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讀者以大信︰閱讀卷

示讀者以大信︰閱讀卷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南方周末》/編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8-02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580418X
  • ISBN13:9787545804188
  • 裝訂:平裝 / 22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這里,讀懂南方周末

尋常百姓的心聲,新生事物的哨兵。

——鐘南山

在這里要讀懂中國,並不容易,但他們的努力和執著,正在讓這一個期許變為現實。經歷過諸多的風雨,但那一種力量還在!

——楊錦麟

輿論監督,南江一珠。情關民疾,理發民主。

——張思之

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有力者有愛,讓幸福者沉思。

——王石

南周生南國,七天出一期,願君多培育,此報最堪思。

——賀衛方

關懷社會,心系大眾,呵護理想,保護智慧。

——李開復

百姓呼聲,社會正義。

——茅于軾

在新聞報道趨同化、獨家報道越來越少的今天,副刊是塑造報紙個性的重要元素。這本書精選南方周末閱讀版的文章,通過以書為媒介的思想文化評論,給讀者以啟迪和思考。

本書是(《南方周末》文叢)叢書中的(示讀者以大信︰閱讀卷)。
 

目錄

總序
第一輯 學術規範
學術反腐路漫漫——我的“打黑”經歷
一位學術誠信官員與八宗剽竊案
第二輯 非虛構
中國的“川”有沒有入世界的“海”?
——評陳方正《繼承與叛逆》
體溫日本
示讀者以大信
讀劉麗英回憶錄
關中模式與田園詩的幻象
世道劇變,人心尚古
“裸猿三部曲”的警世基調
“學問若不轉向愛,有何價值?”
上水船歌美如斯
尋找“總理遺言”案的真相
文人傳統的絕唱
現代話語包裝下的傳統政治
行走在現實與歷史之間
是夢華錄,也是思痛錄
一個平民的自由理想
公司舉,則天下興
讀陳樂民先生的最後兩本書
價值關懷與實證研究
美國最高法院全面保守化了嗎?
中國做對了什麼——解讀《中國經濟制度》
借胡同台妹的眼省視兩岸同胞
第三輯 人與書
左右為難的喬線斯基
從“留守兒童”到諾貝爾桂冠
我讀王世襄
97歲老人的青春活力——讀劉緒貽口述自傳
珍‧莫里斯的獨特行走
束星北之後,還有李揚鑒……
德意志使命的領受者——讀《荷爾德林後期詩歌》
第四輯 小品
獨一無二的松子——寫給畢業班同學
暢銷之罪
誰給日本起的名
語言是無須“保衛”的
不著四六的“四六體”
國學的學與術
假如孔子看見《孔子》——兼談我們需要怎樣的國學
“遺民不世襲”︰一條被遺忘的歷史規律
愛因斯坦都辦公司了
《三國演義》的“性之病”
第五輯 秘密書架
從德熱拉斯到王年一
我喜歡的幾本書
從經典到經驗
我的“秘密收架”
民主︰古代的,現代的
《金剛經》的無言意蘊
陳方正的書單
林沛理的書單
王曾瑜的書單
劉緒貽的書單
 

老實交待吧,這套叢書的緣起,跟《南方周末》創刊二十五周年有關。

創刊二十五周年,逢五,“南周”未能免俗,搞了一些紀念性的事情。先是在緊鄰生日的那一期,打了一個紀念包,在二十五年里各選了一點緊鄰生日那一期內容的只言片語,弁于每版的上部;頭版則是一篇編輯部文章,題日“生于1984”。

生于1984,說了個大實話,並由此聲稱自己是“一份80後的報紙”,順手撿了個現成。記得惹起過一些非80後的讀者朋友的非議,但我想,以他們的天縱神武英明,對我們的這一點小九九,應該洞若觀火。要我這個個中人老實交待的話,跟80後攀個同年,也不過是“南周”想跟年輕人,包括非80後的年輕人,勾肩搭背的意思,屬于淘氣——也許算不上是“精致的淘氣”——一類,不是要刻意排他的。辦報,自然是要人看,誰不想男女老中青華洋通吃呢!

那大實話里也有一些別的意頭在里邊,也是個現成,我們的讀者恐怕是一望而知的,這也屬于一種淘氣。奧威爾的《l984》,精不精致不知道,知道的是,這是一種年份的偶合,卻無疑義。

告別1984,中國開始了自己的大故事;生于1984,“南周”書寫著中國的大故事。噩夢慢慢醒來,拿破侖對睡獅的預言,似乎正在兌現。中國人敢做夢了,中國人能圓夢了。為“南周”幸,為國家幸,“南周”提出了“中國夢”這個概念。在上海文廣傳媒的支持下,我們在上海向“中國夢”的踐行者致敬,也以此作為我們二十五年生日慶的一部分。

以國家作為夢的前綴的,听得最多的是“美國夢”;“中國夢”,一望而知,也是現成,也是挪用,也許也是淘氣。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人口最多的國家,像從烏托邦的虛空中著地的安泰那樣,緩釋出力量;像一個還在為青春痘煩憂的少年一樣,勃發著生機。這跟一個早已在地的巨人,跟一個健康成長的少年,私心覺得,也許是可以分庭抗禮的,當然,也可以握手言歡。這兩個偉大的國家,難免擁有一些共同的夢想——不是說“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嗎——當然,有實現夢想的不同道路。殊途而同歸,大約歸于人。

這同歸的路,是人道~是人像個人的樣子的道,是讓人能像個人的樣子的道;是人不是被縛的、不是被養的、不是被“被”的,不是跪著的、不是一個人站著的、不是幾個人站著的,是所有的人都站著的……道。

有些路是擠的,有些門是窄的,人的道是難的。但總有一擁再擁三擁而上的,總有破門破窗破頭而入的,總有分身粉身焚身以殉的。悲欣交集,非黑即白,或者灰色,平淡如水,忽而絢爛,忽而絢爛歸于平淡,是人的故事。

生于1984,有生以來,“南周”記錄著人的故事,中國人的故事;記錄著人像個人的故事,國家像個國家的故事。除此而外,它能做什麼?還能做什麼呢?

我曾經說過,《南方周末》是個補集。那一年的2月11日,它甫一出世,就是作為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的補充的;自此以來,它也不過是以盡可能專業的方式,做了點同業不能做的,不願做的,有時候是不敢做的,或者忘了做的。補充而已,借用一個數學的術語,是為補集。以後,補集似乎成了它的宿命,或者,竟是一份使命。

“南周”奔三了,幸耶非耶,同業與“南周”的交集越來越多,“南周”能“補”的就越來越難,也越來越少;只是使命難卸,宿命難免,“南周”同人一如既往地找著,補著,找補著……

矯情點說吧,寫著寫著,就想到曹雪芹筆下無材補天的石頭。女媧煉就了三萬六千零一塊,補天剩下的那一塊,自怨自悼之際,遇了兩位肢障人士,不是“被”,自請被攜去紅塵走了一遣,于是,中國出了個《石頭記》。

“南周”當然不是《石頭記>。我們這里首先結集的,都是“南周”第二十五周年里刊出的各色東東,算是今年的那些補集,或力求成為補集的補集吧。作為“南周”年度叢書,亦以為“南周”創刊二十五周年的又一個紀念。

順便賣一句廣告︰從這一年開始,我們每年都會分門別類,選編這些各類補集,年度作一合觀,以見我們努力找補的一點成績,以作讀者了解中國的參考。跟平時一期一期或應時應景又不可預測而發的一篇一篇(自不是連載),這用心合輯的“南周”年度叢書,雖不“新奇別致”,應該也是別有生面的吧?花些銀子,不一定冤枉。

再廢話一句,是為序。

陳明洋 2011年4月19日于陳留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