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院學歸集成(全三卷)

中國書院學歸集成(全三卷)
定價:4320
NT $ 3,758
  • 作者:鄧洪波/主/編
  •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7502792
  • ISBN13:9787547502792
  • 裝訂:精裝 / 192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書院產生于唐代,歷經一千二百余年的發展,成為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化教育組織。它數量極大,歷代新建計有七千五百所以上,分布廣泛,遍及除今西藏之外全國所有省區的城鎮與鄉村,吸引著各個層次的讀書人在其中開展包括藏書、刻書、讀書、教書、著書等各種活動在內的文化積累、研究、創造、傳播的工作。從總體上看,它既與官學、私學鼎足而三,構成我國傳統教育體系,支撐唐宋以來古代社會的教育事業,又為學術、文化的進步與發展,為培植民俗風情,養成國民思維習慣、倫常觀念等都作出了重大貢獻。明代開始,它走出國門,傳到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乃至美國、意大利等,為中華文明的傳播和當地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近代以來,因為“新學”、“西學”的加盟,它又成為交通中西文化的橋梁。而20世紀初(1901年)開始的教育改制,使古代官學、私學基本廢棄,惟有書院被光緒皇帝宣布改為大、中、小三級學堂,得以與近代學制中的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全面接通,成為我國近現代教育的基礎。凡此皆說明,書院在歷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其進行研究,總結其經驗、教訓,必將為今日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提供有益的借鑒。

書院有很多優良傳統,胡適先生20世紀20年代曾概括為自由、獨立、研究三大精神(《書院制史略》),到80年代,季羨林先生則總結成六條經驗(《論書院》)。除了理論層面的研究,更有梁漱溟、熊十力、張君勱、馬一浮、錢穆、湯一介等先生分別于抗戰時期、40年代末、80年代中新創四川勉仁書院、民族書院、復性書院、香港新亞書院、北京中國文化書院等弘揚書院優良傳統的實踐活動。至于創建于976年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迄今仍在講學、研究,人稱書院文化的活化石。體現中國教育傳統的縮影。而今日全國各地各種各樣的書院,活動頻繁,仍在賡續著中華民族的教育傳統。凡此則又說明,改制之後的書院仍然強勢吸引著教育、文化、學術界的注意力。
 

目錄

序一 李弘祺
序二 朱漢民
序三 孫培青
前言
凡例
北京篇
雲峰書院
雲峰書院條例
燕平書院
雷致亨︰燕平書院章程
潞河書院
潞河書院支發經費章程
潞河書院新章
河北篇
東壁書院
周文(火宣)︰東壁書院記
龍岡書院
龍岡書院章程
培英書院
閻堯熙︰培英書院勸學十則
附 閻堯熙︰勸民歌十四條
聖泉書院
聖泉書院條規
大名書院
大名書院道憲月課章程
清漳書院
章學誠︰清漳書院條約(一)
章學誠︰清漳書院條約(二)
章學誠︰清漳書院留別條訓
東陽書院
周拭︰東陽書院新定規程
廣澤書院
廣澤書院新定條規
崇、正書院
汪枚︰示諭酌定崇正書院章程
汪枚︰崇正書院章程
汪枚︰示崇正書院肄業生童條例
汪枚︰示崇正書院肄業生童課程
汪枚︰批示崇正書院惜字公社
正學書院
趙士麟︰正學書院會約
煥文書院
饒翠︰煥文書院條規
定武書院
王榕吉︰定武書院新議經理章程
王榕吉︰定武書院課士條規
文蔚書院
靳榮藩︰文蔚書院學規
燕山書院
繆彝︰燕山書院條規
海陽書院
海陽書院考課章程
海陽書院加獎加課章程
海陽書院經費出入章程
桂岩書院
邊連寶︰桂岩書院學約八則
觀津書院
創建觀津書院章程
敬義書院
方宗誠︰曉諭諸生講明學術以正士習示
敬義書院簡明章程
棗強敬義書院鄉會試盤費章程
文瑞書院
文瑞書院重訂條規
山西篇
遼寧篇
吉林篇
上海篇
江蘇篇
浙江篇
安徽篇
福建篇
江西篇
山東篇
河南篇
湖北篇
湖南篇
廣東篇
廣西篇
海南篇
重慶篇
四川篇
貴州篇
雲南篇
陝西篇
甘肅篇
青海篇
香港篇
台灣篇
附錄一 韓國與朝鮮
附錄二 日本
附 《白鹿洞 書院揭示》在日本的傳播
後記
 

中國古代教育,有重視德行修養和歷史文化學習的傳統。青少年為了達到成為賢才的目的,或是在家努力自學,或是入學受教。家庭經濟及文化條件較好的青少年,先由長輩進行啟蒙教育,有了初步文化基礎,在確定志向之後,即由家長或師長指導安排讀書計劃,並選擇較清靜合適的學習場所,避免外界干擾,專心讀書。若是家庭沒有自學條件而青少年卻有強烈上進願望,要求提高文化程度.擴大見識,就要進入學校,絕大部分是民辦私學,在這里可以求師交友,請問切磋。私學的主持者,為了養成人才,有目的,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教育活動,一般都會制訂一定的學規或學則,規定教育日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習進度,要求遵守禮儀規矩,表現文明行為,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加以規範。

歷代的學校,凡要求有秩序地進行教學,以達到培育人才目的,就需要有學規,以引導青少年進入成長的正軌。私學都是自主辦理,條件不同,要求不同,分散各地,不可能有統一的學規,而是各有各的學規,體現各自的教育思想和主張。隨著時代的變遷,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規也不斷更改,新陳代謝,棄舊而圖新。歲月滄桑,古代學規流傳下來的並不多,現存最早又最完整的學規,當推戰國時所創制的《弟子職》。郭沫若認為“當是齊稷下學官之學則”。《弟子職》規定︰“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所受是極。見善從之,聞義則服。溫柔孝悌,毋驕恃力。志毋虛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顏色整齊,中心必式。夙興夜寐,衣帶必飾。朝益暮習,小心翼翼。一此不懈,是謂學則。”此學則強調對先生要尊敬,注重品德行為,日常生活有規律,儀表要整齊端莊,認真學習,不要松懈。此外還詳列弟子受業、應客、坐立、進退、饌饋、灑掃等行為細則。

書院是中國古代文化教育一種獨特的組織形式,它初創于唐代,發展于五代,繁榮于宋代,延續起伏于元明清。書院的出現,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促成的。首先,書院是從私人讀書場所發展過來的,有私學濃厚的歷史淵源。私學始于春秋時代,其特征是適應文化下移民間的歷史趨勢,白由設學、自由講學、自由求學、自由游學、自由競爭,成為社會風氣,為滿足民眾學文化的需要而發展私學教育組織。私學彌補官學的不足,雖在秦代短期被禁,但漢代恢復後就長期存在,成為教育傳統。書院實際上承續這種歷史傳統,為適應不同歷史時期民眾的文化教育需要,書院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其次,唐承隋制,科舉考試選士達到制度化確立階段,教育培養人才要適應科舉選士制度的需要。科舉考試向平民開放,可以自由報考,而選士的標準發生大的變化,舍德行而取才藝,以文詞的優劣為選拔的主要標準,被錄取者獲得任官資格,從而提高社會地位。這種制度激發社會功利之心,吸引大批青年走向讀書追求官祿的道路,造成社會風氣大變化。科舉考試項目,原本只有策試,後來增加了詩賦、帖經,要求應試者必須博學又善于寫作。特別是進士科成為熱門,競爭激熱,要求更高,知識不能局限在經學,而是要兼學文史.博通古今‧熟識時務;知識結構要變化,只有多讀書、廣讀書,才可能適應。大批要讀書要學寫文章的人,需要受教育受應試的訓練,但進不了等級性有限量的官學,只好選擇私學,促使有多種職能的書院應時代需求而發展。第三,唐代經濟繁榮,為書院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手工業發達,生產足夠的紙墨筆硯,供應當時抄書行業發展的需要,大城市都有書肆出售手抄書籍,為私人購買書籍增加藏書創造了條件。社會人群對書籍需求的不斷增加,成為雕版印刷出現的推動力。雕版印刷的逐步推廣,提高了書籍制作的效率,由印佛像佛經進而雕印世俗書籍,由印單冊進而印成套經典,私家藏書千卷萬卷不斷出現.這就更有利于書院開展教學活動,具有吸引力。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唐代出現書院。書院有其發展過程,唐代出現的屬于早期書院,規模較小,職能也未全備,個別書院也訂有學規,但較為簡略,可見尚未達到成熟定型的程度。書院在五代繼續發展。到了宋代,又進一步發展而達到制度化,出現一些較完整的學規,除了讀書、教學、治學,藏書之外,發展文化、為地方教化服務等職能也有所體現。學規的制訂,是書院教育制度化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其具有特色的明顯標志。

書院繁榮昌盛的宋代,凡書院皆有學規,由于所處地域有區別,現實條件有差異,主持者教育主張不同,書院學規出現多樣化。隨著歷史的發展,書院學規多樣化的現象延續到近代,其直接表現就是名稱繁多,如學規、教規、院規、洞規、館規、齋規、訓規、程規、條規、課規、會規、章程、規程、規章、規則、規要、規約、規條、規例、教條、學約、訓約、條約、會約、約法、約章、約言、約禁、學則、訓則、訓示、曉示、揭示、榜示、條示、告示、館例、條例、要領、綱領等,用詞顯然有差別,表示各有所側重,包括內容甚為廣泛︰目的的規定、師長的聘請、入學的條件、朔望的禮儀、課程的設置、日程的安排、講學的程序、日常的作息、德行的項日、德業的考核、經費的籌集、酬金的數目等等,一個學規都有數項規定,涉及書院的重要問題。是同類就有共同性,概括其共同性,統稱之為“書院學規”。

書院學規之簡約者,可作為書院教育的綱領和基本要則;書院學規之詳密者,可作為書院教育的實施細則,發揮其規範師生教學活動與生活的作用。在書院研究過程中,書院學規是最重要的核心文獻材料。如南宋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是理學書院最具有代表性的學規,提出了較為完整的書院教育理論。他聲明理學書院的宗旨是“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己及人”,與當時人為準備科舉考試,“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的文學書院宗旨相反。講明義理的實際內容是傳統的倫理道德︰“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教者教此而已,學者學此而已。進而提出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思、辨是窮理之事,明理之後身體力行是篤行之事。朱熹認為知先行後,行重于知,因此他很重視自身的踐行。對篤行之事,又區分為j︰修身、處事、接物,還逐項列舉必須遵守實行的重要原則。《白鹿洞書院揭示》得到此後理學家普遍認可,樹為學規典範,以之作為書院教育的理論指導,也是書院組織教育活動的綱領。由此可見,學規對書院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中國書院者,不能不重視書院學規.這是必須抓住的中心,應該把握的關鍵,是完成研究任務有力的保證。

鄧洪波教授研究書院近三十年,對中國書院史有全面系統的研究,已有多種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面世,《中國書院史》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實證研究基礎上,提出一些獨到的學術見解,對書院學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鄧教授深刻理解原始材料對歷史研究的重要性,所以對整理書院文獻資料特別用心,下方百計搜集,兼收並蓄,境內境外,盡量網羅,積累十分豐厚,為書院學長期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他深下丁夫,對文獻材料進行分類編纂,便于持續深入細致研究。更可貴的是他有高尚的思想境界,不把書院文獻視為個人私有財物加以保密壟斷,而樂意出版公開,與學科的同行共同利用,《中國書院學規集成》就是將要出版貢獻于學術界的一種。此書是長期辛勤勞動、廣泛搜集的結果,發掘出許多以前難于見到的學規文獻材料,匯集在一起,數量頗為可觀,內容非常豐富。編纂的形式采取以中國現在的行政區為序,再以書院設立的先後排列,綱目清晰,便于查閱利用。作為附錄的境外書院,是歷史上與鄰同友好教育交流的實際事例,便于了解中國書院歷史影響擴散的情況,可以有根據地進行比較研究。

《中國書院學規集成》的出版,將使學科同行直接受惠,共享其編纂成果,今後的書院研究,將會省時又省費,免除到處求索文獻材料的艱苦,也為後來者鋪好路,助其快速前進加入書院史的研究行列,利用學規集成的文獻材料,提高工作效率,早出研究成果。

孫培青 2011年5月,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