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免疫學

醫學免疫學
定價:204
NT $ 177
  • 作者:潘興瑜/主/編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7808492
  • ISBN13:9787547808498
  • 裝訂:平裝 / 26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免疫學科在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快速與基礎和臨床各學科發生交叉滲透,帶動和提升了臨床整體醫療水平,並日益顯示出這種交叉滲透的優勢。因此,免疫學理論對指導臨床護理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免疫學已成為護理學和藥學專業一門舉足輕重的學科之一。為了更好地完成護理學和藥學本科免疫學的教學工作,本教材以傳統理論和最新進展相結合,以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以網絡視頻授課和自學相結合為特色,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的內在規律和學科的整體框架。每章附有“導學”、“復習題”,鼓勵學生自學,為學生自學提供切人點和創造條件,以適應成人教育護理學和藥學專業本科教學的需要。通過自學力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逐漸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出高級護理人才,以滿足保證人民群眾健康的日益需要。

全書共二十章,以主編編寫的《剖析免疫學》為主要參考藍本,基本涵蓋了免疫學主流理論體系和整體框架,二十章內容有簡有繁,有深有淺。以視頻教學為主,也有少部分自學,根據教學需要可靈活應用。其中免疫細胞和免疫應答兩章為重中之重;而白細胞分化抗原和細胞黏附分子兩章則要求學生自學。在各章編寫過程中,盡量貫穿基本的哲學觀點,運用辯證法觀察和分析問題,以培養學生正確的邏輯思維以及對掌握的知識具有準確的運用能力。

本教材由中國醫科大學編寫,執行主編負責制,按照專業側重點分工編寫,主編統一進行審定。第一章由潘興瑜編寫,第二章由曹妍等編寫,第三章由潘興瑜編寫,第四章由曹雅明等編寫,第五章至第九章由潘興瑜編寫,第十章由劉北星等編寫,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由潘興瑜編寫,第十五章由鄭麗等編寫,第十六章由祁贊梅等編寫,第十七章由王大南等編寫,第十八章由潘興瑜編寫,第十九章由馮輝等編寫,第二十章由關玲敏等編寫。

本教材全部內容供護理學和藥學專業本科教學使用,沒有規定護理學和藥學專科內容,如果護理學和藥學專科采用,可靈活處理,自行刪減一些內容。本教材也可供其他本科專業使用。

這次修訂了書中存在的一些錯誤和不足,但尚需進一步完善,對仍存在的一些不當或錯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繼續修訂。
 

目錄

第一章 免疫學概論
第一節 對免疫現象的探索和重新認識
一、免疫概念的發展和完善
二、免疫功能
三、免疫系統
第二節 免疫應答
一、固有免疫應答
二、適應性免疫應答
三、協同作用
第三節 免疫學發展史
一、感性發展階段
二、理性發展階段
三、快速發展階段
四、現代免疫學面臨的挑戰
第二章 抗原
第一節 影響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異物性
二、抗原的理化性質
三、機體方面的因素
第二節 抗原的特異性
一、表位的發現
二、表位的分類
三、抗原結合價
四、半抗原-載體效應
第三節 抗原的分類
一、根據抗原與機體的親緣關系分類
二、根據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是否需要依賴T細胞分類
三、根據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分類
四、根據化學組成分類
第四節 非特異性抗原
一、超抗原
二、非特異性有絲分裂原
第三節 免疫佐劑
一、免疫佐制的分類
二、免疫佐劑的作用及機制
第六節 人類在生存環境中可以接觸到的抗原
一、病原微生物
二、細菌毒素
三、動物免疫血清
四、異嗜性抗原
五、同種異型抗原
六、自身抗原
七、腫瘤抗原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節 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和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二、免疫球蛋白的類型
第二節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結構及其表達
一、人類Ig基因的結構與重排
二、人類抗體多樣性
三、Ig的類型轉換
四、抗體的生物學功能
第三節 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一、IgM
二、IgD
三、IgG
四、IgA
五、IgE
第四節 單克隆抗體及其基因工程抗體
一、單克隆抗體
二、基因工程抗體
第四章 補體
第一節 補體系統概述
一、補體系統的組成與命名
二、補體成分的理化性質
第二節 補體系統固有成分的激活途徑
一、經典途徑
二、MBL途徑
三、替代途徑
四、補體激活的調節
五、補體受體
六、補體固有成分的生物學作用
七、補體系統的異常與疾病
第五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
第一章 H-2
一、H-2基因組成與編碼表達的基因產物
二、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的功能
第二節 HLA
一、HLA復合體的結構與遺傳特點
二、HLA的分布
三、HLA的結構
四、HLA-抗原(月太)復合物的組成
五、HLA的生物學功能
第六章 細胞因子
第一節 細胞因子的共同特點
一、細胞因子的理化特性
二、細胞因子的產生和分泌特點
第二節 細胞因子的生物學作用
一、干擾素
二、白細胞介素
三、腫瘤壞死因子
四、趨化因子
五、集落刺激因子
六、生長因子
第三節 細胞因子受體
一、細胞因子受體的類型
二、細胞因子膜受體的特點
第四節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與臨床疾病
一、炎癥反應
二、免疫缺陷病
三、超敏反應
四、自身免疫病
五、腫瘤
第七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
第一節 CD分子的一般特點
一、CD分子的表達特點
二、CD分子的功能群體
第二節 CD分子的基本結構
一、CD分子的化學組成
二、CD分子的基本結構
第八章 細胞黏附分子
第一節 黏附分子的基本特性
一、整合素家族
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三、選擇素家族
四、黏蛋白樣家族
五、鈣黏素家族
第二節 黏附分子的生物學作用
一、維持機體的整體性
二、參與淋灕盡致巴細胞歸巢和再循環
三、參與免疫細胞間相互作用
四、參與白細胞的趨化
第三節 黏附分子的臨床意義
一、白細胞黏附缺陷
二、炎癥反應
三、黏附分子與移植排斥反應
四、黏附分子與腫瘤
第九章 免疫器官
第一節 中柩免疫器官
一、骨髓
二、胸腺
第二節 外周免疫器官
一、淋巴結
二、脾髒
三、黏膜相關淋巴組織
第十章 免疫細胞
第十一章 免疫應答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第十三章 免疫應答的調節
第十四章 免疫學技術
第十五章 超敏反應
第十六章 自身免疫
第十七章 移植免疫
第十八章 腫瘤免疫
第十九章 免疫缺陷
第二十章 免疫預防和治療
英漢對照索引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