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阿歌歌─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

台灣阿歌歌─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
定價:350
NT $ 350
  • 作者:黃裕元
  • 出版社:向陽文化
  • 出版日期:2005-08-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086671
  • ISBN13:9789868086678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5 x 20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你可曾有過那種感覺,覺得某一首歌真是唱進你的心坎裡了。戀愛了哼起甜蜜的戀愛歌,失戀的時候低吟心碎的歌,狂歡時吼著暢快的曲子。

  流行歌曲總是這麼貼著我們的心情與生活傳唱著,也因此每一首流行歌可能都反映出當代社會普遍的想法與價值觀,而每一個時代發生的大事也都影響著當代流行歌曲的創作。

  作者以他多年來對台灣歌曲的熱愛,細數從過去到現在,每個時代的社會對人生、對愛情、對故鄉與對這座島嶼台灣所唱出的歌,與歌曲背後所串出的情感脈絡,你會發現,當你唱著某首歌時,或許在某些時代某些地方,也有那麼多唱著這首歌的人,擁有和你同樣的心情。

本書特色
*為一向較為制式沉重的歷史研究提供活潑新穎的思考方向。
*書末附有流行歌壇與當代大事記,可快速掌握流行歌的縱向發展。

李永熾 李筱峰 馬世芳 張永智 張釗維(米蘭昆) 陳明章 楊祖珺 路寒袖 戴寶村 誠意推薦

  來自南台灣的阿元,樸實古意調直,不愛去讀可以容易謀職賺錢的電機工程,而是專注於台灣歷史文化的研究,也因而會注意到刻板史學研究之外的課題。長期印象中他好像是惦惦不唱歌的,卻專研台灣歌謠音樂文化史。這本《台灣阿歌歌》從抒發個人情感到高唱家國大愛,從田庄到都市打拚,串聯起台灣的今昔,使你我共同走過的歷史在歌詞與行文中流轉吟唱。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戴寶村

  凡走過歲月與土地的積澱,生命彷彿才能羽化出絢爛的色彩斑斑,音樂歌著的歷史樂章,代代相傳,人人詠吟,如果,我們曾經忘了自己身在何方?那麼,或許《台灣阿歌歌》便是最貼心的提醒,我只感覺它用最溫柔的方式,訴說著台灣百年常民文化的悲喜與改變,這一章章洋洋樂符的悉心記錄,串連著的,其實就是你我共同的成長記憶……。
                ──詩人、音樂工作者 張永智

作者簡介

黃裕元
一九七五年生,屏東人,從小玩布袋戲長大,吳樂天講古的忠實聽眾,受到洪一峰歌聲的感召,高中起開始愛聽台語老歌。成大電機系畢業後,因為愛聽的歌沒人研究,決定跳槽到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目前就讀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繼續研習台灣史,打零工渡日。

 

目錄

人生與價值觀
勸世歌謠的世界觀╱近代的人生變奏╱小市民的生活步調╱新生代的人生步調╱
不同世代的人生路

愛情考古論
閨怨、偷情、後壁溝╱有緣、無份、悲喜曲╱情義、花債、苦戀歌╱
住在三個文化層上:現代人的愛情世界

鄉愁情結
思鄉情懷的傳說與開端╱從農村進都市的無奈人生╱新族群到新世代的崛起╱
懷念原野:原住民的故土世界╱去國懷鄉:國家,作為一種懷念╱挑戰家國︰當代認同的曲折

台灣形貌
外來者的視角╱日本的視角╱咱台灣──自覺的溫情╱跳板任務:從東亞行進到反攻基地
熱帶節奏的寶島情調╱拼貼出的母親容顏:鄉土追尋╱悲壯的新國家╱流行世相的喜感

 

作者序

  如果你問我這本書是什麼時候寫的,嚴格說來是去年才開始動筆,但它的樣子,我想大概十年前就開始成形了那時我在成大就讀,因為個人的興趣,加入一個有名無實的社團「台灣歌謠研究社」,除了一張被隔壁社團佔用的辦公桌之外,就只有一堆都說是其他社團的朋友。到了下學期,社團運作了起來,計畫發行社刊《四季紅》。

  《四季紅》象徵著台謠社的復活,身為幹部,那年的暑假我過得可充實了,一邊借來吉他自己練彈,一邊猛敲桌子想寫些什麼東西,搓了幾天後,訂出個土裡土氣的題目:〈台語歌黑白講〉,足足寫滿三十五張稿紙,寫完後心滿意得,索性拿來秤重,結果發現一個不幸的消息:寫滿的三十五張稿紙和空白的三十五張稿紙,原來是一樣重的。

  這些稿紙就是本書的內容嗎?不,幾乎沒有一句是重疊的,但這個經歷與這本書大大有關。當時我是以「車」、「酒」、「月」、「海」、「後街」等主題,從個人熟悉的台語歌曲裡整理歷史脈絡,天馬行空地發揮綺想。在整理的過程中我著實發現,大家都熟悉的民謠或老歌裡面,埋藏著近幾個世代的台灣人,曲曲折折的觀念與心情。

  車站的生死別離,月亮的陰晴圓缺,海浪的浮沈不定,酒家舞場的恩怨情愁?lang1028歌曲穿透了時代,在我的腦子裡盤旋,我隱約感受到,父母、祖父甚至曾祖父那一代的場景和氣氛,是笑是淚、是放浪還是壓抑。後來這堆稿紙並沒有發表,但從歌曲當中探索社會心情的經驗,還有那種觸及他人心境的激動,那種共鳴,讓我意猶未盡。

  畢業後我踏進歷史研究領域,這份稿紙也伴著我南北流浪,逐漸地泛黃,我初步接觸台灣史資料,閱讀部份研究成果,完成關於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的碩士論文,但研究生涯裡,卻不再有前述那麼強烈的衝擊與感動。我了解了更多台灣歷史上的人物,他們的面孔越來越清晰,但他們的「心情」呢?卻好像離我越來越遠。

  這十年來數位化飛快地進行,好幾次想把那些稿紙打進電腦,翻閱一下,總覺得文字太過戲謔、論點也實在荒唐,搖搖頭又收回紙袋裡,每次翻出來,總覺得好像又更黃了些。去年出版社邀我寫些有關台灣史的書籍,我回頭想想當年的輕狂與情節:「哎呀,已經十年囉」這種似乎不該從我這三十歲的人講出來的話,竟然大喇喇地浮現在腦裡。

  我鼓起勇氣把這個想法告訴出版社,當然,那皺皺黃黃的稿子就別看了,從頭寫吧。台灣、故鄉、愛情、人生,於是在剪剪貼貼的過程裡,逐漸成形。這些,就算是二○○四年的我,和千千萬萬台灣作詞家們對話,也是二○○四年的我,和世世代代台灣人聊天談心的感想。

  如果要把歷史分作幾個領域,一般想到的就是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思想史等等,但打從落筆開始,我就一直很好奇,這本書應該放在哪個領域呢?嗯就放在「台灣心情史」吧。

序一

聆聽庶民的心情感受

  歌曲跟一般文化領域一樣,可分為藝術歌曲和流行歌曲。藝術歌曲重於創新、前衛、對未來有透視力;流行歌則與庶民或常民,甚至一般市民的感覺相呼吸。因此,從流行歌曲或大眾文學,通常可以了解一般民眾的生活情境與樣態。

  因此,研究者不能從高階的眸光俯視,必須沉入庶民情境中與庶民同呼吸,才能真正體會、領悟庶民或群眾的感覺。裕元在閱讀、聽聞庶民或大眾流行歌時,能夠深深沉入歌的情境中,了解它,而後把來自歌曲的感覺紀錄下來,再以史學者的為學方式整理分類,從時間與空間的佈署做交錯的詮釋,完成了這本著作。

  從人生的感味中,裕元從台灣的傳統券是歌說起,而後從日治時代,五、六○年代到七、八○年代的歷史變遷中,觀察台灣人的人生觀變化。在這變化,我們也可以自我投入,看看與自己的生活感覺有沒有不同。

  對愛情、對鄉愁、對台灣圖像,每個時代的台灣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與感覺,裕元把這些感售予感覺,在時代的變化中,用頗具感性的筆緻陳述出來,直得仔細咀嚼。

  在陳述中,裕元的文筆頗能與歌曲的內在感覺同一化,而相互輝映,不高蹈,不低沉,維持著與歌曲同樣的方位。有時讀來相當美。

  從這本著作,我們大概看出,裕元對台灣流行歌的關心已經很久,加上本身又是研究台灣史的,所以有庶民大眾的感受,也有歷史學者明晰的觀察力。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著作。

  前台大歷史系教授、總統府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召集人 李永熾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