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風格

心靈風格
定價:120
NT $ 80 ~ 108
  • 作者:傅佩榮
  • 出版社:九歌
  • 出版日期:1992-11-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5602315
  • ISBN13:9789575602314
  • 裝訂:平裝 / 240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序《心靈風格》�

人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只要有心去學,從宇宙萬象到社會百態,都可以提供反省的素材。然而,反省也有平面的與立體的之分。如果只是增廣見聞、通曉事理,仍不能擺脫被動接受的心態,那就是平面的反省。而立體的反省就須設定人生目標,以之為判準,去評價所有經驗的內容,由此可以產生主動選擇的力量,逐漸塑造自己的風格。

教育就是風格之培養。幼時讀書,對於某些人格典型特別嚮往心儀,希望自己他日亦能起而效法。學識可多可少,技能可高可低,才華亦可有可無,只須自己能思能言、能行能動,就可以標舉理想、設定原則,並且堅持下去。風格都是堅持出來的,只是所堅持者是否合宜而已。

在此,需要認清所處的時代與人性的歸趨。今天當然不是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但無疑卻是最重要的,為什麼?因為有我、有你、有他,因為有我們這些正在生活的人。翻開歷史,固然令人神往,但是切記我們今日之所為,將來亦將成為麩肖。它是否令未來之人神往,則須看我們的表現了。因此,生命的意義全在於「自覺」,以及隨之而作負責的抉擇。至於品質高低,則須思考人性的真相,由此獲得珍貴的啟示。

人性究竟是什麼?我們無法由哲學討論得到共識,卻可以藉由自我反省而得知:人性充滿潛能,潛能表現為渴望,譬如:我渴望求知,希望岷佰宇宙與人生的道理;我渴望感通,想要打破人我之隔閡,甚至與天地萬物也能產生共鳴;我還渴望以行動表達心意,自己作主,活出個性。換言之,由「知情意」的潛能昭示了人性的方向。原來人性並不是靜態不移的東西,卻是以自由為指標,展現動態的趨力。至於趨向何方,則須參考人類在精神領域所建構的成就。因此,有時聆聽老師上課,效果不如欣賞一首音樂的演奏;有時一齣戲劇的啟發,要勝過半生經歷的體認。

如何兼顧雙方,既能分辨時代的特色,又能依循人性的要求,進而使自己的一生日益充實?《心靈風格》的思想背景,即是上述問題。我在這本書裡收集了四個主題的文字,分別是:「知病不病」、「自我反省」、「取法乎上」、「力求完美」。

「知病不病」的原意出自《老子》。一個社會最怕自以為健康,其實百病叢生。反之,若是知道自己有什麼毛病,就可以避開這種毛病的後遺症,至少亦可以對症下藥,化解沈  。我們的社會病了!這是大家所感受到的,但是病根何在?在於忽略心靈的需要。心靈需要什麼?在見仁見智的說法中,我們試圖提出清晰的界定。

其次,「自我反省」是學習成長的第一步。我由發生在教育界的個案去思索。從大陸留美博士殺人案,到林靖娟老師勇敢救人案,從校園風紀的隱憂,到生活周記的佳構,可知正面與負面對照之下的無限張力與無窮期許。焦點轉向自己身上,亦可以親切省思。

接著,「取法乎上」與「力求完美」則扣緊當前的教育問題。關於聯考改革計劃與國中生自願就學方案,也許再過幾年就成為過時的題材,但是我的論點除了技術層面,更著重於思想層面,就是我們透過思考這些題材,反省社會正義、人性公平、機會均等、人生目標等。思考的方法與架構,始終是我的真正關懷,如果還能一併闡岷汾述攸關人生福祉的條目,則是意外的收穫了。為了力求完美,我還以整體學術界為攻錯對象,知我罪我,皆在於此。

中年以後,出書的心情轉為審慎,因為許多想法已經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場合表達過了,但是,片片斷斷的文字掛一漏萬,不能無慊於心。現在藉此機會收集各文,重加整理,目的不只是為自己留一分回憶,也希望獲得讀者的回應。

�◢傅佩榮◢寫於民國八十一年◢秋.台大哲學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7
    $80
  2. 二手書
    74
    $89
  3. 新書
    9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