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系列書,主旨是尋找重返我們傳統家園之路,試圖以現代人的視角重新梳理傳統文化在中國人的生產和生活中的位置,並以此為源頭探討展開傳承與創新行動的可能。「碧山」並不是一個確切的地理名稱,而是我們傳統家園和心靈原鄉的象征。《碧山》每輯圍繞一個專題,集中於探討傳統文化在當下的處境、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對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的批評。
《碧山07:民藝復興(續)》是《碧山06》關於「民藝復興」的續編,同樣是圍繞民藝復興這個主題,但更多地涉及到了很多手工藝的「現代化個案」,比如《站在高嶺上》《看見手工藝當代之路的旅行》
《從融化到融解,來自融的實驗》《六安瓜片》等文章都是探討新時代、新的社會環境中手工藝者的生存之道。費力耗時的傳統手工制品在廉價方便的批量工業制品面前不堪一擊。而這些傳統民間工藝的耗時性實際上構成了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反抗,反抗這個時代人類最可寶貴的精神和情感的缺失。在《碧山07:民藝復興(續)》中,我們試圖向手藝人學習,探索新舊事物的融合,實現民藝再生;希望搭建一座設計師、藝術家與民間手藝人進行合作的橋梁,改進和創新民間手藝的工藝和設計,使之適應現代生活的需求,讓手藝以及手藝所承載的農耕文化因子傳承下去,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回歸到初心。
左靖,1970年11月生。策展人,出版人,《碧山》雜志書主編。現居黟縣、北京和合肥。2002年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個三年展——中國藝術三年展(后更名為南京三年展)。2006年底創辦《當代藝術與投資》雜志。2011年和歐寧發起碧山共同體計划,開始致力於鄉村建設。他曾擔任南視覺美術館(南京)執行館長、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藝術總監。作為藝術教育者,他在安徽大學教授紀錄片和當代藝術課程;作為獨立電影的推廣者,他曾擔任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和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的策展人,並發起、創辦「藝術空間放映聯盟」(ISAAS)和「中國獨立影像館」(CIFA);他曾經策划過很多當代藝術展覽,其中包括「未來考古學」第二屆中國藝術三年展、「詩意現實:對江南的再解讀」、「趣味的共同體」、「在瓦倫西亞55天:中國當代藝術展」、「我的大學:劉大鴻與雙百工作室」等,並為藝術家顏磊、王音、董文勝、高世強等策划過個展。他曾應邀在奧地利、西班牙、智利、日本、巴西和挪威的一些藝術中心和博物館策划展覽。他還曾主編《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另類的表述者:他們的行為、舞蹈和錄像》、《紀錄何為:對大師與他們作品的凝視》等等。左靖目前的工作領域包括鄉村建設、獨立電影和當代藝術。
-
芬蘭人幸福的藝術:SISU創造嚮往的生活
$308 -
何謂美國?
$280 -
歲時廣記
$621 -
文化創意產業與產品傳播的媒介發展路徑研究
$287 -
日本文化關鍵詞
$204 -
音樂是怎麼變成免費午餐的
$303 -
千絲萬縷:頭髮的隱秘生活
$235 -
視覺傳播與文化產業
$251 -
消逝的日本:美麗景象的遺失
$219 -
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視野
$324 -
什麼是性別史
$188 -
日本的人神信仰
$668 -
唐人時代:一部富有煙火氣息的唐代生活史
$303 -
《詩經》邶風、鄘風、衛風地域文化生態考論
$235 -
天國之門:西方文化精神
$355 -
皇帝的小玩具:清代宮廷的娛樂文化
$260 -
學做視覺民族志(原書第3版)
$303 -
文化自信:中國自信的根本所在
$209 -
地道風物:貴州
$355 -
日本的細節
$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