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空手語詞彙認知結構比較

跨時空手語詞彙認知結構比較
定價:550
NT $ 495
  • 作者:張榮興
  • 出版社:文鶴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476601
  • ISBN13:9789861476605
  • 裝訂:平裝 / 30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比較台灣手語、澳門手語以及其他國家手語的詞彙,
也比較了台灣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手語詞彙,
進而探討手語詞彙形成的背後因素。

  ◎提供語言表達差異的分析架構,理解為什麼同一個事物會有不同的手語表達方式。
  ◎比較台灣、澳門以及其他國家手語的詞彙,探討跨國語言詞彙的異同。
  ◎比較台灣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手語詞彙,體會詞彙形成背後的奧妙之處。


  統一手語詞彙的問題一直被提出來,但並非詞彙統一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因為這樣會喪失語言的多樣性和形成過程的文化背景,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當自己的表達方式跟別人不同時,總覺得「己」是而「人」非,因此我們應該去理解不同手語的形成背景。

  不同族群受不同自然環境、文化與歷史的影響,在觀察事物的視角上也有所差異,關注的焦點也會不同。即使是屬於同一個族群的人,也會因生活環境及經驗的不同,透過不同的思路、邏輯與觀點,用不同的詞彙及語言結構來表達相同的事物或概念。

  本書從認知結構的角度來探討手語詞彙形成的背後動機,分析為什麼同一個事物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種手語打法都代表一種觀點,不同的觀點正顯示了相同事物的多面向,而這也是詞彙形成背後的奧妙之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榮興


  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從事手語研究長達十餘年,多年來獲得科技部(前國科會)研究計畫補助,進行台灣手語語言學研究,著有《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以及《聾情覓意:我所看見的聾人教育》等專書,並設立《台灣手語電子資料庫》。過去在中正大學曾開過「聾人的語言與文化」、「手語研究導論」、「台灣手語語法」、「台灣手語認知語法」、「台灣手語之詞彙與句法」、「台灣手語語意學」、「台灣手語之語意與句法」、「台灣手語句法專題討論」等碩博班課程,積極培育年輕學子參與手語研究,並曾開設「聾人中文閱讀與寫作班」,幫助聾朋友提升中文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目錄

第一章 語言表達差異的分析架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攝取角度與語言差異
第三節 構詞動機
第四節 代喻與隱喻
第五節 手語詞彙中的面向攝取
(一) 外在形式
(二) 組成成分
(三) 動作
第六節 手語的造詞策略
(一) 實物直指
(二) 外形描繪
(三) 動作模擬
(四) 形體取代
第七節 手語的詞彙借用策略
(一) 取字義
(二) 取字形
第八節 小結

第二章 手語詞彙的跨語言比較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取事物不同面向,亦採取不同造詞策略
第三節 取事物不同面向,但採相同的造詞策略
第四節 取事物相同面向,但採不同造詞策略
第五節 取事物相同面向,也採相同造詞策略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台灣手語詞彙不同打法的比較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取事物不同面向,亦採取不同造詞策略
第三節 取事物不同面向,但採相同的造詞策略
第四節 取事物相同面向,但採不同造詞策略
第五節 取事物相同面向,也採相同造詞策略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台灣手語的基本手形
附錄二:台灣手語及澳門手語詞彙比較
附錄三:台灣手語詞彙比較
附錄四:詞彙頁碼索引
 

作者序

  嘉義有位社工兼手語翻譯員,平常很關心聾朋友,為了讓聾朋友能感受聖誕節的歡樂氣氛,特別邀請一家餐廳負責人共襄盛舉,並開放場地免費招待大餐。活動當天,有位聾朋友來到餐廳,負責人很高興地在這位聾朋友後面大聲呼喊指引方向,這位手語翻譯員告訴餐廳負責人說,聾朋友聽不見妳的說話,所以要走到他的面前,讓他知道妳要和他說話,這位負責人有所體會的點了點頭。

  聚會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有位聾朋友詢問是否可以請餐廳開音樂,翻譯員跟餐廳負責人轉達這個請求之後,這位負責人一臉疑惑地問:「聾朋友不是聽不到,為什麼還需要開音樂?」翻譯員才解釋道:「聾朋友雖然聽不見聲音,但音樂的震動他們可以感受得到,也能從中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愉悅感受。」

  有實際的互動經驗,才能了解聾朋友的生活方式,也才能感受他們的不便之處,並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協助。多年來看到很多人提出手語詞彙要統一的問題,似乎認為只要詞彙統一就能溝通暢通無阻,中文口語裡一個事物有不同名稱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腳踏車」有人稱之為「自行車」,也有人稱之為「單車」或「國民車」,但是一般人並不認為會造成溝通上的問題。其實真正的溝通問題在於當自己的表達方式跟別人不同時,總覺得「己」是而「人」非。

  本書從認知結構來探討手語詞彙形成的背後動機,分析為什麼同一個事物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書中除了比較台灣手語、澳門手語以及其他國家的手語的詞彙之外,也比較了台灣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手語詞彙。希望讀者看完本書,能夠了解到其實在手語中每一種打法都代表一種觀點,不同的觀點,正顯示了相同事物的多面向。此外,透過本書的認知分析架構,我們得以探討跨語言詞彙的異同,也可以探討台灣跨地區和跨時期的手語詞彙,並從中體會詞彙形成背後的奧妙之處。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語言表達差異的分析架構

第一節 引言


語言是人類表達思維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當我們接觸不同族群所使用的各種語言時,我們會發現不同語言對同樣的概念可能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些不同的表現方式和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語言是人類心智運作的產物,而認知運作的模式影響自然語言形式的表達,口語與手語皆相同。在本書中,我們將探索不同的語言如何以共同的認知運作模式為基礎,透過不同的攝取角度,呈現出不同的表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各種語言對於同樣一件事物有不一樣的表達方式。舉例來說,在漢語裡,「腳踏車」指的是一種利用腳的踩踏形成動力的車,所以「腳踏車」的稱呼就強調了它的操作方式和動力來源。但是,同樣的事物在閩南語裡面卻被稱為「鐵馬」,亦即用鐵做的馬,鐵泛指金屬材質,點出了這種交通工具的材質為鐵或是其他金屬,而馬在古代也是用來作為交通工具的動物,「鐵馬」的稱呼強調了這是由金屬材質製造和馬一樣能夠用來騎乘的交通工具。同樣是「腳踏車」,在漢語和閩南語裡分別從事物的動力來源及製造材質不同的特質來命名,也看出了兩個語言對相同事物不同的認知觀點。

再以「棒球」為例,漢語的「棒球」字面上可以解釋為用棒子來打的球類運動,英文的「棒球」則是「baseball」,字面上可以解釋為以壘包為重點的球類運動,而日文的「棒球」則是「野球」,強調的是在野外場地打的球類運動。同一種運動,有人把「棒子」看成是主要的特徵,而有人卻認為「壘」或「野外場地」才是最顯著的特徵。由此可見,事物本身存在著不同的面向,而語言的形式往往呈現該語言文化中最顯著的認知面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