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權的世紀角力:從TED、論壇到智庫,公共知識分子及意見領袖面對「思想產業」的理念拉鋸與道德考驗

話語權的世紀角力:從TED、論壇到智庫,公共知識分子及意見領袖面對「思想產業」的理念拉鋸與道德考驗
定價:480
NT $ 316 ~ 432
  • 作者:丹尼爾•德雷斯納
  • 原文作者:Daniel Drezner
  • 譯者:翁尚均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0-07-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447986
  • ISBN13:9789863447986
  • 裝訂:平裝 / 424頁 / 21 x 14.8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內容簡介

處處平台、人人發聲的時代
「思想出口」、「觀念販賣」才是王道!

你以為的 TED 講壇,其實不是那麼回事?

知識分子榮光不再、走下神壇
意見領袖分秒放送、席捲講壇。

這是專屬「思想領袖」的個人秀場!


【本書特色】

☑ 作者為國際政治領域知名學者,「殭屍國際政治理論」、「思想產業」等新時代觀念創立者
☑ 近年第一本由學界紅人結合自身經歷思考與大環境實況,全盤歸結「思想市場」產業鏈的精采鳥瞰式分析
☑ 細膩檢視「公共知識分子」、「思想領袖」、「網紅自媒體」、「TED 講者」等新時代公眾場域發言者的角色分布與場域萬象
☑ 忠實呈現當下「公眾數位知識鍊」的核心風景與發展趨勢,以及其中錯綜複雜的財閥、粉絲資源共生關係

///////////////////////////////////////////////////////////////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角力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內容簡介】

公共知識分子的發展歷史悠久,他們總是在一些擁有高度話語權的評論雜誌上,圍繞各種類型的話題發表意見。但近年來,公共知識分子卻被另一類思想家所取代,這一新晉群體被稱為「思想領袖」。與公共知識分子不同的是,思想領袖通常在那些與公眾聯繫較為緊密的機構工作,而較少在高端雜誌上進行辯論,他們的想法總是雄心勃勃且備受稱讚。

當代思想的生產與傳播已經依循網路時代文化產業的模式來組織與營運。這些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作者在本書中對此進行了詳細探究,並向我們展現了當代美國、乃至西方公共知識分子的生活。作者認為,儘管當今的思想產業存在一些負面的內容,但它非常擅長廣泛地傳播思想,並吸引大量渴望新想法的人。對知識分子而言,勇氣的真正標誌曾經是「敢於向權威說出真相」。如今,「向金錢說出真相」需要更多勇氣。這麼做的知識分子可能會損失巨額演講費以及收到 TED 演講邀請的機會——這樣的機會是通往真金、白銀的大門。一旦你開始賺錢,為什麼要放棄呢?你的聽眾所擁有的財富,可能遠遠超過你這輩子所能創造的。

作者在書中掌握了恰到好處的平衡,仔細分析了思想產業背後的關鍵因素——新富豪統治階級的崛起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作者的論點是,「思想領袖的時代取代了公共知識分子的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是江湖騙子的天敵。相比之下,思想領袖就像是刺蝟。他們懂一樣東西,反覆兜售,至死方休。

作者在書中呼籲公共知識分子回歸,但也承認這是奢求。例如尼爾•弗格森這樣的思想領袖。他是英國歷史學家,在史丹福大學任職——他曾是一名公共知識分子。但他向作者坦言,他意識到思想領袖的收入更高,因此他開始迎合這座市場。學者們怎麼看待你的工作,遠沒有這件事重要:你的想法能否吸引別人一小時花八萬美元聽你演講?品牌比內容更重要。如果出了點錯,只要繼續說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就行……

【精采看點】

➢ 我們正處於外交政策上對「理念市場」(marketplace of ideas)的微妙時間點,這是屬於「思想領袖」(thought leader)的最佳時期,卻也是「公共知識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的寒冬時刻。

➢ 從歐巴馬到川普,從一個菁英知識分子領導人到善用 Twitter 的民粹主義者,美國政治似乎不再青睞傳統菁英學者治國風格,川普蠻橫、多變、蔑視傳統、充滿爭議,但他也傾聽那些保守派領導人不曾在乎的「底層之聲」。2016年,《經濟學人》將川普列為十大地緣政治風險之一,他沒有傳統菁英團隊,缺乏智囊專家,發言刁鑽偏激,不屑於根深柢固的政治風格,零世界觀,非主流,但為何他那似乎不合乎當代邏輯的「美國第一」口號,得以在不少美國人的內心深處激起共鳴?歐巴馬和川普的故事讓我們得出結論:「理念市場」崛起,確實對傳統政治角色造成不小影響。

➢ 「公共知識分子」,意指專家、學者等能夠對廣泛的公共政策問題發表意見的傳統社會評論家、政治學者、社會學者。公共知識分子也是批評者,批評兜售糟糕政策的政府,但是當公共知識分子失去社會信譽時,他們極容易被政客或騙子藉民粹輿論擊垮,畢竟專業人士與普羅大眾的連結薄弱。相較來說,「思想領袖」更為小清新,如果說知識分子說的是文謅謅的之乎者也,思想領袖便是文言文的轉譯者,運用其獨特視角解釋世界,並傳播給一般民眾(例如網紅、名嘴、各大平台演講者)。兩者都從事知識創造,但風格迥異。知識守門人功能衰弱,以思想領袖為首的新貴大幅增長,得以挑戰傳統權威,加上民主化加持,人們普遍看好相對更為親近的思想領袖。美國政治制度的兩極白熱化是另一個影響思想市場的現象,群眾對二元政治感到疲憊,傾向跳脫傳統思維。貧富差距和 M 型社會加劇思想領袖的誕生,收入頂端的財富累積者為思想領袖提供資金來源,逐漸掌握知識守門人身份,創建自己的知識產權平台,有別於傳統掌握知識的威權領域,思想領袖也樂於尋找伯樂,推動與金主的想法共鳴,獲得更多支持(類似戰國時期的食客),配合網路發達的社群交流,思想領袖的點子傳播無遠弗屆,形成思想領袖、資本家、大眾之間的三角鐵網。

➢ 公共知識分子的知識累積是緩慢的,知識分子必須透過長期的研究、推敲、辯論、實證等步驟,得到一個高度可信的結果;而思想領袖卻彷彿曇花一現、煙花四起,炸出一場又一場的新高潮,卻不堪長時間鑽研查證,容易激發短期快速的影響力,卻可能失去本質。正是因為如今「點子世代」與富人和強者混合在一起,才更值得闡釋。政策制定者都需要思想市場集思廣益,表達和辯論他們為什麼要落實某件政治行為和決策,越複雜的問題,越需要冷靜有力的聲音告知止血點,這也是公共知識分子仍舊不可取代的原因。

➢ 作者其實並不讚賞思想領袖的存在,甚至處處擔心思想領袖淪為壞心人士的棋子,大力強調公共知識分子在政策監督上的存在價值。與其說公共知識分子和思想領袖是兩條路線,不如說領導者仍須以知識分子做為主心骨,思想領袖適時鞭策碰撞,避免古板專斷,提醒知識分子世界的需求和聲音。如同一個生態圈,知識分子總會面臨定期的失寵衰退,如何與社會、點子創作者、閱聽人互利共生,才是永續關鍵。

➢ 「有機知識分子」走向歷史舞臺,時髦話題早已變成「知識分子的退場」:高校日益與世隔絕,學術思考日益狹窄,在在導致知識分子對公共議題的失語與「被迫」輕視。那些曾經作為知識分子從事有意義研究的後盾的研究機構,也已被新的贊助人重塑。來自政府機構和慈善單位的資金幾乎耗盡,智庫需要從公司、政界菁英處開源。這些人對做研究興趣缺缺,他們在乎的是為自己贊成的觀點提供政治方面的支持。或者更赤裸地說,他們想要「獲得回報」。結果智庫變得越來越偏狹。長久以來學術研究不受產業影響的原則被擱置,名校也向工業界開放......

➢ 《外交政策》雜誌每年隆重提出的全球百大思想家名單,各種高階會議、演講和論壇的興起,使知識分子以過去難以想像的方式與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菁英們相互結交。各種「大觀念」活動(例如 TED 年會、世界經濟達沃斯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帶動風潮,邀請具有挑釁感、新觀點的思想家,滿足與會者好奇心,更能吸引媒體關注。新世紀的公共領域雖然比以往更開闊,卻也更「有利可圖」。

➢ 公共領域正在發生一場工業革命,過去的「理念市場」已經轉變為「思想工業」。如果知識分子維持生計的手段真的影響了社會大眾的思考方式,那思想領袖的崛起可能會讓所有人缺乏深入思考。目前思想工業的需求與獎勵明顯傾向思想領袖,而非公知,原因在於三種趨勢:對體制權威信任的衰落、社會政治的極端化,以及經濟不平等快速加劇。這三種要素形成了高度不穩定的社會氣氛,也塑造了思想工業的供需結構。人們對新思想以及思考世界的方式產生強烈需求,迫切期待理念明確的思想領袖,而不是在學術上糾纏細節的知識分子。公領域的革命就像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會帶來贏者和輸家,引發知識階層大動盪,也會改變思想生態系統。思想工業的結構性不平衡需要認真處理。

➢ 在思想領域中,實際情況遠比「今不如昔」的論調複雜得多。多年來,學者們一直抱怨大眾文化的粗俗,那麼面對更加廣泛的、對新思想的渴望,以及回應這種渴望的努力,我們就不該沮喪或苛求。兩類人物在民主社會的公領域中都能發揮作用。公知常常被指責為具有菁英主義傾向,但他們的批判揭露了「偽裝成智慧」的陳詞濫調。而思想領袖往往在學術上過於草率而受到嘲諷,但他們傳播的新觀念,能夠在變化多端的時代提供具有啟發性的視角和方法,以激發人們重新去想像這個世界......

【各界讚譽】

⦿ 作者是一位活潑且富有吸引力的作家……他不斷帶領讀者認識新時代來臨的好處和弊端,從中獲取平衡。──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 我真心推薦這本書,因為裡面有我不同意的結論,特別是作者批評像 Clayton Christensen(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具有批判特質的著名學者)這般的思想領袖。然而,這就是關鍵,他讓我思考。書裡他特別談了所謂的 Overton Window(奧佛頓之窗,適用於一些反映當時政治氣候或被選民所接受的政策。這些政策通常保持中立,但如果有某些政客、政黨、政策或政治事件影響了選民,它們也可能偏左或者偏右),它基本上定義了創意產業和我們其他人認為應該成為公共政策辯論核心的內容,作者給了我全新觀點。── Chip Hauss

⦿ 作者在描述 TED 現象方面做得很好。── Lulu Cao

⦿ 本書非常適合用來熟悉美國國際事務的現代實務。提到了國際關係領域的重要人物和機構,並對其適用性做了很好的總結。當然,本書也提出了非常有趣的爭論點。在我讀這本書的整個過程中,我忍不住閱讀更多的國際關係文獻,以及關注更多有趣的 Twitter 頁面以更熟悉國內的點子世代走向。── Will Le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丹尼爾•德雷斯納Daniel Drezner
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常駐高級研究員、《華盛頓郵報》特約編輯。他在加入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之前,曾在芝加哥大學與科羅拉多大學任教,並曾任職於美國財政部、蘭德公司等機構。學術成果豐碩,曾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政治》和《外交事務》等多個重要媒體及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出版過多部著作,如《體系運轉:世界如何阻止另一場大蕭條》、《國際關係理論與殭屍》等。

譯者簡介

翁尚均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博士,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文化行政職系公務人員正式退休,現專事英法文中譯工作。

 

目錄

導論:澈底改變

第一章:理念是否真的重要?
第二章:悲觀主義、黨派意識以及富豪階級如何改變理念市場?
第三章:對學院的標準控訴
第四章:為何經濟學一支獨秀而政治學僅勉強圖存?
第五章:這不是你爸的智庫
第六章:公共理念欣欣向榮的私營部門
第七章:知識界超級巨星的前景與危險
第八章:思想產業運作正常嗎?
第九章:以推特傳播理念 

結論:思想產業的「黑暗騎士」理論

致謝
目次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316
  2. 二手書
    68
    $327
  3. 電子書
    7
    $336
  4. 電子書
    7
    $336
  5. 新書
    75
    $360
  6. 新書
    79
    $379
  7. 新書
    79
    $379
  8. 新書
    79
    $380
  9. 新書
    85
    $408
  10. 新書
    9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