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祂的子民:阿力曼與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山與祂的子民:阿力曼與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定價:450
NT $ 405
  • 作者:阿力曼劉政暉
  • 出版社:玉山社
  • 出版日期:2022-01-2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943017
  • ISBN13:9789862943014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6.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以無形的「文化精神」作為最重要的「藏品」,
  不僅成功保護了大自然,
  也在「全球化」的深刻影響下,
  從「在地思維」與「祖先智慧」中,
  找到一個「傳統文化」與「商業經營」的平衡之道。
 
  阿力曼,一位住在台東的布農族人,二○○三年面臨到財團欲購入故鄉土地,以開發靈骨塔、渡假村的危機,在得到環團、銀行經理、大學教授等人的幫助與理念認同下,為台灣保留下大片的鸞山原始森林,經營「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為台灣開啟了「部落生態觀光」的無限可能。今日的「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不僅是許多學校戶外教學首選,更是許多政府單位、國人們向國外介紹台灣的窗口之一。
 
  本書詳實記錄了「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十八年來尋找古老生活智慧和土地倫理,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構人跟土地永續對等的森林銀行概念發展模式,希望除了能讓更多人來到鸞山、體驗並認識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經驗,成為一起保護地球的朋友之外,更能讓大家改變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重新看見台灣原住民在自己土地上的尊榮和希望。
 
本書特色
 
  1.揭開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的創建源由與創建理念,以及創建人阿力曼的生命故事。
  2.藉由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園區內的安排與行程規劃,展現布農族人的傳統觀念,及其對於土地的禮敬。
 
好評推薦
 
  希望藉由阿力曼的生命故事,有更多人能夠找到內心真正的安息!更期待,這樣的生命故事,讓我們見證立足台灣、分享國際的信心!――陳慈美(生態關懷者協會創會理事長)
                        
  在此利用這本書呼籲大家共同珍惜部落文化,支持阿力曼和許多從城邦文化殖民中解放出來的原住民,一起重返祖先的原居地,讓文化根植於傳統領域的部落重生,也同時讓台灣山林繼續為地球的生態系統服務。――劉烱錫(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總幹事、台東大學教授)
 

作者介紹

撰文者簡介
 
劉政暉
 
  從事教育工作,曾任中學教師,目前任職於島嶼西南部的社大、大學,以倡導「接地氣的國際觀」為職志。
 
  多年來為台灣原住民文化之浩瀚與美好而深深著迷與感動著,相信部落耆老們共同的提醒:唯有看見土地,才可能在這世界上站得直、走得遠。
 
  以成為一位「熟漢」而努力著,同時期許自己能作為跨文化間的溝通橋樑。
 

目錄

推薦序       立足台灣 分享國際──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的另一種價值    陳慈美   
推薦序       向部落學習尊重自然與生命    劉烱錫
口述者自序   掌握部落發展的主導權        阿力曼
 
故事由此開始……       
 
不久不久以前……… 在那座不遠不遠的山中     
Niang的故事     
集團移住:敲響族群文化的喪鐘     
阿力曼家族的遷徙     
走入森林與記憶中的「內本鹿」     
從「Asang」觀念,看見布農族與土地的關係     
恢復傳統的「重要性」與「難度」     
 
那個時代,身為一位「原住民」     
有大自然相伴的童年     
面對「普世價值」的妥協     
打滾社會練功夫     
被喚醒的「內在使命感」     
 
為自己走出回家的路     
六年,唸一個碩士     
建立「部落地圖」的重要性     
與家人一同踏上回家的路     
部落地景保衛戰     
我們,到底有什麼?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誕生!     
環境信託     
齊聚眾人之力,把「土地」留下來!     
沒有人是局外人     
他山之石:我們也能做到!     
永續發展的堅持     
拿回原住民的「文化詮釋權」     
天助.自助者     
「一日布農」的真實體驗     
森博之旅,展開!     
眾人的「會走路的樹」     
一來再來的森林之友     
值得驕傲的「沒有文字的文明」     
森博嘗試保留下的傳統觀念     
推動「生活倫理」的老派價值     
找回「謙遜」的布農價值觀     
 
森博的價值權衡之旅     
開啟無限可能,就從「不再領取補助」開始!     
部落「共好」的可能與挑戰     
抵抗「觀光客的凝視」     
真實性,誰說了算?     
前村.後部落     
百步蛇傳說:價值衝突的挑戰     
 
為大地之永續請命     
承擔歷史共業的勇氣     
人人都是改變的起點     
嶄新的「文明」定義     
為青年們鋪上一條「回家」的路     
看看原住民,試著想想自己     
賦予「台灣人」嶄新定義     
 
撰文者後記 
 

推薦序
 
立足台灣 分享國際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的另一種價值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耶利米書六:十六
 
  二○○二年,從報紙上讀到劉炯錫教授、曠永銘老師成立「南島社大」的精彩報導,我在二○○三年初前往拜訪,目的是為了要讓準備於二○○四年春天訪台三個星期的「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Holmes Rolston, III)教授,能見識到台灣最精彩的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
 
  到社大之後,由專員阿力曼負責接待。除了介紹社大之外,他也介紹「可愛的鸞山部落」。阿力曼口才好到讓我這個初接觸的天龍國歐巴桑,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少?但是,我還是被說服了⸺⸺協會在二○○三年暑假舉辦三天兩夜的「理監事學習營」,整個行程充滿驚艷和感動,也開啟了協會和鸞山部落長久的情誼。
 
  繼羅斯頓教授二○○四年的到訪,我們又和國際地球憲章聯盟(Earth Charter International, ECI)合作,於二○○五、二○○六年邀請來自歐、亞、美、非等超過十個國家的青年,參與「部落遊學」活動;也在二○一○年主辦「地球憲章十週年」(EC+10)亞太區大會中,帶所有國內外的與會人員拜訪「森林文化博物館」。二○一四年,協會在宜蘭舉辦「國際環境守護者組織」(Caretakers of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CEI)第二十八屆年會之後,邀請來自丹麥、瑞典、葡萄牙、印尼、美國的董事們前往台東,並在參訪森林文化博物館後種樹紀念。年底,代表「全球生態完整性組織」(Global Ecological Integrity Group, GEIG)、來自多倫多的經濟學者和人道關懷工作者到訪,同樣是留下深刻印象。
 
  我常覺得:現代人什麼都不缺,就是缺少內心真正的安息!希望藉由阿力曼的生命故事,有更多人能夠找到內心真正的安息!更期待,這樣的生命故事,讓我們見證立足台灣、分享國際的信心!
 
生態關懷者協會創會理事長 陳慈美
 
推薦序
 
向部落學習尊重自然與生命
 
  阿力曼(王土水)館長請我為這本書寫序,我感到被尊榮之外,更有盼望。我問他說,可以連結Isdaza(內本鹿)嗎?他心有靈犀地說,正是這樣。
 
  我一九九七年成立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每週委請地方電視公司製播電視節目《東台灣永續發展論壇》,合作的黑潮電視、東一電視接連停業,最後由該公司的阿力曼記者接手成立砂城電視,可惜還是做不下去。於是,我邀他到我在台東師範學院主持的環境教育中心,擔任溪流生態調查的研究助理。我發現他在野外的能力比我好,還能抓捕野生動物,簡直是天才。
 
  二○○一年春,我用GIS電腦軟體,製作有3D感的山脈地形圖,並用來推動部落地圖;同年秋季,台東林區管理處委託我調查鹿野溪流域的生態,那裡就是所謂的內本鹿地區,是阿力曼父祖們在一九三○年代被日本政府強迫遷出的地方。阿力曼以部落地圖為基礎,邀請族人以驚人的體能,在一年內調查八次,每次五到十天不等,並訪問約三十位耆老,堪稱是布農族人在高山地區遷移與永續生活的見證。這個過程中,阿力曼也被長老們付託重返內本鹿的重責大任。
 
  不久後,布農文教基金會白光勝牧師請阿力曼幫忙,在二○○二年十二月二日邀請在內本鹿出生的二十多名長老,搭乘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的直昇機,返回日據時期內本鹿越嶺道上的「壽」蕃童教育所。白牧師的弟弟白光榮(依斯坦達.霍松安.那布)等人從那時起,每年冬季都重返內本鹿至今,從不間斷。
 
  為了推動部落重建,我在二○○一年秋發起成立南島社區大學,隔年以「去殖民,重建小而美的部落文化」為宗旨,向教育部爭取到台東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計畫,由金峰鄉衛生所主任高正治醫師主持,阿力曼擔任部落文化重建專員,在各鄉鎮聘秘書,開設約三百門部落地理學、耆老生命史、母語、狩漁獵文化等課程。但因我帶頭反對台東縣政府的焚化爐政策,被縣府退回教育部兩百多萬元的補助款,導致負債。二○○四年秋,阿力曼只好另謀出路。
 
  神不絕人之路,阿力曼開辦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竟把一些去殖民、部落文化重建的理念落實到遊程中。許多人把城邦文化(civilizaztion)自美為文明,但那可是人權、生態萬物的災難;部落要重建,非清除城邦文化的殖民不可。在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的巡禮中,訪客從「會走路的樹」開始向部落學習尊重自然與生命的環境倫理;並從丈夫為妻子盛飯的小動作重啟家庭倫理,這可是阿力曼針對封建學者把布農族說成父系社會的去殖民作法;而當您和布農族人手拉手圍成一圈,以仰望的肢體進行pasibubut合音,一起敬拜至高可畏的造物神dehanin時,您已受邀成為布農部落神國的一員。
 
  在此利用這本書呼籲大家共同珍惜部落文化,支持阿力曼和許多從城邦文化殖民中解放出來的原住民,一起重返祖先的原居地,讓文化根植於傳統領域的部落重生,也同時讓台灣山林繼續為地球的生態系統服務。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總幹事、台東大學教授 劉烱錫
 
口述者自序
 
掌握部落發展的主導權
 
  大概五年前,我開始有了出書的想法,希望把「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搶救森林、留住土地、重建家園十八年來的故事,以及從布農族生活智慧、傳統森林銀行之概念所發展出的「經營模式」,分享給國內外的朋友參考。感謝乾女兒Savi 的介紹,讓我認識了劉政暉老師。在劉老師用心和耐心的訪談記錄之下,本書得以以我與森博的故事為本、劉老師對社會的期許與世界趨勢為輔,一步步集結成冊並付梓出版。
 
  我衷心期盼從這本書出發,除了能讓更多的人來到鸞山、體驗並認識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經驗,成為一起保護地球的朋友之外,更能讓大家改變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重新看見台灣原住民在自己土地上的尊榮和希望。
 
  因為過去在各地工作的機會,我到訪不少台灣原住民的部落,這些地方有溫泉、有瀑布、漂亮的風景,像烏來、日月潭、阿里山、東埔和知本等地,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然而我卻發現,有那麼多的渡假村和飯店,卻幾乎沒有一個老闆是原住民。當初政府開發的美意,是發展觀光、造就更多的工作機會,萬萬想不到,當政府越協助越輔導,原住民部落越被「輔倒」下來,發展觀光導致原住民的土地都被「脫光光」。長時間累積下來,現代部落發展的主導權多半不在原住民的手上,我們也被迫養成伸手習慣,不得不按照大社會的劇本演下去。
 
  因此,這本書詳實記錄了「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十八年一路走來,經過反省反思,尋找古老生活智慧和土地倫理,把部落的發展主導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構人跟土地永續對等的森林銀行概念發展模式。
 
  從小一再聽父親述說關於「內本鹿(Isdaza)」舊部落與土地的故事,嚮往著過去的美好。他一直到離開人間,仍遺憾未能回到老家。父親未完成的遺願,由我繼承下來,成為那永恆的鄉愁。因緣際會下,因工作調查、論文研究之故,我有幸重返內本鹿三十多次,這段歷程,更成為了「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能堅定原則、毋忘初衷的最核心力量。
 
  今天很榮幸能夠代表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為社會盡點心力,而這一切都來自生命中無數的貴人。
 
  首先我要感謝布農部落的光勝牧師,他讓我意識到原住民相關權益被剝奪的問題,更有機會加入部落權益的捍衛行動。接著,我特別要感激看見原住民在台灣這個土地與歷史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從事原住民部落再造與文化重建的劉炯錫教授,在擔任其研究助理期間,我因為參與執行了政府部門各項生態調查,接觸了不同族群的部落耆老,學習了不少傳統族人的生活知識和環境倫理,為森博的成立注入最有力的能量。
 
  接著, 我要感謝曠永銘老師在成立之初的協助, 與他從parihansiap(布農族的共商機制)過程中,他點出了森林博物館之名稱。還有我生命中的貴人林光雄經理和陳慈美老師,在他們的前瞻視野、肯定信任和貸款協助下,讓森博在諸多現實挑戰下仍得以萌芽、發展。
 
  除此之外,也要感謝在森博經營初期的債務壓力、模式摸索下,給予我們實質幫助的公益平台基金會嚴長壽總裁、台東永續發展協會黃正德總幹事、台中的徐醫師、台東的李醫師、盧太城記者、義光教會的鄭牧師、張桂仁傳道師、鄭七郎村長、胡榮典鄉長、胡秋妹女士、潘永豐總幹事、陳常勝代表、劉藝雯專員、王祖祥(masiduhas)先生、陳錦生先生等人。
 
  而在我困頓失意時,無條件地支持我、信任我、鼓勵我、奉獻她一切的妻子Buni,更是這一切成為可能的關鍵。
 
  有了您們,才會有今日的「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感謝您們!
 
  越來越多部落青年,搭上「地方創生」的熱潮回到自己的家鄉,對此,我樂觀其成。期待透過這本書,能鼓勵每一位欲返鄉拚搏一番的年輕人們,別忘了找到自己心中的「內本鹿(Isdaza)」。
 
  Uninang.Mihumisang !謝謝大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