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踞《紐約時報》及 亞馬遜網路書店 暢銷書排行
國際暢銷書《關鍵對話》、《關鍵對話》作者群最新力作

在關鍵時刻,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身為21世紀的現代人,我們在生活上面臨了許多的新問題,從M型社會來臨、新貧人口增加、能源價格飆漲等全球趨勢,到生活中和職場上的競爭與合作,影響力是你最迫切需要培養的一種能力。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輕易讓改變發生,而大多數人卻總在發動改變的過程中敗下陣來?為什麼有些經理人可以不斷提升績效,而其他人卻毫無進展?不論你是公司經理人或政府官員,為人父母或只是一個想要有所改變的普通人,你可能常會希望對周遭的人事物有更大的影響力,但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以為讓改變發生很困難。國際暢銷書《關鍵對話》及《關鍵對立》作者群,在本書教導讀者輕鬆學會發揮影響力的每一個步驟,讀者將學會:

找出關鍵行為,以加速和深化改變。
制定關鍵策略,以改變思想和行動。
六種影響因素,促動改變自然發生。

  由舊金山到泰國,本書帶你深入了解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所使用的工具和技巧,讓你領悟那些在眾人眼中認為不可能化解的問題,最後是如何獲致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果。一旦掌握發揮影響力的竅門,就可以向外發展,幫助別人更有效率的工作、成長得更快,讓自己的生活、甚至外表和感受都能更好。對具有影響力的人來說,成長沒有極限。

本書特色

1.深入分析具影響力、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人所使用的六大影響策略:提出影響者的六大原則和技巧,讓讀者也能拓展他們的影響力,在個人的生活、家庭、公司,甚至是社區中帶來重大改變。
2.講求掌握關鍵行為,不提倡「說」服力的功效:探討一系列有影響力的人士每天所使用的策略,以改變一生的習慣而帶來進步,而不是僅能適用於特定問題的方法。
3.提供改變的智慧而非放棄的智慧,讓每個人都可具備讓改變發生的能力:作者群深入世界各地訪察在企業、社會或國家具影響力、讓改變發生的影響者,並將他們日常使用的原則與技巧歸納為六大影響策略,內容實用易學,不論面對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溝通障礙,職場或商場上的發展瓶頸,社會或國家級的棘手難題,書中都詳述了解決方法。

作者簡介

  五位作者為國際知名的企管顧問公司活力睿智訓練中心(VitalSmarts)負責人,該機構在過去三十年間研發出數十種成效絕佳的實務訓練課程和服務,並曾獲頒多種獎項,培訓學員超過200萬人,學員遍及「財星500大」企業中的300多家公司,著有國際暢銷書《關鍵對話》和《關鍵對立》等。

凱利.派特森(Kerry Patterson)

  於就讀史丹佛大學博士班時,開始研究有關發展及維持健全組織的挑戰等相關議題。曾任教於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企管研究所,過去二十年間致力於各類文化變革的專案顧問工作。他曾獲獎的錄影帶訓練課程成功地幫助許多《財星》前五百大企業運用在訓練之上。主要客戶包括了福特汽車、Allstate保險公司、Intermountain醫療機構等。

喬瑟夫.葛瑞尼(Joseph Grenny)

  加州電腦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他同時也成立了Unitus組織,此為一非營利性組織,專門協助第三世界人民達到經濟上的自力更生。他曾經教導及指導世界上數千家的公司及政府領導者。在過去十七年來,他為許多大客戶設計了大型變革執行方案,客戶包括了IBM、AT&T、洛克希德.馬丁航空公司、加州政府、以及哥倫比亞醫療機構等。

朗恩.麥米倫(Ron McMillan)

  具有社會及組織行為學的高等學位。他是科維領導中心(Covey Leadership Center)的創辦人之一,同時擔任該公司研發部門副總裁長達七年。他也是美國家庭協會的董事之一。在過去二十五年的時間,他與相當多不同的團體一同工作,由工會到第一層的執行長及公司主管都有;討論的議題包括了團隊發展、個人活力以及領導等等。他的客戶包括了GM汽車的釷星汽車部門、寶僑(P&G)、迪士尼、美國安泰集團以及Lennox公司。

艾爾.史威勒(Al Switzler)

  任職於密西根大學主管發展中心。過去他曾任教於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以及楊百翰大學企管研究所。他同時擔任兩家顧問公司的總裁,資訊公司的行銷副總裁以及某健康醫療公司的訓練發展部門總監。他曾參與的客戶專案有上百件,包括了Key Bank、菲利浦電子(Phillips Electronics)、美國能源部、以及OGE能源公司等。

大衛‧麥克斯菲爾德(David Maxfield)

活力睿智訓練中心(VitalSmarts)領導人之一。

譯者簡介

羅若蘋

  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業,交大科管所在職學分班肄業。曾任職台新銀行財富管理銀行(貴賓理財中心)財務顧問,熟悉國際投資事務。譯著有《勝券在握》、《當巴菲特遇上索羅斯》、《向股票市場要退休金》、《二次就成交》、《乖女孩得不到大辦公室》等70餘冊。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改變任何事物的力量vs.選擇安心的影響
1 你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一小群傑出的領袖和學者透過影響人們的行為靜悄悄地改變了世界
2 找出關鍵的行為
解決重大的問題往往只需要改變一些行為
3 促動你改變心意的方法
改變行為需要改變心意

第二部 讓改變自然而然的發生:影響力的六個因子
4 讓不受歡迎的重新獲得青睞:個人的激勵
經由對價值的認知,克服內在不情願與抗拒的情緒
5 超越你的極限:個人的能力
新的行為需要新的技巧,投資在學習時如何掌握技巧和情緒
6管理同儕的壓力:社會的激勵
找出領導人、與意見領袖共處和讓自己變成意見領袖
7在數量上找到力量:社會的能力
透過及時的團隊合作擴大影響力
8規劃報酬與所需要負擔的責任範圍:來自機構的激勵
適當且技巧地獎賞以提前完成的任務vs.只在必要的時候才進行懲罰
9改變環境:機構的能力
經由管理環境而會具有普遍與無形的影響力,以支持新的行為模式
10變成有影響力的人
經由採行幾個因子的影響力而達成任務

 

推薦序

影響力是可以學習與培養的
葉微微

  可能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沒有真正的領略「生命中大部分的成功與失敗是取決於發揮影響力的能力」,也因此沒有意識到影響力是一門學問,必須透過學習來建立。

  幸運的是,本書作者及其研究團隊花了不少的時間,透過探索、顧問諮詢的臨床實驗、整合各種心理或人性有關議題的探討及研發論證,挖掘成功及失敗案例及其成敗的原因,來檢驗此書提供的方法及其可行性,讓影響力成為一門可以學習、實踐而建立的能力,真是太棒了!

  這是一本實用的書,對工作上有需要發揮影響力的人士有實質參考及應用的價值與助益。比如:國家領導人、政界人士、立法委員、醫界、各領域的企業經營階層或領導者、顧問人士、專案領導,以及有心改善環境者或想在自己的領域成就一番作為,亦或發揮全面性影響力者,均適合閱讀這本書。

  因此,當筆者看完此書的第一個念頭是:「太棒了!影響力是可以學習與培養的!」如果用對了方法!書中的成功案例讓人省思,若台灣有更多精英看到此書,然後大家同心協力,台灣肯定能更上層樓。

解決問題的曙光

  本書的另一個重要特色,是提供了許多各種不同專業或領域的案例,有政府機關的、有警界的、有醫療的、有關係全球議題的、有企業經營的等等,而書中建議的方法或策略都是由這些案例的成功或轉敗為勝的過程總結出來的,加上案例的精鍊與完整的說明,使得轉換應用是容易的,也因此強化了此書的說服力與接受力。

  就像筆者在書中看見YMCA減少美國在游泳池溺斃的人數,由每年三千人減少到每年一千人,且數字還在持續減少中的案例時,心中在想,這案例若適用於台灣的泳池管理,不知可以減少多少枉死的生命?讀到希爾伯特博士(Mimi Si lber t)的迪南希街基金會(Delancey Street Foundation)感化了大部分曾是幫派分子、罪犯或吸毒者的員工,有90%以上的人不僅不再吸毒或犯罪,他們還攻讀學位,成為專業人士,協助希爾伯特博士進行更生人矯正治療,透過多達數十種不同的業務,在過去三十年,改變了一萬四千人的生命的案例時,心中在想,如果我們將此模式應用在台灣,會不會讓幫派分子銳減?老百姓的生命可以更有保障與安全?家庭可以更健全的發展?

  看到史丹佛大學的班杜拉博士(Albert Bandura)研究的暴力心理案例,得到的結論是:要改變人的行為前,要先改變這個人的思維時,台灣的家暴可以借鏡此案例而改善嗎?由關係學家馬克曼(Howard Markman)的研究協助可能離婚的夫婦降低了30%,此案例會有助於減少台灣的離婚率或帶著子女自殺的比率嗎?

  再者,我們可以運用書中教我們的「創造深刻見解的替代經驗」來改變現在檯面上的政客,讓他們不再將所有的國家資源耗在逆向濫用的事務上,轉為努力解決台灣目前最重要的民生及經濟問題上,進而造就能引領台灣脫困的政治家或專業經理人嗎?讓台灣能恢復過去的榮譽與獲致全世界的敬重嗎?像以上好多好多有關台灣現況的疑問,都因此書的案例而看見了可能解決問題的曙光,如果有志之士能整合成一股「正面影響」的力量。
為此,內心裡竟有了期盼,希望有更多的台灣精英能看到此書,然後能由各種不同角度出發,整合眾人之力,來重建台灣的健康與美麗。

發揮影響力:本書的應用模型
最後,筆者總結以下的應用模型來簡單說明此書的精髓:

  希望以上的總結對讀者有幫助,也預祝此書不僅暢銷,更希望書中的方法與案例最終能對改變台灣的現況有實質及具體的價值與幫助。

(本文作者為卓睿企管顧問公司(台北)董事長、鼎鼐企業管理顧問(上海)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

 

內容連載


【第五章】
超越你的極限:個人的能力

有趣的是,我練習得愈多,就愈幸運。
-美國高爾夫球名將阿諾‧帕瑪(Arnold Palmer)

  在第4章中,我們檢視多種探討以個人的熱情做為影響關鍵行為的方法。如果我們假設任何有關影響力的失敗只是動機的問題,我們就限制了成功的可能性。我們會犯了心理學家李‧羅絲(Lee Ross)所說的「基本歸因的謬誤」(fundamentalattribution error)。我們假設當人們不肯做出改變時,就是單純的因為不想要有所改變。在這個簡化的假設下,我們失去了促動改變發生的一個重要槓桿。
  即使我們真的了解人們可能缺乏執行一個關鍵行為的必要能力,我們也時常低估學習和練習這個行為的重要。當公司的領導人派遣員工參加領導才能的密集訓練,課程包括快速閱讀各種資料或是傾聽吸引人的故事時,他們也犯了這樣的錯誤:沒有實際演練課程中所教授的任何技巧。參加訓練的人誤以為知道領導的意義與執行領導沒兩樣(這當然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因此參加訓練的人回到辦公室後,通常只能應用課堂上所學到的一小部分。
  當領導人和教育訓練的籌劃人員結合太多的動機和太少的能力改善機會時,他們不會有任何改變的;他們只會感到怨恨與沮喪。影響力大師提出了相反的方法,他們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在於增進能力的策略上。他們避免以更強大的動機誘導技巧去解決能力方面的問題。
  為了了解動機和能力的問題有多麼容易被混淆,讓我們回頭看看我們的朋友亨利,他正在嘗試減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6
    $90
  2. 二手書
    59
    $206
  3. 二手書
    73
    $255
  4.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