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梁啟超佛學研究專集。梁氏自1920年游歷歐洲回國後,決心編著一部中國佛教史。為此開始系統研讀佛典,1922年帶病到支那內學院聆聽歐陽漸講唯識學。在此前後,陸續寫出一批研究中國佛教史沿革、佛經翻譯和傳播以及佛學理論等論文。全書正文18篇,並收10篇附錄。
      上冊所收主要為佛教史研究文章∶《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附《佛教大事表》)、《佛教之初傳入》(附《漢明求法說辨偽》、《四十二章經辨偽》、《牟子理惑論辨偽》)、《印度佛教概觀——印度史跡與佛教之關系》、《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附《說無我》)、《佛教與西域》、《又佛教與西域》、《中國印度之交通》(亦題為《千五百年前之中國留學生》)、《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翻譯文學與佛典》。
      下冊所收主要為經典考證∶《佛典之翻譯》、《讀〈異部宗輪論述記〉》、《說四〈阿含〉》、《說〈六足〉、〈發智〉》、《說〈大毗婆沙〉》、《讀〈修行道地經〉》、《〈那先比丘經〉書後》、《佛家經錄在中國目錄學之位置》、《見於〈高僧傳〉中之支那著述》,以及《〈大乘起信論考證〉序》、《佛教心理學淺測》、《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關於玄奘年譜研究》、《〈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文六種合刻序》等4篇附錄。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19歲時開始拜康有為為師,治今文經學,並從受佛學,將佛學與其政治思想結合。與康有為同為戊戌變法中之領袖人物,失敗後逃往日本,主辦《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國風報》等,繼續鼓吹君主立憲。1902年,著《論佛教與群治的關系》一文,力辟世人認佛教為消極、厭世、迷信之說法,指出佛教乃智信、兼善、入世、無量、平等、自力之宗教,故「佛教有益於群治」。1903年,在《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中,認為「康氏哲學大近佛學」,以佛學傳播康德思想,以康德哲學抬高佛學。民國成立,曾任財政總長、司法總長。晚年潛心學術,先後出任北京高等師范、天津南開大學、南京東南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研究所教授。平生著述宏富,皆收入《飲冰室合集》中。
    
    
  - 
				
					  利瑪竇書信集$480
- 
				
					  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增訂本)$407
- 
				
					  民間信仰與客家社會$407
- 
				
					  冥界百鬼$271
- 
				
					  中華創世神話六講$355
- 
				
					  玄武神話、傳說與信仰$355
- 
				
					  甲骨文叢書 與神作戰:古代世界的無神論$339
- 
				
					  口傳文學中的信仰文化研究:以河湟民族走廊為例$376
- 
				
					  宗教人類學基礎(第二版)$239
- 
				
					  列仙全傳(上下冊)$966
- 
				
					  佛光山金玉滿堂系列:人間萬事$292
- 
				
					  龍:一種未明的動物(增訂本)$235
- 
				
					  古代神話與早期民族$512
- 
				
					  中國人關於神與靈的觀念$376
- 
				
					  一神論的影子:哲學家與人類學家的通信$256
- 
				
					  不滅的火焰:宗教改革簡史$251
- 
				
					  佛光山金玉滿堂系列:星雲法語$271
- 
				
					  格物探原$355
- 
				
					  太虛法師講演錄:人生佛學$180
- 
				
					  海南海神信仰文化研究$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