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節氣不僅跟農業、養生等有關,也跟我們對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認知有關。作者將節氣的自然時空與置身其中的人的關系作了說明,讓當代人認識到,二十四節氣的古典時間在我們身上依然發揮着作用。余世存、老樹編著的《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精)》以宏大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角介紹了節氣在天文、氣候、農業、養生、歷史、美學、哲學觀念等方面的常識,對於每一節氣、物候的介紹,都從一個側面切入中國的歷史、習俗和生存之道。

作者簡介
余世存,詩人、學者,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湖北隨州人,現居北京。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公務員、志願者。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主持過十年之久的「當代漢語貢獻獎」。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國話語》《老子傳》《人家世: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家世》《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東方聖典》(主編)等。老樹,畫家、學者,本名劉樹勇,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藝術系主任。

目錄
 

目錄

自序:行夏之時——關於二十四節氣 Ⅰ


立春——天下雷行而育萬物
雨水——君子以思患預防
驚蟄——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春分——君子以類族辨物
清明——君子以議德行
谷雨——君子以同而異


立夏——君子以輔相天地之宜
小滿——君子以飲食宴樂
芒種——君子以非禮勿履
夏至——君子以自強不息
小暑——君子以正位凝命
大暑——君子以勞民勸相


立秋——君子以作事謀始
處暑——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露——君子以常習德教
秋分——君子遁世無悶
寒露——君子以矯枉過正
霜降——君子以反身修德


立冬——君子以儉德避難
小雪——君子以自昭明德
大雪——君子以寒江獨釣
冬至——君子以見天地之心
小寒——君子以經綸
大寒——君子以修省
 

自序:行夏之時——關於二十四節氣
借助於技術的加持,人類知識正在大規模地下移。孔子沒注意到技術、文明平台演進的意義,他的「唯上智下愚不移」看似有理,其實則誤。在權力獨大之前,知識也曾散布於人類每一個體那里,由其自信自覺地發明發現,「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即言此象;后來,權力絕地天通,民眾既不能看天,也無在大地上自由遷徙行走的權利,知識由權wei發布,萬眾只有深入學習的義務了。
關於節氣、天文歷法等等的知識也是這樣為權力、少數人壟斷。無論在鄉村還是城市,知道時間,懂得天時、農時、子時午時及其意義的人並不多。直到民國年間,「教育部中央觀象台」還要每年制訂歷書。到了20世紀80年代,掛歷、台歷等市場化力量打破了權力的壟斷。今天,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問時、調時、定時了。
我們的知識史帶來的負面作用至今沒有得到有效的清理,對很多現象、習俗、知識我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有而不知其萬有。節氣,這一傳統中國最廣為人知的生活和文明現象,不僅民眾日用而不知,就是才子學者也少有知道其功能意義。今天的人們在0和1組成的移動互聯網上已經往而難返,收視而無知無識;很少有人去深入到時和空組成的坐標上認清自己的位置,更少有人去辨析時和空各種切己的意義。
時空並非均勻。一旦時分兩儀四象,如春夏秋冬,我們必然知道自己在春天生發、走出戶外,在冬天宅藏,在秋天收斂,在夏天成長。盡管聖賢對時間有着平等心,在「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能以等身布施,但朝乾夕惕仍有分別。王陽明甚至發現了時間與世界的關聯:「人一日間,古今世界都經過一番,只是人不見耳。夜氣清明時,無視無聽,無思無作,淡然平懷,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時神清氣朗,雍雍穆穆,就是堯舜世界。日中以前,禮儀交會,氣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氣漸昏,往來雜擾,就是春秋戰國世界。漸漸昏夜,萬物寢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盡的世界。」
在傳統社會那樣一個以農立國的時代,時間遠非生長收藏那樣簡單,更非王公貴族、精英大人、游手好閑者那樣「優游卒歲」。先民在勞作中,漸漸明白時間的重要,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傳統農民沒有時間觀念,尤其沒有現代的時間意識,但他們不僅隨着四季的歌喉作息,而且分辨得出一年中七十二種以上的物候遷移。「我看見好的雨落在秧田里,我就贊美,看見石頭無知無識,我就默默流淚。」這樣的詩不是農民的。農民對自然、鳥獸蟲魚有着天然的一體緣分感,如東風、溫風、涼風、天寒地凍、雷電虹霓;如草木、群島、桃樹、桐樹、桑樹、菊花、苦菜;如鴻雁、燕子、喜鵲、野雞、老虎、豺狼、寒號鳥、布谷鳥、伯勞鳥、反舌鳥、蒼鷹、螢火蟲、蟋蟀、螳螂、蠶絲、鹿、蟬等等,農民是其中的一員。
農民明白粗放與精細勞動之間的區別,明白農作物有收成多少之別,播種也並非簡單地栽下,而分選種、育種和栽種等步驟。農民中國的意義在今天仍難完全為人理解,中國農民參與生成了對人類農業影響極為深遠的水稻土。一畝小麥可以承載的人口是多少呢?25人左右。一畝玉米可以承載的人口大概是50人。一畝水稻可以承載的人口則是200人左右。在農民這個職業上,中國(包括東亞)農民做到了ji致。一個英國農學家在19世紀初寫的調查報告中認為,東方農民對土地的利用達到藝術級,一英畝土地可以養活比在英國多六倍的人口,從套種、燃料、食物利用、施肥循環、土壤保護,都非常了不起。……所有這些,與農民對時間的認知精細有關系。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文明的獨特貢獻。農民借助於節氣,將一年定格到耕種、施肥、灌溉、收割等等農作物生長收藏的循環體系之中,將時間和生產生活定格到人與天道相印相應乃至合一的狀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生產生活有時,人生社會有節,人身人性有氣,節氣不僅自成時間坐標,也演化成氣節,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為。孔子像農民那樣觀察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為此引申:「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可以說,中國源遠流長的精神氣節,源頭正是時間中的節氣。從節氣到氣節,仍是今天人們生存的重要問題:我們是否把握了時間的節氣?我們是否把握了人生的節點?是否在回望來路時無愧於自己守住了天地人生的氣節?如果誠實地面對自己,我們應該承認,我們跟天地自然隔絕了,當代人為社會、技術一類的事物裹脅,對生物世界、天時地利等等失去了感覺,幾乎無知於道法自然的本質,從而也多失去先人那樣的精神,更不用說氣節。
但在傳統社會,人們對天地時空的感受是細膩的。時間從農民那里轉移,抽象升華,為聖賢才士深究研思,既是獲得人生社會幸福的源泉,也是獲得意義的源泉。時間有得時、順時、逆時、失時之別,人需要順時、得時,也可以逆時而動,但不能失時。先哲們一旦理解了時間的多維類型,他們對時間的認知不免帶有強烈的感情,讀先哲書,處處可見他們對天人相印的感嘆:「豫之時義大矣哉!」「隨之時義大矣哉!」「遁之時義大矣哉!」這就是順時。「革之時大矣哉!」「解之時大矣哉!」「頤之時大矣哉!」這就是得時。人們的時間感出現了紊亂、社會的時間意識發生了混亂,聖賢或帝王們就會改元、改年號,以調時定時、統一思想意識。而在這所有的時間種類里,跟天地自然合拍的時間最宜於人。今天的城里人雖然作息無節制規律,但他們到鄉野休整一天兩天,其生物鍾即調回自然時間,重獲時間的節律和精氣神。自然,歷代的詩人學者都在節氣里吟詩作賦,他們以天地節氣豐富了漢語的表達空間,也以漢語印證了天地節氣的真實不虛和不可思議。
一個太陽周期若分為春夏秋冬四象,一年就有四象時空,如分成八卦八節,一年就有八種時空,我們能夠理解,太極生分得越細,每一時空的功能就越具體,意義越明確。這也是二十四節氣不僅與農民有關,也與城里人有關,更與精英大人有關的原因。在二十四維時間里,每一維時間都對其中的生命和人提出了要求。一個人了解太陽到了南半球再北返回來,就知道此時北半球的生命一陽來復,不能任意妄為,「出入無疾」;一個人深入體悟這一時空的邏輯,就明白天地之心的深長意味。而我們如果了解到雨水來臨,就知道農民和生物界不僅「遇雨則吉」,而且都在思患預防。我們了解到大暑期間河水井水渾濁,天熱防暑,需要有人有公益心,此一時空要義不僅在於消夏,和獲得降溫納涼防暑一類的物資,更在於提高公共認同,「勞民勸相」。24節氣時間,每一時間都是人的行動指南,冬至來臨,君子以見天地之心;雨水來臨,君子以思患預防;大暑來臨,君子以勞民勸相。
我當初寫節氣由「不明覺厲」到后來逐漸明白時空意義,經歷了對歷史敘事、審美敘事乃到善的敘事的溫習。節氣不僅跟農民農業有關,不僅跟養生有關,也跟我們每個人對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認知有關。普通人只有了解節氣的諸多含義,他才能理解天人關系,才能提撕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位。在小寒節氣時需要有經綸意識,在大寒節氣時需要修省自己,在立秋時需要有謀划意識,在秋分時要理解遁世無悶……古人把五天稱為微,把十五天稱為著,五天多又稱為一候,十五天則是一節氣,見微知著,跟觀候知節一樣,是先民立身處世的生活,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參照。
我意識到,時空的本質一直在那里,只不過,歷史故事也好,詩人的才思也好,只是從各方面來說明它們,來強化它們。有些時空的本質仍需要我們不斷地溫故知新。在寫作這篇小文時,重讀書稿,發現仍有若干材料沒有加入。如六月芒種節氣,時間要求人們以非禮勿履,我對此的解釋過於直硬,其實如附會農村人生活,當讓人驚嘆其中的巧合。芒種節氣里農作物成熟了,一些見鄰起意的人,尤其是那些不勞想獲的二流子們,經過麥田時,會低頭假裝倒一下鞋子里的渣土,實則順手偷幾把麥子……故正派人經過別人家的農田,都不會低頭整理鞋子,以免誤會,這就是「非禮勿履」了。這樣的現象,今人固然可以理解成傳統農村社會的短缺所致,但是,經過瓜果農田,今人順手牽羊的行為並不少。西哲奧古斯丁少年時就偷過鄰居家的梨,奧古斯丁沒有放過自己,他一生思考的起點即是這一事件,他的結論不是現象層面的非禮勿履,而是深刻地檢討人的罪性。可見,時間給予人們豐富的意義,由古今中外的歷史和現實組成的意義仍在不斷地生成之中。
在事物成熟的時間里展示了人性的原罪,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的文化中也可思可考。「氣人有,笑人無」、「見不得別人好」、「圍堵某個經濟起飛的國家」,等等。本書里收錄了中國人「至於八月有凶」、「南征吉」的說法,都是夏秋之際作物成熟引來鄰人鄰村鄰國的覬覦,書中就收錄了鄭國軍隊到天子眼皮底下搶割周天子的糧食的事件。事實上,人與時間的關系確實可以觀察人的性情道理,也可以看出一人一個族群的狀態。真正有操守氣節的態度是:「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
作為「聖之時者」,孔子深刻地理解到了時間之於國家、社會的重要性,他在回答為邦之道時就說過,「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夏時即是陰陽合歷的農歷,夏時的重要在於它見萬物之生以為四時之始,孔子自己的話是,「吾得夏時而悅者,以為謂夏小正之屬蓋取其時之正與其令之善也。」這就是說節氣時間不僅正確,它對人間人身人生的規定性也是善意的。有些王朝不以夏時為准,而從十一月、甚至十月為時間起點,「時間開始了」,事實上不僅擾亂了天時農時,也使人找不到北,失時而失去人生的坐標。孔子看到了,正確地調時定時,能夠使天下欽若昊天。因為時各有憲。每一維度的時間都有其憲法,有其至高無上的規定性。在全球化時代,孔子的「行夏之時」之說,就是采用公歷時間,享用各國產品,保留中國元素,懷抱人類情懷。遺憾的是,如前所說,關於節氣一類的知識曾經為少數人壟斷。巫師、王室、日者、傳天數者、欽天監、占天象者、各種卜日卜時的先生們等等,他們在下傳時是否無私,他們是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一個問題。知識在一步步下移,但至今文明社會仍未實現藏富於民、分權於眾、生慧於人。就像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闡明的,必須破除主體性思維和科技時空觀,人才能真正成為「時間性」的。海氏為此預告了現代人的異化:「人的存在是時間性的,而時間又因人的感覺而發生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說,相對論是多麼的浪漫,然而它又是殘酷的,……既然可以通過感覺改變時間軸,那麼欺騙自己、欺騙別人、欺騙世界也就沒什麼不可能的了。」
這也是我極為看重本書的原因。蔡友平先生曾告訴我,對他們釀酒人來說,采集藥草釀酒雖然重要,但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參數,只有時間到了,酒才能盪氣回腸。在這方面,節氣堪稱中國文明的智慧,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實證的「存在與時間」。在知識下移到每一個人身上的時代,回到節氣或時間本身,有利於人們反觀自身的氣節或精氣神,有利於自我的生長,有利於人們在時間的長河或時間的幽暗中打撈更多的成果。知識大規模下移的一個問題,是使得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知識的壓力和誘惑,人們迷失其中,但回到時間或節氣應是在知識海量中漂移的可靠的坐標。像曾經的農民一樣,去感受時間和生命的輪轉循環。像詩人那樣,去欣賞「時間的玫瑰」,去收獲「時間即糧食」:「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我在渺無人跡的山谷,不受污染,聽從一只鳥的教導,采花釀蜜,作成我的詩歌。美的口糧、精神的祭品,就像一些自由的野花,孤獨生長,凋落。我在內心里等待日出,像老人的初戀……」
海德格爾稱引過荷爾德林的名言:「生命充滿了勞績,但還要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土地上。」在對時間的感受方面,傳統中國文化確實有過天人相印、自然與人心相合的美好經驗。去感受吧,去參悟吧,去歌哭吧:「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漢妾辭宮;塞客衣單,孀閨淚盡;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揚蛾入寵,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盪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
知識的富有、智力的優越在節氣面前無足稱道,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得面對自身。釋迦牟尼有嘆:「善哉善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着而未證得。」
這是信言的語!
2016年8月23日寫於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