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人類大遷徙

2050人類大遷徙
定價:380
NT $ 86 ~ 300
 

內容簡介

  「對地球上每一個人來說,地理學不是死的學問,已成攸關生死的研究」

  作者史密斯生動描述地球的未來與今日世界最大的挑戰,對地球北端進行縝密、嚴謹的研究,可謂地理學界的明日之星。」

  2050年,你會在哪裡?
  本書作者羅倫思.史密斯,一開始就提出這個大哉問。

  世界人口爆炸、野生物種瀕臨絕種,人類生存的環境每況愈下,從石油到水,資源價格節節高升。我們將留給子孫什麼樣的世界?這不是又一本大談要重視全球暖化的書,相反地,作者從實際訪談以及科學研究數據,要告訴你環境變遷到底會如何寫歷史。

  羅倫思.史密斯樂觀認為,未來五十年或一百年,人類不會滅絕,但會發生第三次大遷徙,全面往美國、加拿大、冰島、格陵蘭(丹麥)、挪威、瑞典、芬蘭與俄國--等環北極海國家移動,這幾個國家因為溫度上升,不僅成為新的農耕地帶,而且也因為水資源與森林的植被,更適合生物居住。而這些國家也將愈來愈繁榮、強大,政局穩定,而接近赤道的國家將面臨水資源短缺、人口老化、都市擁擠不堪的問題,且因能源價格不斷攀升、不時遭遇洪水侵襲,國力不斷耗損。史密斯認為上述改變世界的四大因素將使得北半球上半成為宜於人類活動的北方新樂園。這個地區也將是全球最具有策略價值之處,經濟地位也會躍升。

  本書最重要的論點指出,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電影明天過後的情節並不會發生,溫鹽環流的斷流在百年內不會像8200年前一樣突然降臨,造成地球進入冰河期,比較有可能發生的是,人類未來只要將溫度上升控制在華氏5度以內,那麼北方諸國將成新樂園,未來人類文明將在這些國家興盛,過去是邊陲的族群如愛斯基摩人,將成為未來文明所繫,丟掉魚叉,改拿公事包,不過一旦超過5度,造成森林死絕、農業衰亡,連這個新樂園也將走入荒蕪。

  羅倫思.史密斯以最先進的預測模型和資料分析(包括氣候動力學、天然資源存量、年齡結構和經濟成長預測等)結合地理學與歷史研究。但他呈現給讀者的,不只是統計資料與研究數據,他還花了十五個月的時間到北方勘察,把個人經驗、想法以及訪談融入書中。這些故事加上作者的生動的文筆使本書讀來妙趣橫生,成為難得的科學報導佳作。

作者簡介

羅倫思.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學教授,古根漢學術獎得主,曾赴美國國會報告北半球氣候變化可能造成的衝擊。他的研究也曾出現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獲誠品好讀報告二○○六年度最佳翻譯人、二○○七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二○○八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主要翻譯領域為醫學人文、文學與歷史。

 

目錄

汪中和導讀
前言
第一章 馬泰爾的獵物

第一部:推力
第二章 擁擠之城
第三章 鋼鐵、石油和風
第四章 加州烤焦了,上海淹大水

第二部:拉力
第五章 兩場婚禮與電腦模型
第六章 極地風雲 
第七章 第三波大遷徙
第八章 丟掉魚叉,擁抱公事包

第三部:命運交織的未來
第九章 五角大廈報告
第十章 新北方 

注釋
謝辭

 

內容連載

~ 預測是很困難的,特別是有關未來的預測。
波爾(Niels Bohr, 1885–1962)

~ 未來就在這裡,只是還沒公平分配。
美國科幻小說家吉布森(William Gibson , 1948–)

二○○六年,一個寒冷的四月天。六十五歲的美國商人馬泰爾(Jim Martell)獵殺了一隻奇特的野獸。馬泰爾身穿厚重連帽外套,抱著來福槍在雪地裡飛奔,與他的印紐特人(Inuit)嚮導庫普坦納(Roger Kuptana)一起來到野獸倒下的地方。這裡是班克斯島(Banks Island),位於加拿大北極圈高緯度極寒之地,距美國北方邊界約四千公里。

馬泰爾來自美國愛達荷州的葛蘭斯渡口,熱衷狩獵大型動物。他為了把一頭北極熊當作戰利品拖回家,已先繳納四萬五千美元取得狩獵許可證。印紐特嚮導庫普坦納則住在薩克斯港(Sachs Harbor)附近的村落。在加拿大極圈,獵捕北極熊是合法的,但必須遵循嚴格的法令。狩獵許可證和嚮導費用就成為薩克斯港以及印紐特人城鎮的重要收入來源。馬泰爾雖然獲准獵捕北極熊,但他也只能捕獵一頭。然而,倒臥在雪地裡鮮血直流的,並不是北極熊(Ursus maritimus)。

乍看之下,倒地的那頭生物確實很像北極熊,只是塊頭小了點,身高約二百一十公分,一身乳白色的毛,但背部、爪子和鼻子都有棕色斑塊。像貓熊一樣,還有黑眼圈。這頭生物臉扁扁的,駝背,爪子很長。事實上,牠有許多北美灰熊的特徵(Ursus arctos horribilis)。

馬泰爾獵到的這頭熊引起國際的關注。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育官員取得屍體,將其DNA樣本送到遺傳基因實驗室分析以驗明正身。結果發現這是一頭混種熊:灰熊父親,北極熊母親【2】。這是野生灰熊和北極熊自然交配的第一個證據。各大新聞通訊社都以「毛茸茸的混種熊」【3】來形容牠。全球各地的部落客也嘖嘖稱奇,甚至為牠命名:北極灰熊?灰北極熊?不久,一個名叫「拯救灰北極熊」(Save the Pizzly)的網站成立了,販售灰北極熊的相關商品,包括T恤、馬克杯和絨毛玩具等。當然,也有人憤氣填膺,因為已知的唯一生物樣本已被射殺,而馬泰爾就是那個該死的劊子手,馬泰爾則為自己辯護說:要不是他槍法神準,獵殺那頭生物──不管牠究竟是什麼──世人哪會知道這種生物的存在?

自古以來,生活在北極圈外圍的灰熊幾乎不曾跑進極圈之內,現在灰熊與北極熊居然結合並且繁衍出下一代,生物學家開始看到愈來愈多這種在早先還被視為奇特的現象。記者迅速聯想到這種現象可能與氣候變化有關:這或許是大自然回應全球暖化的一個預告?但像研究北極熊的著名生物學家史特林(Ian Stirling)則認為馬泰爾發現的混種生物只是個別事件,並不能就此推論出什麼。但到了二○一○年,情況又不一樣了,又有一隻灰北極熊遭到獵殺。檢驗證實這是一隻母灰北極熊的後代。換言之,新的物種正在繁衍【4】。再過幾十年,我們就可得知馬泰爾獵殺的那頭熊是不是最新的生物指標,代表著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即將出現巨變。

如果你喜歡觀察自家後院的蟲魚鳥獸,或許會注意到:這個世界上的動物、植物、魚類、昆蟲已漸漸往緯度較高或海拔較高的地方遷徙。生物學現發現從加州的沫蟬到西班牙的蝴蝶,乃至紐西蘭的樹,都有這種現象。到了二○○三年,根據統計,全球所有的動植物分布區每十年皆往兩極移動六公里或往高處爬升了六公尺。以生物氣候學的循環來看,生物的週期性律動時間,如植物抽芽、開花,或鳥類遷徙、生育等,過去三十年來,每十年就提早了四天以上【5】。

如果你認為這些數據聽起來沒什麼,那請你想像一下你家的草地每天北移一百五十公分,或是你的生日每年都會提早十個小時到來。其實,生物的變遷正在快速地發生,快到教人措手不及。此時,在你家窗外,形形色色的生物已悄悄展開遷徙。

二○○六年灰北極熊的現身,其實就像二○○五年美國出現有史已來最猛烈的大西洋颶風,或是二○一○年加拿大溫哥華冬季奧運因罕見大雨而取消,而超級暴雪卻直撲美東沿海地區【6】——這些都可能是氣候變化搞的鬼。雖然上述事件都是眾人矚目的新聞焦點,若以個別事件來看,卻不能推論出什麼。反之,一點一滴、長達數十年累積起來的田野調查結果,例如沫蟬或樹木的遷徙,這些雖然不能成為頭條新聞,卻是無比重要,因為了解未來的線索就在其中。這將是一股全球的巨變洪流。這股洪流就是本書的主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3
    $86
  2. 二手書
    23
    $86
  3. 二手書
    29
    $110
  4. 二手書
    33
    $124
  5. 二手書
    55
    $210
  6. 二手書
    55
    $210
  7. 新書
    69
    $264
  8. 新書
    79
    $300
  9. 新書
    79
    $300
  10. 新書
    7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