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中醫學智慧:從融合醫學的視點談

不可不知的中醫學智慧:從融合醫學的視點談
定價:113
NT $ 98
 

內容簡介

  東半球加西半球才是整個地球,東方文明加西方文明才是人類文明,東方醫學加西方醫學才是健康醫學。

  世界需要中醫學,是醫療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西醫學的缺點所決定的。世界需要中醫學,還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認識中醫學需要實踐和時間。隨着世界的需求與交流,中醫學智慧一旦被廣泛認知,將對人類的健康和社會進步做出巨大貢獻。

  中西醫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兩種醫學后融合后,便能產生新的思維,找到新的出路,這也許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醫療出路。

  書中介紹了世界需要中醫學的理由,中醫學是中華思想的結晶,生命的基本法則,中醫學發展的問題,中醫學的臨床應用,中醫養生等內容。這是汪先恩博士多年臨床和科研工作的有感而發,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對改變大眾的就醫、用藥、保健理念和對待疾病的態度非常有意義,值得一讀。


  汪先恩:博士是日本順天堂大學消化科客員准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1991年以來一直在日本從事消化系統分子醫學研究,頗有建樹,先后在世界首次影像觀察到肝星細胞的收縮過程、肝星細胞有游走機能,與導師共同開發了胃黏膜細胞損傷修復定量解析模型。盡管汪博士一直從事西醫學尖端研究,但隨着在西醫領域研究的深入以及臨床診療的實踐,他越來越體會到過分迷信西醫學是不可取的。由於他的中醫教育背景,使得他有條件、有能力到中醫學中尋求解決疑難病症的方法,通過中西醫學融合的思維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在臨床上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
 

目錄

第1章 世界需要中醫的理由
一、醫療費的不斷攀升
1.醫療費亡國論
2.醫療費攀升的原因
3.醫療經濟與過剩醫療
二、日益凸顯的西醫缺點
1.科學的局限性
2.方法論的缺點
(1)數據主義
(2)化簡成繁
(3)閉目摸象式的片面性
(4)對症處理
3.臨床實際的缺點
(1)疾病結構的變化,棘手的疾病增多
(2)醫源性疾病增多
(3)過分分科的弊端
(4)未病與機能性疾病的對應無策
第2章 中華思想的結晶
一、文化思想的避風港和匯聚地
二、方法論
1.全局觀念——整體觀
2.防患於未然——治未病
3.治理原則——標本兼治
4.內因與外因——重視內因
5.重視變化——三因制宜
6.化繁為簡——五臟責任制
7.積極防御——扶正祛邪
8.力求根治——治病求本
9.透過現象看本質——辨證施治
10.配伍原則——君臣佐使
第3章 生命的基本法則
一、陰陽是萬物運行的基本規律
1.陰陽本是自然現象
2.生命在天的含義
3.陰陽哲學的要點
4.陰陽理論解讀健康
5.陰陽理論解讀疾病
二、五行調節系統
1.五行的基本特征
2.五行的平等循環調控
3.五行調控的特點
第4章 常用中醫語源詞匯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三、標本兼治
四、元氣大傷
五、心平氣和
六、沁人心脾
七、肝膽相照
八、心領神會
九、愁腸百結
十、把脈
第5章 中醫學發展的問題
一、中醫學失墜的原因
1.解剖學的沖擊
2.戰爭突顯中醫學之短
3.急功近利的心態
4.醫療經濟的棄兒
二、廢醫用藥的反思
三、中醫學的三大危機
1.文化危機
2.假醫假藥
3.自身建設危機
(1)西化盲從
(2)泥古不化
(3)簡便化不足
第6章 中醫學的臨床應用
一、反思醫療誤區
1.發熱與退燒
2.咳嗽與鎮咳
3.嘔吐與止吐
4.疼痛與止痛
5.瘙癢與止癢
6.高血壓與降壓
7.高血脂與降脂
二、疑難病症的治療
1.胎位不正
2.無汗與多汗症
3.多夢症
4.夜尿頻與尿失禁
5.疲勞症
6.便秘症
7.不孕不育症
8.2型糖尿病的認識與對策
9.憂郁症的認識與對策
10.過敏性疾病
三、與西醫聯合互補
第7章 養生重在平衡
一、外環境平衡
1.公共生存環境
2.氣候環境
3.氣候因素與病原體
(1)風寒
(2)酷暑
(3)潮濕
(4)干燥
(5)火熱
二、內環境平衡
1.精神平衡
(1)保持精神內守
(2)注意情緒轉換
(3)防止精神內傷
2.飲食平衡
(1)食無定時
(2)不潔飲食
(3)飢飽失調
(4)偏飲偏食
3.勞逸平衡
(1)睡眠
(2)五勞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