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新手的專業咖啡書
          學會沖咖啡之前,先了解自己適合哪一種咖啡
      
  
        除了水之外,咖啡是全世界最多人喝的飲料。
        現代人幾乎每天都要喝好幾杯咖啡,當你喝下第一口咖啡時,
        有記得感受一下它的香氣嗎?或只是機械式地想要解咖啡的「癮」?
        你有想過,怎樣才算是一杯「好」咖啡嗎?
        對咖啡有一點了解,但又好像不是太懂……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
        書中先帶你認識自己喝咖啡的習慣,
        再了解咖啡豆的品種產地、烘焙研磨及沖泡方式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若能學會欣賞咖啡的酸甜苦韻,以後喝咖啡就能嘗試調和式咖啡之外的更多選擇了!
        
        
【看看這些問題,試試自己對咖啡認識多少】
        [咖啡文化]
        -Espresso是義大利人發明的嗎?
        -美式咖啡的由來跟美國大兵有關?
        -在歐洲點濃縮咖啡,為什麼店家會附一杯水?
        [咖啡烘焙]
        -咖啡包裝上的日期,是烘焙還是採收日期?
        -咖啡豆的顏色越深,代表烘焙時間越久?
        -咖啡豆烘焙越久,香氣越豐富濃郁?
        [咖啡沖泡]
        -用礦泉水沖泡咖啡比較好喝?
        -濃縮咖啡的咖啡因比一般咖啡更多?
        -不論哪一種咖啡,豆子一定磨得越細越好?
        [咖啡種植]
        -咖啡豆是咖啡樹的果實、果肉還是種籽?
        -「藍山」是咖啡豆的品種嗎?
        -咖啡和葡萄酒一樣「越陳越香」嗎?
        
       
 【咖啡生活提案】
      
        提案1:你是哪一種咖啡客?
        濃縮咖啡:快速喝下美味的一小口,適合純正的咖啡愛好者。
        雙倍濃縮咖啡:適合了解狀況的工作狂,既然喝一杯不夠,不如雙倍一次解決。
        拿鐵:優柔寡斷者的完美選擇,因為絕對不會出錯。
        摩卡:適合不太喜歡咖啡味道的人,算是個時髦又有創意的解決方式。
        卡布奇諾:溫和的口味適合美食享樂者,不過要小心奶泡鬍子。
        瑪奇朵:溫和的口感,適合所有不喜歡奶泡鬍子的人。
        冰咖啡:打破傳統,適合愛用吸管又愛喝咖啡的人。
        美式咖啡:誰說黑咖啡平淡無味?黑咖啡是生命裡簡單的快樂。
        法布奇諾(星冰樂):對喜歡冰淇淋更甚咖啡的人來說,是一種絕對的幸福感。
        
       
 提案2:認識十大咖啡豆生產國
        No.1巴西:以微酸甘醇、帶堅果調性的香氣著名,這也是巴西咖啡經常被用來與其他咖啡豆混搭的原因。
        No.2越南
        No.3哥倫比亞:溫順醇厚、酸度中等。
        No.4印尼:蘇門答臘的咖啡豆有木質香而且酸度低,蘇拉威西島的咖啡有草本香、微酸、層次豐富,爪哇咖啡帶有大地氣息。
        No.5衣索比亞:經水洗法處理的咖啡豆有花香味,經日曬法處理的咖啡豆則有熱帶水果味、草莓味。
        No.6印度:長期受海風吹拂的季風咖啡有一種獨特的風味,酸度低,是世界知名的精品咖啡。
        No.7宏都拉斯:帶有複雜的花香和生動的酸味。
        No.8墨西哥:帶有柔和的蘋果酸和檸檬酸,口感意外地圓潤。
        No.9烏干達
        No.10薩爾瓦多:擁有肥沃的火山土壤,咖啡帶有新鮮的酸度,口感綿密。
        
       
 提案3:讀懂咖啡包裝上的標示
        密封包裝:可重複使用的密封條
        特殊通氣孔:讓豆子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排出,同時防止空氣進入,避免氧化
        履歷:出產地區、農場、生產者資訊……
        生產國:清楚標示生產國家及採收日期
        烘焙日期:咖啡重視新鮮度,從烘焙完成5天後適合溫和沖泡法,等待2至3週後市和濃縮沖泡
        保存期限:如同上述,咖啡還是趁新鮮喝,可以品嚐到更完整的風味……
        沖泡建議:根據不同的產地風土、豆子品種、烘焙方式,告訴你這款豆子是適合強勁的濃縮咖啡,或是其他較溫和的沖泡方式
        重量:法國包裝咖啡的標準重量為250公克,通常也會有300公克、500公克和1公斤的包裝
        附加訊息:咖啡豆生長的海拔高度、乾燥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