸置疑,2007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在歷史上——確切地說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全世界40%的財富被破壞殆盡之後,無論人們對西方國家能從衰退中快速恢復過來並像以前一樣運行抱有多大的期冀,結果都將會徒勞無功。美國、英國和歐洲大陸國家的政府為穩定它們的銀行系統和刺激經濟而采取的行動使它們背負了數額巨大的債務,這在今後很多年里將對它們國內的政策制定和國際關系的發展帶來沉重負擔。在這數年間,除非用大量的支出來阻止災難的發生,否則災難將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印度和中國受排斥的時間長達兩個世紀,當它們在世界體系中重新獲得合法地位時,該體系的一些不平等,如導致經濟衰退的過度貿易逆差和貿易順差,以及由此引發的增長率的差異將有所減少。下一次世界性的危機將不會是經濟危機,而是政治危機。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內,將會有密集的國際談判發生,而2009年4月的20國集團會議和同年12月舉行的、幾乎(但並非完全)沒有任何進展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僅僅是這些談判的開始。這些談判的結果將決定新世紀的特征,將會有兩代乃至三代人生活在一個具有這些特征的世界里。

在所有談判的議題中,國際秩序的本質將會成為最重要的議題。20世紀時,人們曾作出這樣的假定,即世界是或應該是由獨立自主的國家組成的。這一假定源于美國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不斷上升的統治地位,而這一地位最終將會變得不可動搖,這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普通人能夠認識的程度;同時,這一假定還源于美國所依賴的用于解釋自己獨立國家地位的意識形態。美國的意識形態——或許稱之為“美國教”更為貼切——認為國家是被賦予不可剝奪的權利的人的自願聯合。然而,無論是對于理解從20世紀末開始發展起來的全球相互依賴性,或者21世紀通過談判對過去的愚蠢行為作出的補救,還是為讓我們免于生活在一個更具威脅性的未來而尋求解決之道來說.這一意識形態都不是一個現實的基礎。通過本書,我將嘗試分析我們為何要重新思考現在全球化所處的階段,正是這一階段讓我們陷于當前的處境之中,同時,我也將嘗試解釋為何我們所有人——包括美國人在內——需要與那些為21世紀國際關系奠定思想基礎的美國問題研究專家的前提假設保持一定的距離;我還將嘗試闡述為何可能存在一些非烏托邦的、可信賴的機制,盡管我們生活的世界風雨欲來,但我們還是能夠開創一個比眼下更為公平、和平和繁榮的世界。

雖然這本書篇幅不長.但我還是認為需要將其分為兩部分來闡述。在第一部分中,我主要探討已經發生的這一危機,探討這次危機的根源.以及那些阻撓我們正確認識這次危機的國家觀念。在該部分中,我還會探討當一些隱藏得更深的問題逐漸被我們感知,且不能被擱置時,我們將在何時作出決定,而這些作決定的重要時刻將會決定21世紀的特征。在第二部分中,我將討論由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件引發的更為廣泛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特納勛爵說過,經濟政策制定者們必須對“思想體系”的“火車失事”仔細思量,而他們卻習慣于在這種“思想體系”下行事。如今,應該對我們的經濟、政治和倫理道德進行修正了,也應該解決國家認同這一問題了,而且最好能比以往更有成效。

我承認,我的書名和論述的出發點听上去有點像一個笑話。但縱使它是一個笑話,其中也包含著一些意義。歷史學家們有時候會以一種觀念來進行研究,這種觀念往往使得一些世紀的時間延長並出現重疊17世紀被劃定為1715年左右才結束.18世紀則被劃定為1688~1815年,甚至到1832年,而19世紀則是指1789~1914年這一段時期。毋庸置疑的是.21世紀始于1989年,然而漫長的20世紀仍未結束。探討它何時結束,以及如何結束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許我們不用等得太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