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看見-從「心」轉動人生的23堂課

看不見的看見-從「心」轉動人生的23堂課
定價:280
NT $ 143 ~ 252
  • 作者:楊聖弘
  • 出版社:耶魯
  • 出版日期:2019-01-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409768
  • ISBN13:9789869409766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是我們認為「看」一定要用眼睛,「聽」一定要用耳朵,若是喪失了這些功能,是否就該害怕退縮或是任意的為他人貼上標籤﹖

  出生就雙眼全盲、不會按摩、算命,也缺乏音樂的專長,社會定義下的盲人謀生工具,楊聖弘一個也沒有!看似走投無路的人生,他卻活的精采:曾是非營利機構的專業經理人、企業培訓的講師、舞台劇的演員、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報紙專欄的執筆作家、身心障礙法的起草人。

  在人生走到中場,一般人以為應該要「追求穩定」的時候,他毅然放下了經營二十五年的身心障礙服務,進人身心靈診所實習,挑戰以一般民眾為主的心理諮詢工作。

  對於「限制」總有不一樣詮釋的他,總會說:人生是可以「玩」出來的。本書除了是他想要與讀者分享的體會與心得之外,更是一本揭開如何超越自身限制,扭轉人生的好書。

名人推薦
  
  王幼玲(監察委員)
  牛暄文(公共電視手語新聞主播∕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理事長)
  杜明城(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林崇偉(众社會企業創辦人∕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邱滿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所退休副教授)
  楊月娥(資深媒體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聖弘


  .賽斯身心靈診所實習心理師
  .國家文官學院講師
  .飛碟、news98等電台節目主持人
  .聯合報副刊特約作家
  .黑暗對話「領導力、溝通力」國際認證培訓師
  .先天全盲視障者。
  .個人信箱:[email protected]
 
 

目錄

推薦序    其實有些人看見和聽見的,遠遠比你我更多!
推薦序    「見」之不「見」
自序       
注定       
桎梏       
期許       
母親       
選擇       
試煉       
歸零       
界線       
眼光       
價值       
旅行       
意義       
承擔       
開展       
關係       
學習       
解譯       
接納       
陰影       
侷限       
詮釋       
起點       
相信       
 

推薦序一

用心細讀品味,你就會發現:

其實,有些人看見和聽見的,遠遠比你我更多!

林崇偉(众社會企業創辦人)


    真的,這就是我真實的感受認識聖弘,真是生命的幸運和祝福!怎麼說呢?

    與聖弘的相遇來自我在交通大學一系列的研究。我們的目標是探索服務視力障礙者的博物館導引設備。當設計「給盲人的服務」,我們總想著要提醒他危險啊、轉彎啊,或是要「幫助他看見」啊你知道的,就是那些明眼人眼中,我們覺得他們因為是「視障者」,一定會需要我們看得見的人的「幫忙」,才能讓他們擁有跟我們一樣的幸福,一樣的經驗和滿足的那種想法。

  但從跟聖弘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刻起,我才明白完全不是這樣他完全不像是一個「準備好來接受幫助的人」,相反的,卻是個「已經準備好來幫助我們的人」。原本設計給視障者的科技,經由他的想像,他的看見,他反而告訴我們,這樣的設計可以如何讓現有博物館,對,就是那種大家都會去借的耳機導覽設備,變得更聰明、更人性、更能滿足其他像是小朋友、老人家、外國遊客的需求。

  透過聖弘的設計引導,我們才瞭解到,導覽的重點,不在實體世界裡的方位,而在如何為被導覽的人,透過生動、有趣、豐富的影像描述,建構起心理和知識的地圖,豐富每一趟到博物館的學習之旅。此外,我們更可以經由可觸摸的、互動性的、遊戲式的設計,讓大小朋友、不同障別的朋友、不同學習理解程度的朋友,都能夠感受到歷史文物的價值和意義,創作者的初心、用心和巧思,更激起每一位參觀者對於自己生活與生命的反思。

  是的,我的感受如此真實而強烈,就如同這本書一樣,聖弘在自己生命裡所經驗領受的一切,不只豐富了他自己,更讓他充滿了能量和力量,把自己變成別人的祝福。聖弘所想表達的故事和生命經歷,並不是一種身心障礙者歷經無數磨難,無比艱辛,自立自強終能夠成為「跟你我一樣的人」,而是展現出一種自自然然、大大方方、坦然面對自己身體的侷限,卻依然能大步向前、開開心心,充滿自信活出自己人生,帶給別人幸福的可能。

  我覺得這是最珍貴的一件事,也是最值得跟大家分享的觀念。過去我們談論身心障礙朋友,英文叫做People with
Disabilities,覺得他們是身有殘疾,能力受限,也就是ABILITY被DISABLED掉的一群人。但事實上,聖弘自己在生命、生活與事業上的實踐,卻告訴我們,不,我們不是People with Disabilities,而是People with Different Abilities,是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只要你願意相信這個價值,用心細讀品味,你就會發現:其實,有些人看見和聽見的,遠遠比你我更多!

  作為一個大學教授和教育工作者、一個社會企業創辦人和社會創新的推動者,我想傳達也就是這個觀念,不要看你沒有的,要去看你所擁有的,烏龜不該跟兔子比賽跑,如果你是烏龜,那就讓我們來跟世界比賽憋氣、潛水、游泳、還有誰能夠活的比較久吧!

  讓我們期許更推動,一個能夠看見每一個人不同能力的,更幸福的,更美好的社會!

推薦序二

「見」之不「見」


邱滿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退休副教授)

  結識聖弘是很久之前的事,因常和他一起參加各項會議,漸漸的熟識起來。在一次倡議才修正不久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46-1條新措施的會議中,研商「政府機關(構)及公營事業依法若電話值機人數在十人以上者,應進用視覺功能障礙者達電話值機人數十分之一以上」。當其他的專家學者不斷以各種實例及先進國家措施強調視覺障礙者是可以有工作能力的,只要我們的社會願意給出(工作)機會…。然而大部分用人單位強調,即便是電話值機人員,也均需是具備特殊專業資格(好像視覺障礙者都很難達到),兩方論戰一番。輪到聖弘發言時,看著他邊摸著盲用點字機、邊表達他的看法,大部分的人才發現他是一位全盲者,整個會場安靜下來,我想與會者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和盲人一起開會,發現眼前的這位盲人,他是有備而來,他講得很有道理,他本身就是一個好的例子,我想,當天有許多人對盲人的印象是大為翻轉了。

  和聖弘更熟後,發現他在要獲得支持「視覺障礙者平權」這件事,費了很大功夫,他在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秘書長任內,從接受政府案子、從自己申請職務再設計服務、從服務同樣是視覺障礙者等自身經驗,時時遭遇挑戰,卻總是冷靜、有條理的陳述自己想法,向政府、視覺障礙者,及社會大眾倡議。我一度不解年輕的聖弘為什麼可以那樣耐操、不嫉世憤俗、不自暴自棄,而是充滿朝氣、學習力及影響力在一次的閒談中,他提到從小到大他的家人、師長、朋友支持他的例子與趣聞,我不知道那是否對他影響很大?但我看到他的婚禮當天,他和他的新娘是跳著舞出來的,他們愉悅賓客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我也曾和他在同一個訪問團至美國波士頓州的盲人重建中心(Carroll Center for the Blind)考察,那個中心很大,大夥一到那裡,聖弘卻不急著拿著手杖探索該中心定向,而是由一位團友「人導」,悠哉悠哉帶領他繞著中心,若不是心中滿滿的自信,怎能這樣?

  當我還在臺灣師大復健諮商研究任教時,曾想過鼓勵他進到師大進修,但我沒開口,因我想過,聰明如他,應有自己的想法,後來他果真如願至輔大心理研究所進修。

  我想起,在指導學生做論文時,常鼓勵他們「見之不見」,意思是「要去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事情」或「要去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因為對從事服務性的人文科學,具備許多內省或自覺的力量是相當重要的事。這對某些人是一輩子難以達到的目標,但對聖弘來講,這個好像是原來就具備在那裡的本質,帶著這樣的本質,做服務人的工作是再適合不過了,在聖弘出新書的當下,我想起他的以前、他的現在,和他的未來,樂為之序。

自序

  我相信,每個生命都有著他的挑戰與難處,人生只有走過才能了解,因為全盲,卻反而讓我對生命的可能性有更多的領悟?

  人的一生充滿了選擇,也有著許許多多的無可奈何,就在自由與限制之間,生命究竟存在著多少的可能與機會呢?

  對出生就雙眼全盲的我來說,身體障礙不是我能選擇,而出生在那個傳統果報觀念仍然盛行,特殊教育也不發達的七○年代,伴隨而來的社會標籤、求學挑戰,也不是我能決定。不幸的是,普遍為人們接受的盲人一技之長,不論卜卦算命、推拿按摩,還是音樂表演,我都沒有能力靠它謀生,這樣處處碰壁的人生,還能有什麼指望?

  有趣的是,這麼多的限制,卻反而讓我對生命的可能性有更多的領悟。

  這不是一本教人勵志的書,更看不到有什麼了不起的奮鬥故事,因為,我和大部分的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會害怕退縮。所以,你僅能在本書中看到一個充滿限制的人,怎麼看待與面對充滿可能性的人生。

  藉由我的所見所聞,以及個人經驗的省思,我希望讀者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領悟。當然,我相信自己的視野,一定仍有許多不足之處,而書中所提及的省思角度,也一定存在著諸多不可避免的盲點。因為,每個人的時空與條件不同,各有各的處境,也有不同的難處,書中再怎麼頭頭是道的想法與觀點,也不可能一體適用。就當是我的拋磚引玉吧,如果讀者能從書中所記述的故事,或是我的有限視野中獲得些許啟發,那也就夠了。

  本書共有二十三篇文章,記述的是我對人生不同處境的省思,而文中提到的人物與故事,雖皆取材於我的所見所聞,但為顧及當事者的個人隱私,難免做了些改編與更動,務求付梓後,能不至因本書的出版,而造成當事人不必要的困擾。

  我相信每個生命都有著他的挑戰與難處,即使文中為了呈顯若干議題,而將某些人遭逢困頓與迷惑的故事記述出來,也並非意味著他們人生的失敗,就像哲學家齊克果所說﹁人生只有走過才能了解。」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故事的主人翁們,不也是在經歷著瞭解人生的歷程嗎?哪一天他們突然豁然開朗,那生命的厚度,又豈是其他人所能匹敵的呢﹖

  對我而言,四十八歲的人生或許所能領悟的有限,但少了「目光」的侷限,卻給了我更多「用心體會」的機會,期待藉由此書的問世,能成為讀者扭轉命運的起點。

  會,期待藉由此書的問世,能成為讀者扭轉命運的起點。
 
 

內容連載

注定
 
原來,障礙不是因為我的業障而來,
 
是為了讓我能夠如人飲水、深刻感受。
 
我以為,那或許是一種發願,也是一種生命的成全。
 
一次,我走在上班的路上,一個顫抖的聲音喊住了我:
 
﹁我可以跟你聊一下嗎?真的,只要一下下!」他說,﹁我有個三歲的女兒,她出生就看不見,她的人生才要開始,但是,我真的好慌,她的未來怎麼辦﹖我好想永遠當她的眼睛,可是,那怎麼可能﹖」
 
他邊拉住我的手,往騎樓邊的石椅坐了下來,一面在我收起導盲杖的時候,一股腦的重複著他對女兒的擔心。聲音越來越沙啞,終於,聽到他從背包裡拿出了面紙,止不住的啜泣,讓他的一句話,聽來都顯得吃力。
 
﹁你看到我也看不見,不是嗎?」我說。﹁但是,我也上班,也有個三歲的女兒,一家三口,雖然稱不上富有,可是,靠著我的工作,老婆在家專心陪伴女兒,即使看不到她們的笑容,我還是好開心、好滿足。」
 
突然,他用力的握著我的手,欲言又止的,好久好久。
 
這是好多年前的印象了,記憶中那個焦慮茫然的聲音,還是那樣的清晰。我想,四十多年前把我帶到這個世界的爸媽,應該也是這般的憂心吧
 
我生在台南的市郊,是家裡的老么,有個大兩歲的哥哥,和出生就因為缺氧而傷了腦子、生活無法自理的姊姊爸爸是小米店的員工,木訥寡言,不善社交,靠著他的微薄薪水,撐起一家五口的生計。為了貼補家用,媽媽除了照料我們三個孩子,也經常向街坊拿些手工來多少貼補點家用。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家裡接連出了個智能障礙的姐姐和雙眼全盲的孩子,難免招來異樣的眼光。也許,因為爸媽的純樸善良,迎來的多半是親友的溫暖與關心,只是,傳統社會深植民間的輪迴果報觀念,還是難以避免,影響著若干街坊對我們一家的善意,有建議爸媽求神拜佛、消解業障的,有介紹我們探求前世、消災解厄的。只是,在爸媽虔心祈求,卻仍未見效果的狀況下,最終迎來的就是親友們更多的憐憫與嘆息。
 
記憶中的孩提時期,最常聽到大人們當著我的面說「這孩子長的這麼漂亮,怎地出生就看不到,咱們祖宗也沒做什麼壞事,唉,也不知道是什麼果報,好可惜呀!」
 
什麼果報,我當然也不知道,然而,這樣的善意關心,卻在我心裡埋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1
    $143
  2. 新書
    66
    $185
  3. 新書
    79
    $221
  4. 新書
    79
    $221
  5. 新書
    85
    $238
  6. 新書
    85
    $238
  7. 新書
    88
    $246
  8. 新書
    9
    $252
  9.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