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政變遷的階級動力

農政變遷的階級動力
定價:168
NT $ 146
 

內容簡介

《農政變遷的階級動力》以階級分析的視角,討論了農業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中的權力、財產、動力與社會關系。作者亨利‧伯恩斯坦從農業耕作的大背景出發,詢問了一系列貌似簡單的問題︰誰是農民?農民在歷史上如何演化?與農民有關的其他群體,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關系如何嬗變?這些變化發生在怎樣的社會、歷史維度之下?對于這些疑問,伯恩斯坦以深厚的理論知識與敏銳的分析能力,帶領讀者從容地徜徉于農業與農民的歷史長河之中。他以簡潔的筆觸,解讀了資本主義前、中、後的不同發展階段內,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政變遷。


葉敬忠,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發展干預社會學、發展理論、發展規劃與社會問題方面的研究。 亨利‧伯恩斯坦,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發展研究系著名教授。 1978年生于湖南省岳陽市。中國農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研究領域包括發展干預與社會轉型、土地政策與制度、農村教育等。翻譯著作《遭遇發展》。
 

目錄

中譯者序
前言
致謝
引言 農政變遷的政治經濟學
第一章 生產與生產率
第二章 資本主義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第三章 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
第四章 農耕與農業︰從本土到全球
第五章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世界農業
第六章 資本主義農業與非資本主義農民?
第七章 農村的階級形成
第八章 階級的復雜性
重要詞匯
參考文獻
術語表
人名表
 

作為學者,通過讀書-9古今中外素昧平生的朋友進行心靈的對話和精神的交流,已屬幸事,若能-9志同道合的學人于當世相遇,則更為莫大的殊榮。2009年5月3日,我在首都機場等候未曾謀面的薩圖尼諾‧博拉斯教授。我們都期待對方是滿頭白發、戴著眼鏡的儒雅學者,但同為運動短衫和雙肩背包的一身裝束,令我們均未能在第一時間辨識出彼此。幾番接觸下來,我們深感志同道合︰雖已入不惑之年卻倍覺人世諸多困惑。博拉斯教授極富學術想象力,“農業政與發展研究叢書”便是他許多宏偉計劃中的一個。在中國社會,包括學術界,一切以“大”為“正統’,敘事的背景下,“小書”系列的思想令我振奮不已;首先推出的亨利‧伯恩斯坦教授的《農政變遷的階級動力》,更令我重拾“久違”之快樂。

亨利‧伯恩斯坦教授講課聲音洪亮、風趣幽默,而他的數篇關于商品拜物教方面的論文卻晦澀難啃。因此,盡管我與他相遇已有近10年的歷史,對翻譯他的著作始終心存憂慮。隨著翻譯和譯校工作的推進,此前的擔心逐漸散去,我越發領略到本書簡約而深邃、質樸而意蘊悠長的闡述風格。也許,只有伯恩斯坦這樣的學者,才能在學術的巔峰時期實現“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本書以階級分析的視角,討論了農業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中的權力、財產、動力與社會關系。作者從農業耕作的大背景出發,詢問了一系列貌似簡單的問題︰誰是農民?農民在歷史上如何演化?與農民有關的其他群體,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關系如何嬗變?這些變化發生在怎樣的社會、歷史維度之下?對于這些疑問,伯恩斯坦以深厚的理論知識與敏銳的分析能力,帶領讀者從容地徜徉于農業與農民的歷史長河之中。他以簡潔的筆觸,解讀了資本主義前、中、後的不同發展階段內,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政變遷。對學者而言,能夠把握好世界歷史、世界發展史和政治經濟學並非易事,倘若要從中勾勒出農民和農業的變遷,更是難上加難︰這不僅要求作者通曉相關知識,更需要杰出的歸納和解析能力。伯恩斯坦教授為我們出色地完成了這件事。

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小規模的家庭農民在實現農業再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向他人支付報酬(地租、稅款、欠賬等)。統治階級與農民之間存在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但前者並不會儲存剝奪而來的產品進行投資,也沒有以系統的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

論及資本主義起源,不管是英格蘭式、普魯士式還是美國式道路,資本主義地主階級和農業資產階級,都基于不同的歷史原因逐漸出現,他們投資土地以獲利,並形成資本積累。資本對農民的剝削和控制也表現出多種形式,在殖民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這一點尤其明顯。但是,“經濟力量的無聲強制”最終取代了殖民主義在政治與法律上的完全掌控。盡管如此,經濟上的掠奪與財富的增長,並不足以催生資本主義︰只有形成新的社會關系和生產結構,資本主義社會才會顯露端倪。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