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最後二十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轉型,中國也經歷了一個從平等社會向不平等社會迅速轉變的過程。在本書中,作者以翔實的資料與新的理論框架記錄分析了這一時期中國城市不平等的上升過程,並探討了這一社會過程背後的潛在結構性力量。
王豐所著的《分割與分層︰改革時期中國城市的不平等》作者指出,計劃經濟時期所創造出的一些社會類型——如城鄉和工作組織——是產生不平等的決定性力量,這種不平等的模式具體表現為社會類型間不平等狀況的擴大與社會類型內部平等狀況的持續,兩者並存。作者把這一模式的產生歸結為兩個主要的原因︰一是中國在改革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二是中國長久以來強調和諧與團結的文化傳統。中國從平等社會向不平等社會的巨大轉型,有力地證明了社會不平等是由社會類型——而非個人特征或個人偏好——所構成和維持的。《分割與分層︰改革時期中國城市的不平等》曾獲2009年美國社會學會亞洲分會最佳圖書獎
-
宋則行生平與經濟思想--紀念宋則行誕辰一百周年
$496 -
行進在大時代--步超回眸那些年
$313 -
沙特公司
$355 -
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商界、政界及經濟生活中的隱形決策思維
$170 -
簡明世界經濟史:金錢推動下的人類進程4000年
$339 -
被演算法操控的生活
$284 -
李椿年與經界法
$219 -
我的改革情:獻給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251 -
盛宣懷與「中國的十一個第一」
$355 -
對話胡雪岩
$251 -
盛宣懷檔案資料(第2卷),義和團運動
$1,148 -
西方監察制度的歷史批判
$459 -
失去的年代:美國債務危機的起因與漫長復蘇
$251 -
中國經史關系史
$459 -
傑出學人劉詩白
$260 -
讀《資本論》(第二版)
$408 -
美聯儲傳:一部現代金融史
$512 -
劇變:英國工業革命
$355 -
影響商業的50本書
$275 -
盛宣懷檔案資料.第7卷:上海機器織布局
$1,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