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政策科學作為一個新興學科在西方發達國家有了很大發展,在幾乎所有公共領域的決策活動中都公元前得了舊有成效的應用,並造就了一支人數眾多的從業隊伍,本書為這一表興學科中最具權威性的大學教科書之一。政策分析屬於政治學范疇,但本書融入了七個重要的經濟學概念,特別是在第二版中,作者把政策的倫理教師擺在了突出的位置上,本書既是前沿理論專著,又有極強的可操作性。

本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有9章,按政策分析過程中的步驟編排,介紹了快速、初步的政策分析方法。其中也包含對政策分析和規划過程的述評,作為最近有關政策分析和規划方法類文獻的一種指南。第二部分介紹了7個政策案例,它們當中既有能在一到兩天內加以解決的快速的袖珍型案例,也有要花25小時分析時間的更長、更復雜的案例。像方法篇一樣,這些案例也是為了引導讀者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結合起來。方法篇內含術語表和練習題。所有的練習題和案例都來自真實的經驗,並且它們在3所大學的教育機構中得到成功的運用。
 

目錄

校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方法篇
第1章 政策分析和規划對簡便方法的需求
快速、初步的政策分析
掌握政策分析和規划的方法
初學政策分析的實用原理
小結
本書的框架
術語表
練習
第2章 政策分析過程
政策分析的類型
政策分析家的作用
倫理性考量
分析中的價值 倫理分析 倫理原則和規則
職業行為的指導原則
分析過程
初步政策分析中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認定及細化問題
第二步:建立評估標准
第三步:確認備選政策
第四步:評估備選政策
第五步:展示和區分備選政策
第六步:監督和評估政策實施
小結
術語表
練習
閱讀材料
便覽
第3章 便捷法
甄別和搜集資料
資料來源 文獻述評 圖書資料調查法
著手進行 聯邦政府資料 法律調查
管理檔案 觀察
政策資料的訪談調查
訪談的方法 結構安排和結尾 選擇采訪對象
建立聯系 進行訪談 有效地利用時間
快速調查
調查類型 調查方法 問卷結構 樣本選擇
資料與信息評估
資料質量評估 文獻分析
決定訪談材料的真實性
基本的資料分析
描述性資料分析 圖解分析技術 表格分析
地圖分析 描述性統計 相關性分析
顯著性的測量
傳播分析
進行寫作 用圖表溝通
形成分析報告 面對面溝通
小結
術語表
練習
第4章 認定與細化問題
識別和限定問題
問題的陳述
簡單快速的計算
快速決策分析
有效的可操作性界定的設計
政治分析
與初步分析相對的問題論說
小結
術語表
練習
第5章 建立評估標准
第6章 確定備選方案
第7章 政策選擇評估
第8章 政策建議的表達和比較
第9章 監測和評估已實施的政策
第二部分 案例篇
第10章 城市中心發展
第11章 為偏見指控辯護
第12章 固體廢物的收集方法
第13章 校園停車政策
第14章 家用取暖燃料緊急援助方案
第15章 關於紙尿布稅
第16章 開發地下亞特蘭大
參考書目
 

本書據美國Prentice Hall 1993年英文第二版譯出。著者卡爾·V.帕頓和大衛·S.沙維奇分別教於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和佐治亞工學院,長期耕耘於政策分析這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政策分析安全,這在本書的體系、結構、內容和敘述方法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自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和拉斯維爾1951年出版《政策科學:視野與方法上的最新發展》一書以來,政策科學、政策分析或政策研究作為一個新興學科在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在美國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一系列分支學科、分析途徑和操作性研究方法;在幾乎所有公共領域的決策活動中都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應用;政策分析者和政策規划者已經成為以決策者為顧客的獨立的社會職業,而且從業者在逐漸擴大之中。帕頓和沙維奇共著的這本教材基於政策科學、政策分析或政策研究教育的不同層次的特殊需要,專以政策分析者和政策規划者的入門教育為針對性,課程內容、重要概念和作業習題的設計編排都考慮到了教學對象的需要和接受程度。

帕頓和沙維奇把政策分析區分為兩種類型:研究型分析(researched analysis)和初步分析(basic analysis)。他們認為,大學和思想庫的研究人員得到相當多的資助、有相當長的時間並占有大量的資料,有條件采用研究型方法(re-searched methods),對有關公共政策問題做專門研究,以「尋求問題背後的真相和非直覺的甚至反直覺2的解決方案」。與此相反,現在各公共領域的決策者們經常面對許多重要的政策問題須快速解決,對這類問題作分析並提供咨詢意見的政策分析者和政策規划者要在很短的時間里,憑不多的資金和有限的資料做出研究成果。這種分析「目標更實在,旨在很好地向公共決策者作簡單的建議以便他們不會在主要問題上犯錯誤。帕頓和沙維奇將這種分析叫做」快速、初步分析「(quick and basic analysis)。方法的選擇必須考慮能在可利用的時間范圍內有條不紊地解放顧客(即決策者——引者)的問題「。這種分析選擇的是有別於研究型方法的一系列政策分析方法,從而使政策分析者和政策規划者能夠迅速地完成所承擔的項目以幫助決策者制定好的政策。這套分析方法被稱作初步方法(basic methods)。帕頓和沙維奇把初步政策分析的過程區分為六個步驟,配置了適用於整個分析過程的初步方法(見第2章表2-1一覽表)。這些方法不管是屬於定性方法還是定量方法,都具有比較強的可操作性,而且大都簡單易行。全書分兩篇:前九章為《方法篇》,對屬於初步方法的各個方法做了條分縷析和簡明扼要的介紹;後七章為《案例篇》,學生通過各案例的展示和《方法篇》各章後面的練習,對各個方法的理解和實際操作可以有相當好的把握。政策分析的對象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和執行過程,以及這種過程的結果。「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以實際公共利益的方案。」[寧騷:「試論公共決策的現代化」,《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與行政》(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722頁]任何一項具體政策都涉及相關群體的利益,這是公共政策的價值特征。對這種價值特征的研究和考量,就逐漸形成了政策倫理學。帕頓和沙維奇在本書英文第二版中做的一項重要的結構調整,就新增了不少的篇幅介紹政策倫理學的研究成果(見第2章)。如果單純地強調政策的科學性而忽略了政策的倫理考量,政策分析就會把政策制定引入歧途。即便是快速、初步的政策分析,也是倫理分析擺在突出的位置上,這也是本書值得特別肯定之處。

政策分析雖然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但是它的發展趨勢是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的知識生產方式,即以政策問題的認定和解決為中心整合各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而且其分析工具越來越突出地依賴經濟學途徑。帕頓和沙維奇對此給予了特別的重視,在本書中著重介紹了當代政策分析常用的七個重要的經濟學概念。我國的政策分析教學和教材編寫也應當充分地注意到這一發展趨勢。

承擔本書翻譯的是:前言、第1章和第2章的小部分內容,彭宗超(清華大學);第2章的大部分內容,張明(北京大學);第3、4章,顧平安(北京大學);第5、6章,胡啟生(北京大學),第7至16章,孫蘭芝(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

本書全部譯文由本人審校。讀者如發現誤譯和翻譯不妥之處,請不吝批評指正。華夏出版社趙潔平女士為本書的翻譯出版傾注了很多心血,謹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