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全四卷)

大隋王朝(全四卷)
定價:1080
NT $ 940
  • 作者:曹策前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0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157855
  • ISBN13:9787010157856
  • 裝訂:1699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大隋王朝(套裝共4冊)》包括:《大隋王朝(卷一)》、《大隋王朝(卷二)》、《大隋王朝(卷三)》、《大隋王朝(卷四)》共4冊。

《大隋王朝(套裝共4冊)》包括:出家門餐風露宿睹民情,入古寺斷壁殘垣遇故知;智仙師情真意切剖韜晦,少年徒風華笑鬧話神功;初入仕春風得意遇危機,乍進宮幽徑莫測落陷阱;太後突顯威儀虎口奪人,李順急中生智神箭救主;內外交困武帝微服私訪,狹路相逢宰相拔劍泄憤;進店發飆李順敲山震虎,出門問路樂子叩首認恩;夾壁木箱揭開驚天大案,刺史儀同共唱雙簧小曲;洞穿隱秘皇上膽戰心驚,踏破風流太子皮開肉綻等。

曹策前,1941年6月生,湖南長沙人。1964年7月畢業於武漢師范學院中文系。曾任《警笛》和《中國故事》雜志主編,編審。作家。曾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過長篇小說《夢斷危城》《滴血的天竺葵》,中篇小說集《龜山疑案》等。另有長篇小說《尋覓挹江人》《霧迷神農架》《罌粟谷》等,連載於《解放日報》《羊城晚報》《長江日報》《深圳晚報》《武漢晚報》等二十余家報刊。
 

目錄

《大隋王朝(卷一)》
編者的話
楔子
第一回出家門餐風露宿睹民情入古寺斷壁殘垣遇故知
第二回智仙師情真意切剖韜晦少年徒風華笑鬧話神功
第三回初入仕春風得意遇危機乍進宮幽徑莫測落陷阱
第四回太後突顯威儀虎口奪人李順急中生智神箭救主
第五回內外交困武帝微服私訪狹路相逢宰相拔劍泄憤
第六回進店發飆李順敲山震虎出門問路樂子叩首認恩
第七回夾壁木箱揭開驚天大案刺史儀同共唱雙簧小曲
第八回洞穿隱秘皇上膽戰心驚踏破風流太子皮開肉綻
第九回鼓樂喧天喜兮?悲兮?觥籌交錯福耶?禍耶?
第十回施巧計魑魅魍魎一網盡伏洪魔農林漁牧共欣榮
第十一回太子娶親朝廷贊聲一片鬼魅翻案京師流言四起
第十二回賓朋樓彰顯市廛興衰史百寶箱見證鄭家污濁心
第十三回登壩頂一目了然釋疑雲順民意除暴安良盡歡喜
第十四回太子移情別戀又入洞房宰相處心積慮再安眼線
第十五回荒郊野嶺二徒偶遇恩師黑燈瞎火一眾誤落陷阱
第十六回「武當刀客」金蟬脫殼「綠林豪傑」墮入愛河
第十七回設巧計一代權臣得報應更年號北周朝廷展新顏
第十八回教孩兒練功習藝用心苦思前程韜光養晦待來時
第十九回李順揚鞭飛襲生擒馬賊若水駕鶴西去往見文殊
第二十回平北齊楊堅應召立新功征突厥武帝染疾授遺詔
第二十一回太子初登帝位即開殺戒命婦橫遭強奪封後猶悲
第二十二回長孫晟三粒金彈震敵膽俏公主四顧無親學射術
第二十三回碩儒商改《刑經聖制》天帝回遷《熹平石經》
第二十四回進讒言小侍衛慘遭屠戮析要害大後丞死里逃生
第二十五回宣帝余怒未息母女遭殃丞相深感自危欲出避禍
第二十六回道會苑演射術精彩紛呈趙王府說家事別具用心
第二十七回筵席間趙王激憤透殺機密室里二公冥思難解疑
第二十八回玉麒麟砸破了驚天秘密鐵彈子擊打出君臣情誼
第二十九回長孫晟喬遷新居辭下人李德林縱論機緣獻上策
第三十回宣帝騰雲駕鶴命歸西天楊堅如願以償仍回相府
第三十一回趙王府隨國公死里逃生弘聖宮大丞相當庭受辱
第三十二回反反反四處點火燃烈焰病病病一路示弱待良機
第三十三回兵營內奸細潛入謀策反危急中監軍飛降穩人心
第三十四回武陟武德殺得昏天地暗古渡瓜洲盡顯血雨風腥
第三十五回小皇帝出其不意要王權大丞相緊鑼密鼓謀皇位
第三十六回千年古都頃刻即成廢墟一代名帥轉瞬溘然長逝
第三十七回奉天承運楊堅美夢成真心似止水李順分道揚鑣
第三十八回劉防當街賣酒居心不良季才深宮析夢力主遷都
第三十九回陰宅聞哭聖上心緒難安大駕巡幸文帝耀武揚威
第四十回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龍首山下謀划宏偉新都
┅┅
《大隋王朝(卷二)》
《大隋王朝(卷三)》
《大隋王朝(卷四)》
 

《大隋王朝》以《隋書》《資治通鑒》等大量歷史文獻史料為素材,再現了一個封建王朝從立國到興盛,並迅即衰亡的令人唏噓的歷史場景。小說以隋文帝和隋煬帝父子兩代帝王的生平與修治為主干,展示了兩位帝王一前一后治國為政的作風與理念。

作者寫的是小說,可涉及的面卻十分廣泛,真可謂政治、經濟、民族、外交、軍事、宗教、文化、藝術以及不同地域的民情風俗等,無所不包,可以說,幾乎囊括了那個社會歷史的方方面面。而展現於讀者面前的人物畫卷,則更是色彩斑斕:上至帝王將相、部落可汗、皇后王妃、大德高僧;下迄太監宮女、御廚御醫、道士僧尼、命相術士、馬賊匪盜……各色人物,無不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美國學者邁克爾•哈特在他的名作《世界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將隋文帝楊堅赫然列入,而卻把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漢武帝和唐太宗等排除在外。許多中國讀者甚感不解。讀了《大隋王朝》這部歷史小說,你會服膺這位美國史學家的眼光。

首先,隋文帝立國伊始,就用「三省六部制」取代了北周「六官制」這一舊的政治體制和權力結構。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作為北周重臣的楊堅,目睹權臣宇文泰、宇文護叔侄先后利用六官制的弊端,以輔宰身份凌駕皇權之上作威作福的種種劣行。

隨后,楊堅的女兒做了皇后,他自己做了大丞相,亦利用外戚干政方式篡奪了北周天下,建立了隋朝。隋文帝當政后,當然不希望有人仍襲六官制遂成權臣,威脅皇位,所以,巧設三省六部制,以三省首長共為宰輔,相互制衡,以使自己的皇位不受侵奪。隋文帝建立的這一政體,不僅沿用至后世朝代,還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固、延續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亦為毗鄰的日本、高麗等國所借鑒。

隋文帝登基,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統一南北分治的中國。華夏自漢末以來,即進入魏晉南北朝分崩離析近四百年的混亂時期。隋朝立國時,長江以南由陳國統治。不過,要過江消滅江南的陳王朝,一統中國,最大障礙就是隋朝北邊擁有四十萬鐵騎的突厥汗國。過往的朝廷,一有風吹草動,突厥鐵騎即乘虛入侵邊境,燒殺搶掠。因此,這一后顧之憂不解除,要集過半兵力揮師南下統一中國是不可能的。那麼,如何對付北邊的這個強鄰呢?朝廷幾位宰輔重臣,意見不一。

統率千軍萬馬長期戍邊、擔任內史監的大將軍虞慶則,深知突厥鐵騎厲害,主張繼續沿襲前朝的綏靖政策,用重金、糧食、皇室關女和番,以換取邊境的安寧。另一位為皇上起草詔書的內史令李德林,舉出漢朝立國之初,對外忍辱負重,對內厲兵秣馬,歷經七十余載、幾代皇帝,終於在武帝當政時,一舉擊潰匈奴,終使邊疆長治久安。而擔任大冢宰的高頰和擔任納言的蘇威,卻認為兩國交鋒,最終比拼的是國力。若論綜合國力,大隋顯然強過突厥。所以,他們主張與其白送金錢、物資,不如用它壯大自己,與敵血拼,以達最后勝利。

而性急的隋文帝心里想的卻是,要在自己任內就實現華夏統一。高頰和蘇威提出的與敵比拼國力,雖然在理,但是國家經過長期戰爭消耗,即使戰勝了突厥,可還有足夠的力量征服陳國統一天下嗎?而就在此時,於宮內當值的一位叫長孫晟的年輕禁衛軍軍官,因熟悉突厥內情,向文帝提出一個「離強合弱、遠交近攻」的建議,即刻受到隋文帝的贊賞和采納。結果,僅用幾年工夫,就使強大的突厥分化瓦解,變作了強弩之末。於是,開皇九年的元旦,隋文帝以五十一萬八千將士,上起巴蜀,下迄東海,兵分八路,渡過長江,穿越海疆,一舉攻破陳國都城建康,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大隋甫定,隋文帝就大刀闊斧,對內進行了一系列革新。他將原有的「州、郡、縣」,改設「州、縣」兩級,取消郡治,擴大了縣治范圍,從而裁撤了大批冗官,並規定縣以上官吏,皆由朝廷直接任命。還組織朝內精英幾經修訂,頒布了一部影響深遠的《開皇律》。同時,他還在全國實行了「均田制」,使耕者有其田。

不僅如此,隋文帝還下詔廢除了沿用幾百年、只允許士大夫家族世襲為官的「九品中正制」,改用不分寒門與豪門,平民或士族,一律通過考試擇優錄用為官的科舉制,等等。隋文帝銳意革新、勵精圖治、使久經戰亂的國家迅速得到安定,使經濟得以振興,民生得以改善,從而使隋朝出現了史稱的「開皇之治」。

人們對隋文帝是眾口一詞的贊譽,可對其子隋煬帝楊廣是毀多譽少。尤其是在民間,更把隋煬帝罵作一個荒淫無恥的暴君。人們把隋煬帝罵作暴君沒有錯,但以此簡單概括他的一生未免也有失全面公允。

讀《大隋王朝》這部小說可以了解到:這位隋二世原是個極有才情的文人雅士,他的詩文現今仍有留存,其中還不乏上乘之作。隋煬帝自幼就發誓要做一位超越秦皇漢武舉世無雙的帝王,他也確實創造過不少驚世之作。比如,掃滅陳國統一中國時,他就是五十一萬八千大軍的統帥,為國家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國家統一缺兵少糧,皇上只好出此滅佛下策。

總之,隋文帝的聲討智顗,隋煬帝的出資修建天台寺,以及西魏和北周武帝的滅佛等行為,細心的讀者欲從小說的這些情節中尋根問底,樁樁件件都能從中找到答案。為此,讀者掩卷而思,幾位至高無上的帝王,他們禮佛也好,滅佛也罷,聖潔的廟堂、至尊的大佛,在他們的心目中,充其量也就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而已。

這部規模宏大的小說,還描寫了許多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她們中,有的是皇太后、皇后、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宮女;有的則是市井中的富家千金、歌舞伎者、小妾、婢女、女尼……其中,有的雍容華貴、有的貌若天仙、有的伶牙俐齒、靈巧狡黠……但,無論出身高貴抑或出身貧賤,包括被朝廷官員稱之為「二聖」的獨孤皇后在內,幾乎千篇一律地各因各的原因,結局、歸宿都很悲慘。雷同,本是文學作品中的大忌,作者為什麼要犯忌,如此挑選和設計自己筆下的女性形象呢?不過,這可不是作者的失誤,而是那個極度男尊女卑社會女性的宿命。

當然,事情常常也會有例外。小說講述了陳國的樂昌公主在建康城破之后,她也與陳朝其他皇室成員一起成了大隋的俘虜,並被隋文帝賞賜給了滅陳功臣楊素做妾。這對本已成家與夫君感情很好的樂昌公主來說,自然是個晴天霹靂。二年后的元宵節,樂昌公主的夫君徐德言攜帶半邊銅鏡按照事前約定到京師尋妻,終於找到失散的妻子。而當樂昌公主現任丈夫楊素知道事情的緣由后,亦落落大度地與樂昌公主解除了夫妻關系,並讓徐德言把公主帶回江南。這個由悲轉喜的心酸故事,一時傳為美談,並凝作了「破鏡重圓」的成語,流傳至今。

翻閱長卷,豐瞻的史實、生動的故事、深邃的內涵、一個個心性不一樣的鮮活人物,從書中立體地展開來。這是時下一些戲說文字和宮廷演繹片所難以比擬的。「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一部38年的隋史,留給小說主人翁的是永遠的哀痛,留給后世的是無盡的思索。讀史使人明智。讀歷史小說《大隋王朝》使人明世、明勢——天下大勢,當然,更使我們能真切觸摸感知、身臨親炙那段雄渾悲愴的歷史。

當今的國人誰都知道中國是個有着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可它究竟是個啥模樣呢?有多少國人真正走近過我們自己的歷史。對於隋史,恐怕就有更多的人不甚了了了。正因此,我極力推出也推薦大家讀一讀長篇歷史小說《大隋王朝》,是可謂窺一斑而知全貌也!
編者
2016年1月4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