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這個貧窮的漁港,戰后涌入大批國內移民,形成第一代香港人。
七十年代中后期香港中產階級出現,此時香港經濟也開始步入黃金年代。
三十年后,香港卻患上了「中產病」。
戰后嬰兒潮那一代中產人士的管治下,中產的核心價值已取代一切,單一的港式中產的核心價值,經濟主義、務實主義、專業主義、個人主義,已是香港社會傳誦的神話,以及揮之不去的迷思。
《港式中產》寫出了窮忙族、飛特族、尼特族、BoBo族等港式中產部族的多元面譜,也將新一代中產文化視為社會的一種救贖力量,更點出了知識分子所應持守的價值。
中國社會越來越「中產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中產階層已經布滿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香港浸會大學博士、專欄作家趙崇明在《港式中產》中的一些反思,助力內地反省自己所身處的社會文化。
-
《詩經》邶風、鄘風、衛風地域文化生態考論
$235 -
盛唐氣象--漫議唐代文化
$355 -
跨文化交際與英漢翻譯策略研究
$271 -
裝腔指南:如何顯得有文化
$287 -
天國之門:西方文化精神
$355 -
日本文化關鍵詞
$204 -
禪與飲茶的藝術:安然度日的哲學
$292 -
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
$183 -
文創產品設計
$348 -
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視野
$324 -
公共的男人,私人的女人
$256 -
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
$594 -
文化創意產業與產品傳播的媒介發展路徑研究
$287 -
絲綢之路:重新開始的旅程
$414 -
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案例
$260 -
視覺傳播與文化產業
$251 -
故宮六百年
$668 -
大明:明代中國的視覺和物質文化
$299 -
音樂是怎麼變成免費午餐的
$303 -
文化自信:中國自信的根本所在
$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