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統一史(第四卷)--爭取德國統一的外交政策:決定性的年代(1989-1990)

德國統一史(第四卷)--爭取德國統一的外交政策:決定性的年代(1989-1990)
定價:1488
NT $ 1,295
 

內容簡介

本書從外交角度入手梳理和分析兩德統一進程,重點是德國針對鄰國的各種類型的外交溝通努力,以及外國對德國統一的觀感,包括科爾、密特朗及其最親密的同僚於l990年初如何在幕后致力於歐洲經濟與貨幣及政治一體化,蘇聯對德國經濟援助的訴求,以及聯邦德國政府與其他西方國家的協商與爭議等,展現了這一時期波恩和東柏林的內部協商過程以及扣人心弦的馬拉松外交,借助這些外交活動,從1990年春天開始,兩德和四大國在不斷增長的時間壓力下,終於尋找到令各方滿意的德國問題解決辦法。

維爾訥·魏登菲爾德(Werner Weidenfeld)生於1947年,1975~1995年任美因茨大學政治學教授,1986~1988年,任巴黎索邦大學非教席教授。自1987年起,擔任聯邦政府德美合作協調員。自1995年起,任慕尼黑大學政治體制與歐洲統一教席教授。此外,魏登菲爾德還是《國際政治》雜志出版人、歐洲學術委員會委員。他出版了大量有關國際政治、德國問題和當代史的著作(如《德國道路》,1990年)。

魏登菲爾德倡議撰寫並出版四卷本《德國統一史》。

彼得·瓦格納博士(Dr.Peter M.Wagner),慕尼黑應用政策研究中心(C.A.P)的研究人員。

埃爾克·布魯克(Elke Bruck),慕尼黑應用政策研究中心(C?A?P)的研究人員。

歐陽甦,女,1970年生,199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並獲學士學位。2000~2009年就讀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育心理學院和藝術學院,獲教育學和藝術史學碩士學位。2015年完成博士論文(等待證書),研究方向為跨文化、視覺材料在社會學中的應用。

梅兆榮,1934年生,1951年進入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學習,1953年被選派去民主德國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攻讀日耳曼語言文學。1956年進入外交部工作,1988~1997年任中國駐德國大使。

鄧志全,浙江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專業畢業;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語言和文學專業文學碩士。前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文化處一等秘書,中國駐聯邦德國大使館文化參贊。
 

目錄

第一章 序幕:柏林牆倒塌
第一節有限的主權

第二章 即興反應:一種政治才能
第一節科爾的晚間電話外交
第二節介於利益與情感之間
第三節莫斯科尋找新伙伴
第四節均衡優先
第五節倫敦害怕德國中立

第三章 尋找一個方案
第一節處在相互靠攏與兩國並存之間
第二節冰冷的峰會氣氛

第四章 一個想法成了綱領
第一節科爾要擺脫守勢
第二節介於同心協力與批評性的保留之間
第三節盟國:介於惱火與接受之間

第五章 現狀中的外交
第一節圍繞法國歐共體行車表的分歧
第二節東歐的倡議
第三節「給時間留點余地」

第六章 不知所措
第一節布什展示與科爾團結一致
第二節四大國宣告回歸
第三節「新時代的新大廈」
第四節戈爾巴喬夫的擔憂與謝瓦爾德納澤的警告
第五節轉折中的轉折:科爾訪問德累斯頓

第七章 爭取最佳道路
第一節科爾在等待
第二節莫斯科要繼續舉行四大國會晤
第三節「2+4」還是「4+2」?
第四節戈爾巴喬夫接待科爾:「不能沒有您!」

第八章 西方尋求同步
第一節來自哈德霍厄的警告
第二節布什、貝克和科爾確定自己的立場
第三節難以駕馭的順從
第四節「2+4」——公式有了內容

第九章 新伙伴尋找自己的方針
第一節波恩寄希望於安撫
第二節具有爭議的北約成員問題
第三節贊成第23條,但在聯盟問題上有懷疑
第四節等待上面作決定

第十章 雙駕馬車步伐錯位
第一節幕后:認識到不可避免
第二節雙邊緊張關系升級

第十一章 歐洲的框架方案
第一節「特例」:東德
第二節啟動政治聯盟

第十二章 大草案與小成就
第一節六國圈內很少松動
第二節雙邊試探解決辦法

第十三章 最大的障礙
第一節圍繞波蘭西部邊界的爭論
第二節「問題中的問題」

第十四章 蘇聯提出報價
第一節「還不能指望突破」
第二節風格與信任問題

第十五章 直至最后時刻的高度緊張
第一節波蘭在邊界問題上讓步
第二節莫斯科推出進一步要求
第三節細節的爭議危及成功
第四節為德國主權進行最后的細致工作

第十六章 結論
第一節精確的畫面
第二節政治行動的框架條件
第三節通過語言進行掌控
第四節內政驅動的雙駕馬車
第五節到處都是奧格斯海姆——政治中的男子友誼
第六節新的穩定

附錄
檔案資料情況說明
注釋
致謝
訪談
文獻資料
大事年表
名稱縮寫一覽表
人名索引
內容索引
 

1949年德國分裂為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或「西德」和「東德」,是二戰結束后蘇美英法四個戰勝國分區占領、共同管制德國期間美蘇爭奪勢力范圍的產物,也是歐洲分裂為兩大政治、經濟、軍事陣營的重要標志。40年后,隨着柏林牆的倒塌,意識形態和社會政治制度不同、分屬北約和華約的兩個德意志國家又在四大國的博弈和妥協中重新實現了國家統一,為歐洲回歸統一創造了條件,也成為東西方冷戰宣告結束的一個重要標志。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的分裂和重新統一是歐洲戰后歷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重大事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