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德勒茲

導讀德勒茲
定價:168
NT $ 146
 

內容簡介

本書將致力於追蹤德勒茲對傳統思考的批判和他對新思考方式的發明。一開始會考察德勒茲是如何定義哲學、科學和藝術的。他給出了嚴格的定義,這不是因為他想要將一種額外的系統強加於思考,而是因為他想要顯示思考能夠采取別樣的(差異的)方式。

在接下來的章節考察理念如何能夠通過藝術中的新事件(例如電影)進行轉變之前,本書將考察德勒茲如何定義理念和文學或藝術之間的關系。生成和差異的主題會不斷地重復出現,並且應該隨着這本書的推進而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正好與德勒茲關於重復的概念相對應。我們應該重復差異和思考,每當我們覺得我們已經掌握了什麼是思考和差異的時候,我們就恰好已經失去了差異的權力。重復不是同一者的不斷重復發生,重復某物就是重新開始、更新、發問和拒絕保持同樣。

如果我們將德勒茲置於他的語境之中,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也就能夠揭示他的理念是如何發生的或他如何回應特定的主導性的理念,但這將會是「非德勒茲」(unDeleuzean)的方法。然而,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不能去歷史地(historically)思考德勒茲。我們正好需要一種並非從一個單獨的人類視角出發從而封閉了發展的可能性的歷史概念。所以我們應該將德勒茲的著作看作是一種對多樣化領域的諸問題的積極回應,而不僅是哲學內部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資本主義的問題以及我們如何思考革命的問題;「人」的問題以及我們如何思考進化的問題;思考的問題以及我們如何思考創造的問題。歷史采取了共在的線(coexisting lines)、「高原」(plateaus)或生成的相異系列的形式。這與文化相異的時間之線無關,盡管德勒茲確實將原始社會描述為擁有一個永恆的地球的時間圖像,而專制社會則推崇一種從神聖秩序衍生出來的統治規則。(所有這些不同文化對時間的理解相互重疊並且共同存在。)

克萊爾•科勒布魯克,她在愛丁堡大學教英語文學,著有《新文學史》(1997)和《倫理學與再現》(1999)。她也發表了大量關於德里達、海德格爾、伊里格瑞、布萊克和福柯的文章。
 

目錄

我們今天為什麼需要導讀書?
譯者前言
叢書編者前言
致謝
為什麼是德勒茲?
關鍵思想
1思想的權力:哲學、藝術與科學
2電影:知覺、時間與生成
3機器、不合時宜和解域
4先驗的經驗主義
5欲望、意識形態與擬像
6少數文學:永恆回歸的權力
7生成
德勒茲之后
進階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索引
吉爾·德勒茲思想源流簡圖
概念—工具:為什麼我們需要讀德勒茲的概念?/九月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