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浪潮︰綠色文明

第四次浪潮︰綠色文明
定價:348
NT $ 174
  • 作者:盧俊卿 仇方迎 柳學順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8628306
  • ISBN13:9787508628301
  • 裝訂:平裝 / 37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世界杰出華商協會主席盧俊卿先生胸懷大志,致力于綠色文明的研究和宣傳,是一位倡導綠色文明的企業家。他與仇方迎和柳學順兩位環保積極分子共同推出本書,以充滿激情的語言綜述了綠色革命與生態文明的起因和進展。作為一位老環保工作者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倡導者,我非常感謝他們。希望廣大讀者都積極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綠色文明,實踐低碳發展的行列中來。

解振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這部作品的立意和內涵均好,高屋建瓴,力沉千鈞,具有時代性、學術性、先導性的特質。

牛文元(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

本書由創新思維活躍、膽大心雄的企業家盧俊卿先生為主撰著,從一個獨特的視角看世界,鮮見。也許在局外人看來,不無有點理想化的浪漫,但正好可吸引好奇者閱讀、聯想、探討、創新、求真,共同勾畫創建美好未來。

馬俊如(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863計劃專家顧問組常務副組長)

本書作者主張把人的“理性”從社會擺設和道德花瓶中呼喚出來,以跨越時代的掌控力和協調力,引導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之間和諧共進,實現從自殺式生存到永續生存的綠色轉型。我們期望盧先生發動綠色革命能夠成功,並期待他們的呼吁至少能夠讓我們自己真正清醒。

齊建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循環經濟與環境評估預測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上篇◎跨越——迎來人類新的文明形態
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式要轉型,人類的觀念和行為方式首先要轉型,從過去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轉向可持續的發展方式——綠色文明發展方式。綠色文明是對前三次文明浪潮的揚棄、繼承、發展和創新,是人類文明的歷史性跨越,將掀起人類發展史上的第四次文明浪潮。
在生態危機重壓下,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抉擇——必須站在綠色文明的文革,求同存異,協高共進,果斷作出全球化制度安排,主動進行自我約束,共建一個綠色星球,實現人類自我救贖。
第1章 人類發展面臨新的抉擇
人類發展正面臨十字路口,地球村村民必須作出選擇。
第一個路口︰沿著工業文明—後工業文明—超工業文明的路繼續走下去——最終資源、環境、人口三大壓力將使地球不堪重負,人類和地球一起走向毀滅。
第二個路口︰像中國古代詩人阮籍那樣窮途而返,重新回歸農業文明——顯然,回頭路走不通。正如盧梭所說,“遠離文明社會,重新回歸自然狀態是不可能的。”
第三個路口︰采納霍金建議,逃往外太空——這劑藥方多少有些“屎窩挪尿窩”的感覺。如果人類“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不改變,那麼同樣的悲劇豈不是在另一星球重演?
第四個路口︰走出新的文明之路,迎接綠色文明的到來。
相關閱讀1︰全球化經歷的三個偉大時代
第2章 從第三次浪潮到第四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的余波及其新發展,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它們各自承載著自己的歷史使命,推動著第三次浪潮繼續奔涌向前,並最終與第四次浪潮——綠色文明匯合,共同開闢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時代。
托夫勒的預期沒有實現
千呼萬喚“第四次浪潮”
第四次浪潮——綠色文明浪潮悄然而至
三四次浪潮的“四個異同”
相關閱讀2︰國外綠色文明的十二種趨勢
第3章 綠色文明——黑色文明的終結者
要克服工作文明的弊病,首先就要走出技術圖騰崇拜的誤區。現代人類不需要圖騰崇拜。綠色文明著力于“人”的轉變和轉型,力促人們從圖騰崇拜的誤區走出來,使人類重新認識自我,找回自我,主導自我,走向共同文明。
單靠技術力量不能顛覆黑色文明
走出現代圖騰崇拜的誤區
綠色文明︰人類的自我救贖
綠色文明︰從自殺式生存到永續生存的拐點
相關閱讀3︰現代科技的困境與出路
第4章 綠色文明——現代智慧的集中表達
綠色文明是現代智慧的集中表達,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叉融合。高舉綠色文明的旗幟,有利于從整體上把握人類文明的最新走向,有利于統籌協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發展,有利于引領人類從容面對第四次文明浪潮的機遇和挑戰。
綠色文明和生態文明
綠色文明的兩大根本性轉變
相關閱讀4︰構建新的生態文明理念和發展方略
第5章 “人”的轉型——綠色文明之魂
前三次浪潮的更替,核心是“物”的轉型;第四次浪潮的更替,是“人”與“物”轉型並舉,核心是“人”的轉型。從以“物”的轉型為核心到以“人”的轉型為核心,是人類社會文明形態的重大轉折和歷史跨越。“人”的轉型是綠色文明之魂。
前三次浪潮的更替︰核心是“物”的轉型
第四次浪潮的更替︰核心是“人”的轉型
相關閱讀5︰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中篇◎轉型——綠色文明的主旋律
第6章 綠色公民
第7章 綠色發展方式
第8章 綠色生產力
第9章 綠色能源
第10章 綠色科技
第11章 綠色消費
第12章 綠色文化
第13章 綠色政治
第14章 綠色軍事
下篇◎劇變——綠色文明的沖擊波
第15章 綠色突圍︰浪潮與漩渦
第16章 “碳話題”︰陽謀與陰謀
第17章 世界格局新變化
第18章 世界需要新規則
第19章 中國的綠色突圍
第20章 綠色轉型必將伴隨一場重大思想革命
第21章 從東方智慧汲取力量
第22章 綠色暢想︰前途‧角色‧時尚
跋 綠色文明宣言
後記
致謝
參考文獻
 

迎接綠色文明時代

公元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費迪南德‧麥哲倫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先後渡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歷經三年艱險,最終以麥哲倫身亡和僅剩一船的代價,成功返回西班牙,完成了從西方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又回到西方的壯舉。人類首次環球航海,告訴世人——世界是圓的。

將近500年後,21世紀初,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指著被他稱做“碾平世界的十大動力”的開放源代碼、互聯、外包、離岸生產、供應鏈、博客、上傳、搜索等新技術帶來的全球化大趨勢,告訴世人︰世界已經由信息、技術連接成一個“地球村”——世界是平的。

緊接著的2009年,美國戰略咨詢師戴維‧斯密克面對全球化背後存在的收入不均等、能源過度消耗、環境惡化、保護主義勢力抬頭,特別是金融危機等重大挑戰,告訴世人︰平坦背後是危險隱患,你更無法規避面前的金融風險——世界是彎的。

2010年,我們,中國的研究者,看到地球的創傷源于人類的貪婪,地球的康復有賴人類的覺醒,告訴世人︰單憑技術的航船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全球化時代的人類要實現綠色轉型,完成自我救贖,世界才能“生命之樹常綠”——世界是綠的。

世界是圓的——關鍵詞是“發現”。面對浩浩宇宙,茫茫滄海,人類有太多的未知和恐懼——“發現”世界是圓的,人類從沉沉夜航中找到了方向。

世界是平的——關鍵詞是“創新”。面對神秘的星空和神奇的自然,人類有太多的貧弱和欲望——“創新”使世界變平了,人類從征服自然中克服了自卑,體驗到駕馭和主宰的快感。

世界是彎的——關鍵詞是“風險”。面對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震蕩,人類有太多的憂慮和反思——“風險”使世界變彎了,人類從曲折和磨難中意識到,建立全球經濟增長新模式有多麼重要。

世界是綠的——關鍵詞是“和諧”。面對塵煙滾滾的黑色文明和自相殘殺,人類有太多的無奈和彷徨——“和諧”使世界回歸本原,人類必須在自殺式生存和永續生存的關口作出選擇。

歷代的哲人與先賢,都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探求健康積極的自然觀和人文觀,並且共同匯集到人類文明的智慧長河之中。《周易》的“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論語‧子路》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論衡》中有“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齊民要術》中講“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一些西方的著名學者,也提出了各種精微的思想和觀點。“人地關系論”的倡導者、德國近代地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卡爾‧李特爾,在《歐洲》一書的前言中,明確指出︰“整個土地呈現出生動的圖景,在其上自然的與文化的產物、自然的與人文的面貌,所有這些均被巧妙地安排成一個整體,完美地體現了人與自然的最有意義的相互作用……土地影響著人類,而人類也影響著土地。”這些對“和諧”一詞的經典解讀,是“和而不同,共生共進”的注釋和豐富,表達出既和諧相處,又不盲從苟同的精神風範。

世界是多樣的,文化是多元的,文明是相通的。整個自然界生態平衡,相互依存;人類社會也要生態平衡,相互依存。這就是“和而不同,共生共進”的本意。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