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研究

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研究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薛慶國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2011-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2636138
  • ISBN13:9787542636133
  • 裝訂:平裝 / 20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隨著社會的發展,決策行為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日顯重要,而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又是管理決策的主要特征。從心理學角度研究決策問題,涉及心理學許多分支和領域,深入了解決策者在實際決策過程中,其認知因素特別是內隱的心理因素與風險決策行為的關系,不僅將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心理學對決策機制的認識,促進決策心理研究及心理學其他相關分支的發展,而且在管理領域中對提高管理者風險決策能力,減少決策中的認知偏差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這本《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研究》由薛慶國所著,研究首先對風險決策的若干相關概念以及決策心理和風險決策心理的研究進展作了概述,通過對近年來無意識研究中最為活躍的內隱記憶研究的回顧,給出了內隱心理的研究概念,分析了這些研究成果對風險決策的啟示作用。研究認為,以往人們在風險決策心理領域開展的研究,主要從個體心理和組織心理的層次上描述決定風險決策的心理因素、內在心理機制,並初步構建了一些風險決策的理論。但是缺乏從內隱心理的角度對風險決策開展研究,本研究的重點落在風險決策過程中內隱的心理成分或過程的存在和作用上,對于深入、完整地揭示風險決策的心理機制、拓展內隱心理的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和理論意義。

本研究進行探索性的實驗研究,探討在風險決策過程中是否存在內隱的無意識心理成分的作用,及其對個體的風險決策過程產生的影響。實驗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兩個實驗側重于探討在風險決策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內隱記憶和內隱社會認知的作用和影響;第二部分的兩個實驗進行應用研究,探明對內隱的心理成分或心理過程的干預,對決策者提高決策的有效性是否產生實際的影響。

研究借助實驗方法對內隱心理成分在風險決策過程中可能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檢驗,並據此設計和實施應用研究。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實驗研究法,即采用信號檢測的方法來誘發和分離被試的內隱心理過程。二是量表測驗法,來評估決策者的決策水平,並對干預研究前後的決策水平進行比較。得出如下結論︰(1)風險決策的認知加工過程,既包含意識水平的主動加工,也包含無意識的加工過程,風險決策是這兩種過程協同作用的結果。在風險決策中,不僅有外顯的有意識的心理成分的貢獻,也有無意識的內隱心理成分的貢獻。(2)在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成分是可以與外顯的心理過程分離並區分的。(3)與外顯的心理過程或成分相對應,在風險決策過程中既存在一般性的內隱認知,也存在內隱的社會認知的作用。

(4)盡管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成分所產生的影響往往難以為決策者覺知,但是通過外部干預,可以提高決策者對這些心理成分的意識水平,避免由此導致的決策偏差,從而增強風險決策的有效性。

(5)在內隱社會認知對風險決策的影響方面,不同認知風格的決策者的表現有所區別。內隱心理知識的實際培訓效果,在不同認知風格的決策者身上的表現不同。

《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研究》最後指出,在後繼的研究中,如何應用加工分離的方法從團隊或組織層次來研究內隱心理成分在風險決策中的作用,將是我們重點探討的一個問題。如果要更科學、完整地說明風險決策的內在心理機制,還需要大量的深入研究。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風險決策心理的研究概述
一、幾個基本概念
二、風險決策心理的研究進展
三、風險決策心理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風險決策心理研究的特點與局限
第二章 內隱心理研究
一、內隱心理的提出
二、內隱心理研究的啟示
三、內隱心理與風險決策
第三章 風險決策過程中內隱心理的實驗研究
一、實驗研究的總體構想
二、內隱記憶對風險決策的影響
三、內隱態度對風險決策的影響
四、內隱記憶干預在風險決策中的應用研究
五、內隱態度干預在風險決策中的應用研究
第四章 總結與展望
一、本研究的主要結論
二、對風險決策實踐的啟示
三、進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研究》一書是薛慶國同志以他的博士論文為基礎、結合後期對所承擔的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再次完善和精煉而成的。我作為他的博士生導師,為他的專著即將付梓感到由衷的高興,欣然作序。

風險決策是目前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課題。自2002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Kahneman教授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Smith教授之後,進行心理學與經濟學、金融學等其他學科之間交叉與融合的研究思路日益得到人們的認可與接受,風險決策的心理機制也隨之成為世界範圍內管理科學理論關注的前沿和應用研究中的新興領域。而就國內該領域的研究現狀來看,近十余年中,眾多研究者已從意識性的心理層面(外顯心理)對風險決策的心理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風險認知的影響因素、風險決策動態分析、群體決策等;研究結果也在人事判斷、新產品開發以及投資決策風險等實踐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研究範圍的不斷擴大和研究內容的日益豐富,學者們也發現,除了外顯心理層面的影響之外,個體的無意識心理狀態(內隱心理)也是影響風險決策的關鍵因素。內隱心理研究是始于20世紀90年代的新興研究領域.主要內容是探究個體無法有意識感知的、但在無意識層面存在的心理狀態如何對個體的行為產生影響。然而,我們看到,對于內隱心理影響風險決策行為的系統研究還較為鮮見。

鑒于此,薛慶國同志在本專著中創新性地將內隱心理研究的理論與風險決策的實踐相結合,並借助于實證研究的方法對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具體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在梳理已有風險決策心理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總結風險決策心理研究的特點與局限;第二部分分析內隱心理與風險決策的關系,並提出內隱心理影響風險決策過程的理論假設;第三部分是基于以上理論假設而展開的系統實驗驗證。研究在內隱記憶與風險決策的關系、內隱社會認知與風險決策的關系以及認知風格與風險決策的關系等三個方面獲得了重要的結論。這些結論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充實了內隱心理與風險決策的已有理論成果,而且對于日常生活中的決策實踐(包括宏觀層面的政府決策及組織決策和微觀層面的個體決策)也具有重大的指導價值和現實意義。

除此之外,薛慶國同志具備關于內隱心理及風險決策研究方面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薛慶國同志的本科和碩士就讀于北京交通大學,理工科專業的訓練模式讓他具備了很強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畢業之後他就職于市、區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從事科技管理、金融投資和對外開放區域管理工作,積累了大量關于風險投資的經驗。可貴的是,他還在此期間自學了管理學和心理學的理論知識,並自帶選題考入華師大脫產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以突出的現實意義獲得了評審專家的一致好評。隨後,他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申請與本研究相關的課題,主持承擔了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對該課題展開進一步的深入探究,並結合系列研究的新成果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實踐對策和建議。

綜合以上,藉以本專著突出的學術價值,以及作者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相信《風險決策過程中的內隱心理研究》的出版將能極大地促進人們對無意識心理影響風險決策行為過程的了解,也能為進一步拓展風險決策心理研究的新方向作出積極的貢獻。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