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蹤記

迷蹤記
定價:400
NT $ 214 ~ 360
 

內容簡介

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CWA) 鑽石匕首獎
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英國警探小說!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別人看不見的黑暗角落
  在那裡,善與惡沒有距離


  英國犯罪小說天王約翰‧哈威
  最知名系列作品「芮尼克探案」第四部


  約翰‧哈威以詩般簡練的文字與節奏,揭開犯罪迷障,脫離了正邪二分法的絕對對立,直探人心最脆弱的角落。沒有人能代表善,也沒有誰全然等同於惡。「芮尼克探案系列」突破犯罪小說的典型,甩脫正義剛直的普遍準則,以精彩的故事綻放出人性關懷之花。

  《追風箏的孩子》資深譯者李靜宜翻譯

  由外婆撫養的六歲女孩葛洛麗亞,某日在公園盪鞦韆時失蹤,自此下落不明,無跡可尋。幾個月後,住在不遠處的另一名女孩艾蜜莉在自家後院草坪失蹤。艾蜜莉與父親、繼母同住,曾因精神失常住院療養的生母不時在她家附近徘徊,自艾蜜莉失蹤後,她也不知去向。

  這兩起女童失蹤案是獨立案件,還是連續犯罪?兩名女童是生是死?犯罪動機又是什麼?是什麼樣喪心病狂的人才會傷害小孩呢?

  線索極其有限,破案的壓力又極其緊迫,諾丁罕警局的芮尼克督察努力清查每一個和案情扯得上一絲一毫關係的人,窺見在看似正常的生活之下,每一個人所隱藏的忿怒與欲望,試圖找出扭曲人性的罪惡根源。

  但芮尼克不時自問,如果和這些人易地而處,他是不是會和他們走上同樣的道路呢?

  因為,每個人心中或許都藏著一個黑暗的角落。在那裡,善與惡並沒有距離……

本書特色

  ◆作者約翰‧哈威被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CWA)推崇為「犯罪作家中的犯罪作家」,多次獲獎,並榮獲具有終身成就意義的「鑽石匕首獎」。

  ◆「芮尼克探案」系列一推出即備受矚目,首部作品《寂寞芳心》入選泰晤士報「二十世紀百大犯罪小說」,第二部作品《變調人生》進入CWA金匕首獎決選,並獲英國BBC改編為影集。

  ◆由資深譯者李靜宜翻譯,以簡練優美的文字,帶領讀者踏進哈威的小說世界。

  ◆「哈威的警探小說堪稱經典,對人性脆弱面的深刻描繪直逼狄更斯。」─《科克斯書評》

  ◆「約翰‧哈威的芮尼克系列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英國警探小說。」 ─《GQ》雜誌

  ◆在層疊交錯的人物與情感關係中,約翰‧哈威讓筆下警探脫離了絕對的正與邪。沒有人能代表善,也沒有誰全然等同於惡。自典型犯罪小說中,甩脫了正義剛直的一般準則,綻出一朵人性關懷之花。

  ◆東美已引進「芮尼克探案」全系列十二本作品,將陸續推出。《迷蹤記》為系列作品第四部。

得獎紀錄

  ◆ 2005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銀匕首獎
  ◆ 2005美國《致命的快感》雜誌巴瑞獎
  ◆ 2007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鑽石匕首獎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  張國立
  ◆推理評論家 冬陽
  ◆推理小說家 李柏青
  ◆推理評論家 探長托托 好評推薦

各界好評

  「約翰‧哈威的小說宛如一首優美的爵士樂,是爵士樂大師查理‧帕克會演奏的曲子。《刀鋒邊緣》以獨樹一格的曲調,為傷痕累累的人唱出幽幽藍調。約翰‧哈威以這個出人意表的故事,刻劃出人心的幽微莫測。」──《紐約時報》書評

  「如果我們要把『犯罪小說之王』的封號頒贈給一位作家,那麼位於大西洋彼岸,正值創作巔峰的約翰‧哈威絕對當之無愧!」──《紐約時報》

  「約翰‧哈威的小說完美而深刻。情節緊湊,充滿懸疑,卻又散發人性光芒。」──《文學評論》

  「哈威的警探小說堪稱經典,對人性脆弱面的深刻描繪直逼狄更斯。」─《科克斯書評》

  「約翰‧哈威的芮尼克系列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英國警探小說。」 ─《GQ》雜誌

  「(《迷蹤記》)從全方位的角度刻劃嫌犯、警察、受害人家屬、街坊邊緣人等,充份展現作者對現代社會的省思與對人性的溫暖關懷。」─《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約翰‧哈威  John Harvey


  1938年出生於倫敦,是小說家,也兼有詩人與劇作家身份。

  在諾丁罕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曾在中學教授英文與戲劇,後轉而從事專職寫作。並於1980年代返回母校,教授電影與文學。作家生涯創作過百餘部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犯罪推理系列。

  尤其又以「查理‧芮尼克探案」系列小說最為膾炙人口。

  第一部作品《寂寞芳心》,甫出版便廣受矚目,獲英國BBC改編為影集,並登上英國泰晤士報的二十世紀百大犯罪小說榜。第二部作品《變調人生》,亦入圍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2007年,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再度頒發表彰終生成就的鑽石匕首獎,推崇他為「犯罪作家中的犯罪作家」。

譯者簡介    

李靜宜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者。曾任職出版社與外交部。譯有《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遠山的回音》、《奇想之年》、《史邁利的人馬》、《完美的間諜》、《末日之旅》、《此生如鴿》、《那不勒斯故事》、《極北》、《寂寞芳心》、《變調人生》等。

  臉書交流頁:靜靜讀一本書
 

目錄

迷蹤記(1-49)
譯後記
 

譯後記

善與惡的距離

李靜宜/本書譯者


  參觀朋友的版畫工作室,第一次觀看絲網版畫印製的過程。一步步分版刷色,畫紙上先是有了線條,接著出現了輪廓,然後一個又一個的顏色往上堆疊,從單色,到彩色,到疊色暈染,遠近層次逐漸分明,整幅圖畫變得立體而鮮活,令人歎為觀止。
  這和閱讀一本好小說的經驗好像啊,當時我心想。

  小說裡的人物,一開始可能只有個名字,或是加上少數幾個特點的描述。但隨著情節的開展,他與其他角色之間的互動,他對於某些事情的反應,甚至是他個人生活的某些細節,都會讓這個人物的輪廓從線條,到平面,再到立體,變得有血有肉,鮮明生動起來。讀者透過字裡行間的描述,在心中勾勒出角色的形象。而這往往就是一本小說能否成功的最大關鍵。

  閱讀一般的小說如此,閱讀系列小說更是如此。在不同故事裡一再登場的人物,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讀者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與外在處境。一本接一本往下讀,我們不只更深刻理解到這位我們或已視為老友的角色,也學會了用他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或喜或憂、或善或惡的世界。

  而這也正是約翰.哈威「芮尼克探案系列」歷經這麼多年,仍然帶給我深刻感動的主要原因。

  芮尼克在《寂寞芳心》裡初登場。我們知道他中年微胖,失婚獨居,愛貓、愛爵士樂、愛三明治,還有一顆溫柔的心。到了系列第二部《變調人生》,我們知道他家族流離的故事,知道他為什麼愛上爵士樂,為什麼離婚獨居。而第三部《刀鋒邊緣》,芮尼克向來只聞其名的前妻正式出場,掀開他鮮血淋漓的傷口,讓我們看見他不忍回顧卻又無法遺忘的過往。而今的系列第四部《迷蹤記》,芮尼克在精神病院裡擁抱素昧平生的人,在海邊握著喪親婦人的手,自責為何可以對陌生人付出關愛,卻無法原諒自己身邊理當最親密的人。

  這宛如絲網版畫一般層層套色的故事,讓芮尼克在我們眼前逐漸活現起來。他之所以成為我們所認識的這個人,是因為層層疊疊的過往舊事,在他的人生裡留下一道又一道痕跡,他對這個世界所懷抱的質疑與希望,都不是憑空出現,而是今昔交織之下的必然。

  約翰‧哈威的厲害之處在於,他不只勾勒了芮尼克這個宛如出現在我們生活裡的角色,還連帶的,藉由故事情節的推展,把芮尼克身邊每一個配角的生活與個性,都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甚至,故事發生的背景——諾丁罕,這個在工業革命之後一度繁榮昌盛、卻隨紡織業衰微而沒落的城市,也因著芮尼克的日常生活與犯罪偵查,而慢慢顯露出表相之下的真實面貌。我們看見諾丁罕因為失業率激增而造成的社會困境與犯罪問題;我們看見因為外來移民不斷增加,為原本就存在種族歧視的社會所帶來的衝突壓力。而這些,都讓芮尼克的工作與人生變得益加艱難,同時,也合理化了芮尼克對於諸多社會邊緣人的悲憫關懷。

  在《迷蹤記》裡,約翰.哈威透過芮尼克下屬彌林頓之口,說去拜訪受害者家屬這件人人視若畏途的事情,是芮尼克向來都不推辭的工作。芮尼克總是帶著近乎歉意的溫暖善意,親自登門拜訪,即便帶去的是會讓人憎惡的壞消息,他也總認為是自己分內應該做的。他會為承受不了壞消息的受害人家屬泡茶,伸手撫慰他們,甚至攬他們入懷。只因為,像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芮尼克如是說。

  然而,果真只有喪心病狂的人做得出傷天害理的事嗎?「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或許都深藏著一個別人看不見的黑暗角落。一個什麼邪惡的事情都做得出來的黑暗角落。」芮尼克想。

  犯罪未必源於天性,而是許多世事經驗與過往回憶層層交疊所造成的結果。邪惡有時只是一念之間的衝動。善與惡,在我們的心裡,真有這麼大的距離嗎?芮尼克拋出了這個值得省思的問題。

  人性未必本善,但也未必本惡。我們成為今天的我,做了今天所做的事,或許都只是因為在我們不復記憶的往昔,曾經染上了某個顏色,一時或許未見彰顯,但在一層層色彩往上堆疊之後,某一天,就形成一個鮮明的輪廓,烙印在我們的人生裡,再也無法抹去。

  善是如此,惡或許也是如此吧。
 

內容連載

女孩九月就失蹤了。事發兩個月,總共六十三天。那天是芮尼克本季的第一場主場賽。他在美度徑球場的看台上,胸臆充塞著每年球季初始之際滿溢的狂熱。防線中央站著一名新球員,是今年夏天新簽約的。本地報紙的體育版登了他們兩名前鋒面帶微笑的照片,誓言要戰勝對方,搶先踢進三十球。優秀的年輕球員從青少年隊、儲備球員,不斷冒出頭。這隊的兩名新球員不是都才二十一歲不到嗎? 裁判吹哨,球賽結束,零比零平手。芮尼克和一群從A1高速公路開車來的球迷一起離開球場。他考慮要回局裡一趟,但想想還是不要。據說森林隊今年的看好度以四比一強壓諾丁罕隊,他才不要聽同事們冷嘲熱諷說他押錯寶了,應該支持另一隊才對。他哪裡需要他們來提醒他。
 
正因為如此,那通電話打到警局的時候,坐鎮刑事偵查部的最高階長官不是督察,而是他手下的巡官。
 
葛拉翰.彌林頓原本也應該不在局裡的。按理說,他當時應該在他家的花園裡,趁秋天還沒來之前先整頓一番,免得被秋風搶得先機。就算不在自家花園,他也應該在索莫塞特。更精確來說,是在索莫塞特的陶頓鎮。他和他太太應該在陶頓,喝著味道恐怖的伯爵茶,吃沙拉蛋三明治,然後聽他那個沒結婚的小姨子滔滔不絕談著犯罪率高漲,臭氧層問題和越來越萎縮的保守黨得票率。噢,天哪。而彌林頓的岳父母是死硬右派,基督教保守分子,未來肯定可以安坐在上帝右手邊的那種。他們不是忙著給他吃萵苣小黃瓜全麥麵包三明治,就是教他怎麼避免讓酸雨淋壞衣服。
 
彌林頓的臭臉和M5高速公路堵塞遲遲無法緩解的交通示警終於奏效。「好吧,」彌林頓太太強調似的雙臂抱胸說,「我們哪裡都不去。」話一說完,就關在起居室裡,戴上耳機,看她的泰特美術館圖文書,這是一本新出版的斯坦利.斯賓塞傳記。她這學期的藝術史課程就是從重新省視英國幻想畫家著手。彌林頓給幾株大理花插了木樁,修剪僅餘的玫瑰枯枝,甚至還認真考慮要給後院草坪施肥。老婆的怒氣像沉重的包袱,重重壓在他肩上。她沉著臉躺在新換過布面的長椅上,周圍滿是她給他看過的可怕畫作。那究竟是什麼東西啊? 可怕的庫克翰的牛群? 老天爺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4
    $214
  2. 新書
    66
    $264
  3. 新書
    77
    $306
  4. 新書
    79
    $316
  5. 新書
    85
    $340
  6. 新書
    88
    $352
  7. 新書
    88
    $352
  8. 新書
    9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