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眼:視覺語言的字彙與文法

攝影眼:視覺語言的字彙與文法
定價:599
NT $ 324 ~ 557
  • 作者:David duChemin
  • 譯者:陳亦苓
  • 出版社:碁峰
  • 出版日期:2012-06-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765054
  • ISBN13:9789862765050
  • 裝訂:平裝 / 264頁 / 25.5 x 23.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拍出會說話的好照片,學習運用視覺語言的字彙和文法

  在欣賞一張攝影作品時,我們的對話往往都從「我喜歡這張照片」開始,但不幸的是,也就這樣結束了。照理來說,下一個問題應該是「為什麼?」然而這問題總是少有人問得出口,也少有人答得出來。身為攝影師,我們常常無法好好談論影像,因為,老實說,我們根本不知該如何理解影像。若我們無法理解影像以及其中的「視覺語言」(影像是如何結構出來的、如何產生效果、又為何能產生效果),那麼當我們站在相機背後時,是否真能拍出最能傳達自身觀點、自身原始意圖的影像?觀點極為重要,但它並非攝影的終極目標,傳達才是目標。而為了能充分傳達自我,我們就必須學習並運用視覺語言的字彙和文法。

  本書主要目的,是在學習攝影的視覺語言,以便更清楚地表達出影像成功的原因與方式,並進而有意識地運用該視覺語言來創作影像,使我們成為可充分傳達,且能徹底溝通自身觀點的優秀攝影師。透過將視覺語言分解成兩種主要要素(一是形成其字彙的「元素」,另一則是代表了文法的「決策」)之方式,本書將這些原本深奧、艱澀的內容,轉變成易懂又實用的內容,可讓您馬上吸收,並有效提升其攝影力。元素就是影像的「字彙」,是我們配置在畫面裡的東西,包括:線條、曲線、光線、色彩、對比等等;決策則是我們組合這些元素時,為了能充分傳達、溝通自身觀點而做的選擇,這些選擇包括了:取景方式、透視角度、觀看角度、平衡、對焦及曝光等等。

  影像框架中的所有內容都有其意義,而 duChemin 主張,攝影師必須有意識地、謹慎地選擇要將哪些元素框入畫面,並決定畫面的結構與呈現方式。在本書後半部,duChemin 更進一步將這套方法應用在他自己的作品上,帶領你探索 20 張影像作品中的視覺語言,並討論那些刻意挑選的元素與決策,是如何進入了影像的創作之中,並為其成功帶來貢獻。

作者簡介

David duChemin

  專門從事人道主義相關專案與世界攝影。是個對國際攝影界貢獻良多的狂熱份子,他在第一本暢銷著作《攝影眼:觀點.構圖.氛圍掌控》中所展現的洞察力、熱情與深度,廣受全世界讚譽。

 

目錄

Part I 攝影師的意圖

第1章 有意義的
「但我都靠直覺拍照」
一切內容都有意義
影像框架
平面化
好照片?
視覺語言
「我喜歡這影像」
效果層次
對於法則的良心建議

Part II 視覺語言

第2章 元素
線條
 水平線
 垂直線
 斜線
 S形曲線
 暗示線條
 其他線條
重複
對比與並置
色彩的誘惑力
光線
拍攝時機

第3章 決策
取景
 裁切
 方向
 寬高比
配置
 姿態
 三等分影像
 黃金比例與黃金螺旋
 關係
 觀看角度、圖像平面與透視效果
 平衡
光學條件
 濾鏡
焦點
曝光
 為美而曝光
 景深
 快門速度
繼續努力

Part III 作品解析
地平線上的線
海馬
分神
蠢蠢欲動
韋爾納扎港
橋下的船夫
緊緊抓住
專注向上 & 閃神分心
在拉利貝拉的等待
清潔工
也不被看見
印象 I、II、III
斟茶
燃燒的矮樹
希望
清潔工之二
Matt Brandon
一根煙的休息時間
馬賽族的戰士
蠟燭與祈禱者

 

內容連載

但我都靠直覺拍照
談到觀點導向的攝影理念時,我最常遇到的反應就是:「我不需要思考我的意圖或了解什麼視覺語言,因為我都靠直覺拍照。」
我才不信咧!沒錯,的確有些攝影師看起來是靠直覺在拍照,其中有些人極具天分,甚至令我想賣掉我的攝影設備回家搞雜耍。但這無法抹滅意圖與使用特定視覺語言來表達自我的重要性。針對這部分,在此我提出兩種可能的解釋。首先,攝影師確實是靠直覺拍照,不過這看似輕鬆的影像創作能力,其實是視覺語言內化多年(無論本人是否有意識到)的結果。就像你不必會寫英文文法教科書,也能成為詩人一樣。而本書不是為這類人寫的。

第二個可能性則是,「我都靠直覺拍照」是在藝術與技術方面的怠惰,若真是如此,則只要該攝影師能更具體掌握他想表達的、更明確意識到他納入到框架裡的元素,以及他安排元素時所做的決策,那麼他拍出的影像就會更理想。我懷疑這本書也不是為這種人寫的,或者我該說,這是為他寫的沒錯,但他應該不願意讀吧!

我相信靠直覺拍照的能力,就像我相信一位爵士樂手(我寫這段時正在聽 Miles Davis 的《泛藍調調》)演奏了無數多遍,因而培養出肌肉的記憶力,能不經思考就輕鬆彈奏,還將音樂語言給完美內化,於是其情感(意圖)連往表達的路徑便會因明確單一的思想而變得極為整齊清晰。這就是所謂的流暢。那是個神奇的境界,但你不會因遺傳、天分,或因你媽在你還是嬰兒時不小心把一台萊卡相機砸到你頭上(這只能解釋你頭上為何有奇怪的疤)而達到該境界。你必須投入時間才行。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而我所認識最優秀的攝影師,他們無疑地天生充滿創意,但似乎也是投入了長時間瞭解並練習其技藝,才得以擁有那樣的流暢度。

若你希望你的影像有意義,就必須注入意義才行。有朝一日,你也可能讓別人覺得你創作起來很輕鬆、似乎是靠直覺,但到達該境界並無捷徑。最優秀的攝影師要有清楚的意圖(即使那只是種感覺),還要有熟練的視覺語言技術才行。

平面化
在攝影領域中,最陡峭的學習曲線很可能是學習相機的觀看方式。領悟到相機的觀看方式與人類極為不同的那一刻,對攝影師來說是很關鍵性的一刻。那是讓一個持有相機的人真正成為攝影師的一刻。這不是規定也非定律,這只是我的想法而已。在我們學會以相機的方式觀看,並了解相機是個將世界從三度空間平面化為二度空間的工具前,我們都還只是拿著相機的一般人而已。直到我們能夠以相機的方式觀看,才可能預料相機轉換世界的方式,也才能利用這轉換工具來傳達意義,雖然其轉換效果並不很準確。

困難之處就在:相機很笨。受惠於製造商所賦予的諸多智慧型功能,相機天生就能進行「音譯」,但它無法真正「翻譯」或「解讀」。現在我們要開始談語言,稍後還將更深入探討。假如你選擇某篇日本文學作品的一個段落,並將之「音譯」成英文,則你將獲得一堆牛頭不對馬嘴的零散字母。若出現了任何有意義的字詞,那還真是走運了。此外,任何語言都有一些特殊詞彙是無法直接對應到其他語言的,所以我們才會需要「翻譯」,而非「音譯」。若再加上文化差異和我們賦予那些字詞之意義,事情就變得更困難了。翻譯隱含著某種程度的「解釋」(解讀)。譯者的課題不僅是「這些文字說的是什麼?」在某個程度上應為「這些文字表達了什麼意義?」若不考慮兩種語言各自的特性,你將只能得到毫無意義的音譯結果。音譯對學者們或許有幫助,但卻不太能滿足實際溝通上的需求。

我花了不少篇幅說明相機是很笨(而且不合格)的音譯者。相機會將你想擷取之矩形場景裡的三度空間給平面化為二度空間。它不會問你想說什麼,也不會警告你其平面化處理將擠壓前景和背景,會造成電線桿從人頭上穿出的窘境。相機不會製造空間深度,只會平面化一切,它會將我們平日所見的現實語言(亦即三度空間)逐字音譯成二度空間的語言。若我們不刻意引導我們的譯者(也就是相機),那麼這音譯過程將耗損掉許多東西,畢竟它不會解釋,解釋是我們的工作。

能注意到這種平面化現象,我們才能妥善利用相機或者彌補其缺失,並重新帶入空間感。這也讓我們開始能解讀出真實的影像-由線條與階調構成之平面影像。我們對平面化現象的遲鈍程度總能把我逗得很開心。身為攝影師的我們本應負責創造幻象,但自己卻總被幻象欺騙。我曾聽我的學員將影像描述得像是個小小 3D 世界般,他們說:「我喜歡那個人站著的樣子。」就彷彿那照片是個小小水族館,充滿了真實但體型較小的人類。我必須提醒他們,照片裡沒有人,只有代表人物的線條及形狀而已。若你覺得這聽來像在吹毛求疵,那請容我繼續解釋。

具備看透幻象本質的能力,我們便能創作出更精緻的幻象。若我們不再將影像中的形狀看成人,而能看成線條與階調,就表示我們能夠意識到影像的基本元素。看見人會使我們分心,那就像是種戲法,能混淆視聽,讓我們看不見真相。這就是 Galen Rowell 常說的「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我們之所以會把形狀看成人,是因為我們曾經看過人的樣子。同時,我們還會對人產生情感反應,因此當我們看到所愛的人的照片時,對該人物的情感便會重新湧現,氾濫成災。對影像幻象的情感反應會蒙蔽我們,使我們盲目。若找其他不認識該人物、與之毫無瓜葛的攝影師來看,則他們將能在該影像中看到你從來沒注意到的東西。他們會看出取景的草率與不均衡、生硬的陰影,以及擾人的背景。這是個較極端的例子,不過學會看透影像本質(亦即能辨識基本元素)將成為重要的觀看方式。

這正是我鼓勵人們談論影像的理由,我們真該好好談論影像。這將幫助我們看清二度空間影像,進而讓我們在拍照時更能與相機通力合作。不過我好像扯得太遠了些,讓我們言歸正傳。

我們需要對影像框架中的一切有敏銳的判斷力,我們看見的不該是人、樹、新娘、新郎或遙遠的城鎮,我們應要看見翻譯後、平面化後的結果。影像本身就是媒介,更是現實,它必須(也將會)被如此解讀。當我們意識到這點,並強迫自己預測影像的效果及結果時,我們就不再受制於攝影藝術的這種特殊轉換,我們將變得更能掌控它。在我們按下快門的那一刻,相機便創造出幻象,而若想參與幻象的創作,就必須先了解它才行。

這幻象是由影像中所有元素,以及拍照時的每一項決策所造就。「元素」與「決策」-正是我們所擁有的。我們以所擁有的事物進行創造,任何藝術皆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4
    $324
  2. 新書
    7
    $419
  3. 新書
    7
    $419
  4. 新書
    79
    $473
  5. 新書
    79
    $474
  6. 新書
    85
    $509
  7. 新書
    93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