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的隱私保護困境

網路時代的隱私保護困境
定價:500
NT $ 475
  • 作者:劉靜怡
  • 出版社:元照出版
  • 出版日期:2021-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5115597
  • ISBN13:9789575115593
  • 裝訂:平裝 / 424頁 / 15 x 21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隱私權」是個橫跨社會科學界與自然科學界的議題,在法學界內,也是個橫跨法理學、憲法、行政法、民刑法甚至醫療法、經濟法等各領域的研究主題。隨著各種新興科技的來臨,隱私權所遭到的挑戰與困境,尤其險峻。
 
  本書收錄作者過去十年來所發表與隱私權爭議有關的學術論文,其內容既包括傳統的隱私權與新聞自由、出版自由等權利之間衝突的討論,也涵蓋了醫療隱私權和資訊科技所引發的隱私權保護爭議分析。本書除了有系統地引介比較法的內容之外,也嘗試針對國內的隱私權爭議,提出具體的分析與主張,希望此一論文集能為隱私權這個恆常受人關注的議題,留下實質註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靜怡
 
  現職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專任教授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科技部法律學門召集人
  台灣法學會理事長
 
  學歷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J.S.D.)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碩士(LL.M.)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LL.M.)
  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學碩士
  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組學士
 
  經歷
  美國哈佛大學Berkman Klei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訪問學者(Faculty-level Fellow,頂尖大學策略聯盟海外合作選派教研人員)
  美國哈佛大學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訪問學者
  美國傅爾布萊特資深學人(Fulbright Senior Scholar)獎助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新聞學研究」編輯委員
  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編輯委員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事業普及服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董事
  科技部訴願委員會委員
  文化部法規會委員
  壹傳媒倫理委員會首任委員兼主席
 

目錄

序文
大法官保護了誰
——釋字第六八九號的初步觀察

壹、前言/1
貳、釋字第六八九號到底說了些什麼?/3
一、受理程序的詮釋/3
二、大法官提供的解答:釋字第六八九號之主要內容/4
參、立場各異、價值取捨紛陳的意見書:大法官保護了誰?/10
一、公共場域隱私期待、個人行動自由與新聞採訪自由的權衡/11
二、「公益性」判準的影響/13
三、警察最適之功能之考量與正當法律程序要求/14
四、系爭規定「保護不足」的先天缺陷無從彌補/18
肆、結語:如何理解本號解釋?/18

新興科技與犯罪:
以美國法制之通訊隱私程序保障為論述中心

壹、前言:新興科技、公共安全與資訊隱私/21
貳、雲端運算服務衍生的隱私爭議/24
一、雲端運算服務帶來的個人隱私威脅/24
二、雲端運算服務中的隱私保護低度規範/25
參、雲端運算時代的「合理隱私期待」:判決分析/30
一、合理隱私期待標準的建立及操作/30
二、數位世界中的合理隱私期待/33
肆、雲端運算服務成為網路通訊監察工具所衍生的隱私爭議/37
一、從個人電腦典範到雲端運算典範的犯罪偵查/38
二、以正當化標準平衡安全與隱私的美國法制實務運作/39
三、正當化標準在規範網路犯罪偵查上所遭遇的侷限/42
伍、結論/46

說故事的自由?
——從歐洲人權法院近年隱私權相關判決談起

壹、前言/51
貳、「尊重私人生活」的基本意涵/52
一、歐洲人權公約第八條的結構:「消極義務」與「積極義務」的基本要求/52
二、「隱私之合理期待」如何界定「私人生活」的意義/55
參、超越「隱私的合理期待」:如何建構完整的說故事自由/61
一、個人故事的起點:維護身體和心理完整性的自由/61
二、以「個人資訊自主控制」落實說故事的自由/74
肆、結論/80

不算進步的立法:「個人資料保護法」初步評析
壹、前言/83
貳、從舊個資法到新個資法:修正重點/84
一、「保護客體」的增加/84
二、個資保護義務「適用主體」的擴大/85
三、「敏感個人資料」之蒐集限制/85
四、告知義務/86
五、當事人拒絕權/87
六、行政管制密度的提高、民刑事責任和行政罰之加重/87
七、個人資料保護和新聞自由之衝突與平衡/88
八、網路使用個人資料行為之疑慮/89
參、新個資法的難解闕漏/90
一、新個資法基本架構缺失所在/90
二、「敏感性個人資料」保護不足和規範過於寬鬆的學術研究特權/92
三、「公共利益」條款埋下爭議引信/98
肆、結語與展望/108

雲端運算趨勢與個人資訊隱私保護
壹、前言/113
貳、從個人電腦到雲端:雲端運算和隱私威脅/115
一、雲端運算的特色/115
二、雲端運算帶來的隱私威脅/116
三、公部門如何掏空「合理隱私期待」/119
參、資訊隱私之規範現狀:美國司法判決的詮釋/123
一、如何處理雲端運算所涉及的搜索爭議:「合理隱私期待」判斷基準/124
二、合理隱私期待的「雲端化」/127
肆、雲端規範的未來:代結論/132

科技進展與人權困境:以隱私權的保護為例
壹、前言/137
貳、現實世界的隱私權爭議/139
一、「我」之所以為「我」:基因科技的發展和基因資訊的保護/139
二、全民身分證IC智慧卡化風潮的效率迷思/152
參、網路世界的隱私權陰影/160
一、網路使用者的形象形塑工程/162
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合理的網路閱讀和智識隱私的揭露/168
肆、通訊隱私權的發展和變貌/175
一、新興通訊監察科技的發展方向對人民權利的 影響/175
二、二十一世紀翻新的古典人權課題?﹔全球監察網絡下的反恐和自由/189
伍、結論:從實質保障到程序保障——我們往哪裡去?/198

社群網路時代的隱私困境:以Facebook為例
壹、前言:從網路環境的改變談起/205
貳、社群網路時代的特色/206
一、從網路社群到社群網站/207
二、Facebook發展小史及其特色/210
三、重訪隱私權:Helen Nissenbaum的情境脈絡完整性理論/211
參、社群網站引發的隱私風險及其規範困境/221
一、社群網站的隱私風險及其由來:以Facebook為例/222
二、社群網站使用者的隱私風險困局及其所致傷害/229
肆、如何解決社群網路的隱私保護困境/236
一、訴諸政府管制抑或放任市場競爭?/236
二、借鏡著作權與言論自由間的衡平經驗:中介者功能衰微下的隱私保護機制/244
三、被遺忘的權利/252
四、適當回應Facebook隱私爭議的具體模式/257
伍、結論/265

醫療秘密與出版自由
——評歐洲人權法院之Plon v. France案

壹、前言/271
貳、當政治人物的隱私遇上出版自由:本案簡介/276
一、案件發展經過/276
二、歐洲人權法院的主要判決內容/279
參、判決評析/281
一、公眾人物的私人生活/281
二、誰的隱私權?何等面貌的隱私權?/284
三、當醫療秘密進入公共領域:時間的經過扮演何種角色?/294
肆、觀察心得:代結論/298

通訊監察與民主監督
——歐美爭議發展趨勢之反思
壹、前言/301
貳、隱私保護的資訊面向/304
參、歐洲人權法院判決下的通訊監察法制/305
一、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的權利屬性/305
二、啟動權利保護程序的相對容易特性:從Klass案的當事人適格談起/307
三、歐洲人權法院審查架構/310
四、後設資料與巨量資料趨勢下的通訊監察/331
肆、結論/350
參考文獻/356

科技正當法律程序的憲法意涵
——美國判決與學說發展的檢視

壹、前言/367
貳、「正當法律程序」的發展歷程:科技如影隨形的當代憲法發展/372
參、科技應用下的執法困境與正當法律程序/382
肆、大規模監控下失落的正當法律程序保障/387
伍、人工智慧時代自動決策下前景不明的法律正當程序/397
陸、結論/408
 

序文
 
  對於作者這樣一個長期將自己的學術關切與社會關切,聚焦在科技政策與科技法律領域的公法學者而言,「隱私權」這個橫跨社會科學界與自然科學界的議題,一直是令我難以抗拒的研究對象。這個學術研究生涯中的必然,過去多年來也驅使作者陸續發表了或長或短的中英文學術論文和著述,大約數十篇,為了避免生性疏懶的自己繼續放任這些文字累積成果散落各處,於是選擇了最近十年左右發表於國內各法學期刊、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中文論文,共計十篇,在不更動實質內容的原則下,集結成書,一則便於讀者查閱,再則也為作者下個階段關於隱私權的後續研究,設定向前延伸的起點。
 
  在法學研究的天地中,作者對隱私權的研究興趣,是出自於對「人之所以為人」這個命題的好奇。正因為如此,作者對於隱私權的探索,雖然是從法理學和憲法的起點出發,但是,隨著各種新興科技的興起與普及,作者的研究觸角也就不免在傳統的隱私權與新聞自由出版自由等其他權利之間衝突的分析討論之外,擴及醫療隱私權和資訊科技所引發的種種爭議。同時,由於在隱私保護這個議題上,美國法與歐洲法兩者的規範取徑截然不同,深具參照與比較價值,因此,本書內容也就不免同時包括美國法制與歐洲法制兩者的探索,形成作者嘗試建構隱私權學理架構的基調。
 
  本書所收錄的各篇論文,雖然只是作者科技法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但至少彰顯了作者嘗試有系統地引介比較法內容的努力,也藉著這些論文,使作者針對國內特有的隱私權爭議,提出具體主張的歷程,得以留下實質註解。最後,作者要感謝黃凱紳、陳冠瑋、洪瑞筠、高國祐、  呂胤慶、謝昕宸等幾位向來是作者得力助手的博士後研究員與研究助理,辛苦協助本書各篇論文的整理與錯漏字詞的修正校對工作,也感謝元照出版公司協助本書順利付梓,使作者上述學術研究成果,能夠獲得保存與延伸的機會。
 
  作者過去將近三十年的學術研究之路,由於隱私權爭議內涵與面貌的不斷遞變,因而塗抹上不少社會關切與公共參與的色彩,也使得這條學術研究的漫漫長路,由於有許多基本價值認同相似的學術界與社運界朋友同行,所以不再寂寞,本書或許就是見證之一,以此為記。
 
劉靜怡
2021年初夏於蘭陽平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475
  2. 新書
    95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