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不死,只是很喘:媒體數位轉型的中年危機

新聞不死,只是很喘:媒體數位轉型的中年危機
定價:380
NT $ 266 ~ 342
  • 作者:黃哲斌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9-03-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984167
  • ISBN13:9789863984160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主流媒體衰微、原生新聞網站與社群平台競出,傳播生態正翻天覆地大改變。
  注意力愈來愈稀薄的iPod世代,是接收更多新聞,還是更多垃圾?
  是擁有更多自由,還是失去更多選擇?

  水泥未乾的媒體時代,
  是數位轉型的轉捩點,也是公民素養的考驗點。


  《紐約時報》每天兩次的編採會議,不再討論紙本頭版新聞,反而專注設定數位內容。
  清朝道光年間就發行的《經濟學人》,不僅逆轉衰退的浪潮,還贏得網路世代年輕讀者青睞。
  低民調的政壇新手川普,一舉搶下美國總統大位,其中一股助攻,竟來自馬其頓共和國小鎮年輕人架設的眾多極右派新聞網站、假文網站!

  短短20年內,新聞媒體的主戰場從報架與遙控器,迅速拉到電腦與滑鼠之間,如今又框進手機螢幕,臉書、YouTube、IG……各種免費內容隨手可得。主流媒體影響力式微、原生新聞網站與社群平台競出。

  卡在時代夾縫裡的新聞媒體,遇上注意力愈來愈稀薄的iPod世代,如何重新定義內容、發行與營運模式,找到生存利基?
  沒有紙張、沒有電波時段限制的原生網路媒體,如何靈活變革走出新路徑?
  當網路讓新聞競爭十倍速,真假資訊滿天飛,我們讀到的是更多新聞,還是數位垃圾?記者這一行,還值得從事嗎?
  《天下雜誌》《報導者》《端傳媒》《泛科學》《關鍵評論網》等中文媒體在數位轉型路上,又遭遇哪些挫折?提供哪些寶貴血淚經驗?

  本書作者黃哲斌,擁有二十幾年媒體資歷。他一路走來,從傳統主流紙媒到新時代的網路平台,見證媒體生態的改變。他在《天下雜誌》與子頻道《獨立評論@天下》,剖析當前媒體與社會的關係,分別獲得2017年金鼎獎,與有「亞洲普立茲獎」之稱的2018年SOPA評論獎肯定。

  他以專欄文章為基底,大量增補內容,透過國內外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媒體的變貌與可能突圍的模式;並且省思在訊息片段化、破碎化,各種雜音、噪音與真實事件互相干擾蓋台的資訊市場下,該如何看待媒體的角色以及資訊接收的危機。

  本書重點:
  •16個國外案例 X 5個台灣本土案例:看傳統媒體如何試圖改變內容、讀者互動、營運模式,險中求生;數位原生的媒體展現哪些大膽創意,運用新技術、異軍突起。

  •9個數位媒體時代關鍵詞:假新聞、即時新聞、同溫層、社群媒體、網路社群政治……,這些現象正如何影響文明社會?

  •5個值得當記者的理由:傳統的記者角色如何隨著數位變遷而改變?社群編輯、互動編輯、對話編輯等新興媒體職位,如何躍為編輯台運轉的重要核心?記者的社會功能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哲斌


  一位從傳統主流媒體記者轉移到新時代的媒體工作者。曾任電影雜誌總編輯、報社記者及編輯、新聞網站編採主管;目前為天下雜誌特約作者。

  他在《天下雜誌》撰寫專欄,分析媒體生態變化,榮獲2017年雜誌專欄類金鼎獎;在《天下雜誌》子頻道《獨立評論@天下》的專欄,榮獲2018 年亞洲出版協會(SOPA) 卓越評論獎。

 
 

目錄

自序
導論  三層肉、五衝突與六拷問

第一部  老媒體用力轉型
紐約時報――「灰女士」的真心話大冒險
華盛頓郵報――矽谷科技富豪拆解媒體炸彈
衛報――200歲的英國報紙如何絕處逢生?
經濟學人――宛如「異國情調咖啡」的時事週刊
金融時報――鮭粉色老報紙如何衝向百萬訂戶?
坦帕灣時報――地方報業的地獄與人間
ESPN――電視巨人的巨大麻煩
如何重新發明媒體――當代新聞業三個典範挑戰

第二部  新媒體大膽實驗   
The Athletic――球賽計分板外的生死悲歡
一人媒體――小農知識變現的命運青紅燈
Medium――複製文全面進攻 深度文絶地反擊
BuzzFeed――新聞品牌獨立的「父子騎驢」
De Correspondent――媒體何需「信任長」與「對話編輯」
ProPublica與The Markup――科技與新聞的「絕地救援」
Blendle――新聞付費會像iTunes商店嗎?
The Outline――活在賈伯斯世界的新聞挑戰
Civil――區塊鏈能拯救新聞業嗎?

第三部  數位媒體時代九大關鍵詞   
社群媒體――新聞產業與科技平台的「聚散兩依依」
注意力商人――網路世界的眼球爭奪戰
假新聞――如何產生資訊抗體、阻斷惡意鏈結?
即時新聞――問題出在「新聞」,不在「即時」
社群編輯――數位時代的「發行經理兼客服專員」
新聞信――臉書時代的胡迪尼逃脫術
網路社群政治――社群媒體與政治變奏曲
同溫層――戳破資訊泡泡的五個方法
數位資訊危機――當科技記者只讀紙本新聞……

第四部  台灣媒體啟示錄  
我的媒體時代――台灣解嚴三十年媒體斷代史
台灣數位媒體歷險記――「啊,多麼痛的領悟⋯⋯」

第五部  記者的美麗與哀愁  
記者能改變世界嗎?――那些時代門縫的溫暖微光
性.謊言.影業大亨――好萊塢醜聞背後的新聞課
搞笑咖與新聞人――當脫口秀比新聞節目更嚴肅
新聞記者的五道陰影――以及那些不方便的媒體真相
新聞記者的百年不孤寂――調查報導的前世今生,還有未來

附錄:新聞主題推薦書、電影、網路資源


 
 

內容連載

三層肉、五衝突與六拷問
 
這不是一本歌頌「媒體成功學」的書,不,完全不是。相反地,本書打算花三百多頁,探索以下幾件事:
 
新聞媒體如何卡在時代夾縫裡?過去兩百年的媒體形式為何失效?當舊有典範被打破,傳統媒體如何調適?如何轉進?它們碰上哪些艱危苦楚?又看到哪些隧道盡頭的微光?
 
至於那些沒有紙張、沒有電波時段等限制的原生網路媒體,如何循著不同路徑、搭載不同技術、開發不同模式,重新定義內容、發行與營運結構?它們的機遇與挑戰有哪些?
 
在水泥未乾的變動年代,由於資訊傳遞與反饋的模式迥異以往,如何衝擊新聞產業自身?各種效應又如何外溢到我們的生活空間?假新聞、同溫層、社群媒體、網路政治,這些關鍵詞如何影響文明社會?如何解讀這些紊亂糾葛的資訊現象?
 
傳統的新聞記者角色為何?如何隨著數位變遷出現定義流動?社群編輯、互動編輯、對話編輯、夥伴經理⋯⋯等新興媒體職位,如何伴隨數據分析技術,躍為編輯台運轉的重要核心?在此同時,記者的社會功能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這些問題,既是我的職業好奇,也是我作為媒體消費者的核心關切。因此,我在書中整理十六個國外案例、五個本土案例,另外挑選九個數位媒體時代的必修關鍵詞,最後以五個故事,試圖在這個不討喜的年代裡,再次梳理「記者」職業的面貌與意義。
 
書中的媒體案例,並非凱旋加冕的成功故事,我反而關注它們不同層面的猶豫、脆弱、困頓、挫折,因為這是鐵錚錚的實態;然而,我更想知道,它們在猶豫脆弱困頓挫折之際,如何嘗試與惡劣環境周旋,憑藉勇氣、創意與執行力,在泥沼裡一寸一寸緩慢推進,一寸一寸收穫可敬的果實?
 
接下來,作為開展全書的暖場體操,這篇導論將分成三大部分:
 
三層肉困境:新聞媒體身處何種資訊時代?關鍵困境為何?
 
五個模式衝突:當代傳播媒體,面對哪些關卡選擇?如何解開這五種模式衝突,從中找出可能突圍的全新典範?
 
六項終極拷問:身處時代夾縫的新聞媒體,最終需要哪些自我檢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7
    $266
  2. 電子書
    7
    $266
  3. 二手書
    73
    $276
  4. 二手書
    73
    $276
  5. 新書
    76
    $288
  6. 新書
    79
    $300
  7. 新書
    79
    $300
  8. 新書
    79
    $300
  9. 新書
    79
    $300
  10. 新書
    79
    $300
  11. 新書
    79
    $300
  12. 新書
    79
    $301
  13.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