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學的“歷史化”

當代文學的“歷史化”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程光煒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8882X
  • ISBN13:9787301188828
  • 裝訂:平裝 / 24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1980年代的文學和學術已經成為一座“知識‧歷史‧遺址”,本書認為通過“重訪”的方式,才能比較客觀和真實地接近它,把其中被各種敘述所覆蓋和壓制的東西盡可能地揭示出來。這種揭示的目的不是“揭破歷史真相”,“發現歷史隱秘”,而是把它變成研究今天文學問題的一個重要參照物。


程光煒,1956年12月生,江西省婺源縣人。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文學史的興起》、《文學講稿︰“八十年代”作為方法》等多種。
 

目錄

第一編 文學史哲學
第一章 歷史回敘、文學想象與“當事人”身份
——讀查建英編《八十年代訪談錄》並論對“80年代”的認識問題
一、“出國名人”精神和知識上的優越感
二、“歷史回敘”中的“文學想象”
三、客廳、咖啡館和“當事人”身份
四、“插圖”正在融入80年代的“歷史建構”
第二章 我們如何整理歷史
——十年來“十七年文學”研究潛含著的問題
一、被安裝的“新啟蒙編碼”
二、“現代文學”生產的“當代文學”
三、與“再解讀”聯姻的“十七年”
四、整理包含著對研究歷史的知識的整理
五、整理同時包括了對研究者自己的整理
第三章 新時期文學的起源性問題
一、問題的由來
二、80年代文學的“現代化想象”
三、被遺忘的“十七年”文學資源
四、80年代與“十七年”的關系
五、再回到對80年代“現代化想象”的檢討之中
六、重回“十七年”的一些問題
七、怎麼來理解新時期文學的起源性問題
第四章 重訪80年代的“五四”
——兼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當下性”問題
一、“五四”與“文化專制”
二、“五四”與李澤厚的“啟蒙與救亡”
三、80年代現代文學研究的“當下性”
四、“現代文學”已經變成了“古代文學”
五、“年鑒派”命運與重提“當下性”
第二編 文學史的社會學
第五章 80年代文學研究的“文學社會學”
一、80年代文學中的“社會學空間”
二、文學“社會學研究”的外部環境
三、文學思潮的“社會學內涵”
四、“文學社會學”的兩個層面
第六章 文學研究的“參照性”問題
一、在被批評的情境中看文學現象
二、知青小說是如何尋根的
三、80年代初文學的“兒童敘述者”形象
四、對“不喜歡”和“喜歡”的問題的理解
第三編 被生產的文學史
第七章 《中國現代小說史》與80年代的現代文學研究
一、《中國現代小說史》的來龍去脈
二、西方視角中的“左翼中國”
三、以新批評為知識原點的《中國現代小說史》
四、普實克、夏志清之爭中的“世界向度”
五、如何進入“80年代”
六、“重寫文學史”與《中國現代小說史》
第八章 《文學理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一、“文學史研究”的興起
二、對資料、文獻和版本的重視
三、“外部研究”和“內部研究”
四、從《文學理論》看二十多年來的現當代文學研究
第八章 從夏氏兄弟到李歐梵、王德咸
——美國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與現當代文學
一、從夏濟安、台灣大學到美國
二、“純文學”立場、排斥左翼與“感時憂國”精神
三、晚清與“五四”之歧路
四、從美國到中國:文學史挪借及其他
第十章 “再解讀”思潮與歷史轉型
——以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等一批著作為話題
一、“再解讀”思潮與蘇聯東歐事變
二、內地學者和留學生的身份轉型
三、“再解讀”與西方後現代主義
四、知識、“歷史化”和歸還給歷史
文學、歷史和方法——程光煒訪談錄
後記
 

從1949年全國第一次文代會算起,中國當代文學的建史和研究,已經足足60年。在中國歷史上,這60年是社會最為動蕩又充滿歷史機遇的一個年代。但放在一百七十多年來的視野里,人們並不會為它離奇、劇烈、豐富的故事而驚詫。“當代文學”就發生在我們共同記憶的這一歷史時段中。在當代文學史研究中,我們無法無視歷史的存在將文學看做一個“純文學”的現象,我們也無法擺脫文學與歷史的無數糾纏,將作為研究者的自己置身事外。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懂得中國當代文學學科為何迄今為止都沒有像中國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那樣建立學術的自足性、規範性,反而屢屢地被人誤解和貶低。更容易看清楚的是,如果當代史觀到今天還沒有在幅員遼闊的大地上成為一種“社會共識”,那它勢必會不斷動搖與該史觀息息相關的當代文學史的思想基礎和學科基礎。

當代文學史學科自律性一直缺乏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下限始終無法確定。2000年後至今,當代作家的大量新作有如每年夏季長江無法控制的洪峰一樣奔騰不息,聲名顯赫的老作家也不肯歇筆,對自己的思想頭緒稍作整理,並對歷史作更深遠的嘹望。對新作的關注,仍然是最熱門的事業。這就使當代文學很多從業者不得不放棄寂寞的研究,轉入更為豐富多彩的當代文學批評之中。當代文學批評在慷慨為文學史研究提供新鮮視角和信息的同時,也在那里踩踏涂抹著“文學批評”、“文學理論”與“文學史研究”的界限。著名作家的新作,還會沖刷、改寫和顛覆當代文學以往歷史的價值,“超越”依然是當代文學批評最動人的詞匯,正是它造成了當代文學觀念的不斷的撕裂。這種情況下,當代文學的標準和研究規範經常被挪動,也就不難理解。

本叢書提倡從切實材料出發,以具體問題為對象,對當代文學史的“史觀”展開討論,據此觀察中國當代文學史為什麼會以這種方式展開,影響文學思潮、流派、文學批評和作家創作的歷史因素究竟是什麼。將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我們就能逐漸知道,它的研究在中國學術環境中失敗的癥結之所在。

本叢書主張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歷史化”。認為先劃出一定歷史研究範圍,如“17年文學”、“80年代文學”等等也許是有必要的,它會有利于研究問題的分層、凝聚和逐步的展開。對具體歷史的研究,可能比宏篇大論更有益于問題的細致洞察,強化研究者對自身問題的反省,所謂的歷史化也只能這樣進行。

本叢書不收文學批評論集,而專以文學史研究為特色。叢書作者以國內一線學者為主,但不排斥年輕新秀優秀著作的加入,更歡迎海外學者的加盟。既為文學史研究叢書,自然希望研究者以經過沉澱的、深思熟慮的文學現象為對象,不做簡單和草率的判斷;它強調充分尊重已有的成果,希望叢書的風格具有包容性,也主張收入本叢書的著作對不同于自己觀點的研究擁有包容性。

本叢書是對60年來當代文學史研究多次努力的又一次開始,這是一項長期和耐心的工作。它並不奢望自己的出版能改變什麼,但也相信當代文學史研究的前途並不糟糕。

程光煒
2011年3月2日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