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研究

太極拳研究
定價:48
NT $ 42
 

內容簡介

太極拳的起源問題,曾有始于元末明初和唐代之說,考之史實,則偽托立見。作者參考大量史料,同意唐豪同志斷為太極拳創始于明末清初之說,並搜集可靠史料,撰成《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簡史》,還其歷史的真實。附表二份,便于觀覽。

太極拳傳統套路有陳楊武吳孫五式,一脈相承,各具特點和風格,人民體育出版社為了發揚傳統,已分別出書,供愛好者選練。本書除于源流部分簡述其發展過程外,還對各式作了簡介。

太極拳身體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對學好動作,提高鍛煉效果最有關系,本書綜合各家經驗與要求,作出了較為全面的分析研究。

太極拳對整體動作的要求,各家多有專著,本書綜合眾長,間抒己見,而體系未能完整,精心構思,有待來日。

陳王武李四家古典拳論,都是各家數十年身體力行的經驗總結,幾經融合精煉,發為文章,言簡意賅,自有典則,足供後學研究。因此,本書立論、引證以四家為主,兼抒己見,旨在批判地接受遺產。附錄古典太極拳論,采納四家,並加考釋,而殿以原作者小傳。

經絡發源于髒腑,布流于肢體,髒腑經絡氣血失和,則神機反常而疾病作,和則氣血流暢而強身延年。太極拳結合經絡學說,武術與導引為表里,內氣發于丹田,腰隙(內腎)左右抽換,通過旋腰轉脊,纏繞運轉,布于周身,上行則為旋腕轉膀,下行則為旋踝轉膝,而達于四梢(手足尖端),復歸于丹田。陳王武李四家拳論早已發其幽微。現代習者,有些人否認人體內氣之存在,否認經絡實質的存在,從而否認纏絲勁(抽絲勁)的練法,這使陳王武李四家拳論的精要處晦而不明。

現在有些人習拳以中正安舒為呆板,以搖晃歪斜為靈活,以遺棄精華而自矜獨創,中正不偏之理轉晦。因此,本書力主“中正不偏”以矯其弊,並以“偏中寓正”為兼通之法,作為提高療效、增強體質、學會技擊之一助。

本書原擬另立推手技術一章,因此文已見《陳式太極拳》一書,為免重復,故未另寫。
 

目錄

第一章 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簡史
一、太極拳的起源
二、近百年來太極拳的演變
第二章 太極拳對身體各部姿勢的要求
一、頭部
二、上肢部
三、軀干部
四、下肢部
五、關節
第三章 太極拳整體動作中的要求
一、心靜用意
二、身法中正
三、內外放松
四、姿勢正確 舉動輕緩
五、由內及外 動作孤形
六、連貫圓活 對稱協調
七、分清虛實 穩定重心
八、輕沉兼備 剛柔內含
九、開合虛實 呼吸自然
第四章 太極拳的呼吸
廉讓堂本《太極拳譜》
其他拳論
古典太極拳論作者小傳
一、明 陳王廷傳
二、清 王宗岳傳
三、清 武禹襄傳
四、清 李亦(余田)傳
五、郝為真傳
六、陳鑫傳
後記
 

太極拳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健身拳術,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有不少太極拳家留下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良好的方法,大大豐富了太極拳的理論。但由于在解放前,武術界門戶之見很深,保守之風較重,這些拳論大部分散見于各種書中,大都言簡意賅,初學者不易理解;有些甚至是代代抄傳,沒有著書問世。

新中國成立後,由于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提倡,以及廣大群眾的熱情參加,太極拳這一寶貴遺產得到了發揚和推廣,並相繼出書介紹各派太極拳,對增強人民體質起了良好的作用。為了能比較系統地整理和繼承已積累的經驗和方法,以便進一步挖掘這一遺產,我從1961年夏起,受人民體育出版社之托,開始了這本書的編寫工作。

唐豪同志生前研究武術多年,因此把他的關于太極拳古拳譜的一部分考釋遺著也納入本書發表。

本書目的是參考各家著作,系統地、綜合地闡述太極拳理論。這是個艱巨的任務,但限于我個人體驗不深,水平和精力有限,故在編寫中時繼時續,有些技術雖然心中了了,但苦于不能達之于文字,幾經修改,闡發粗疏之處,仍難避免,謹俟讀者指正。

本書初稿曾就正于沈家楨、徐政一和李劍華諸俠先生,特別是沈家楨先生對本書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特表謝忱。

書中關于陳式所強調的纏絲勁練法,武術所強制的內功方法,曾就正于陳式太極拳家沈家楨、陳照奎,武式太極拳家郝少如三位同志;在寫作過程中,邵汝干、何炳泉二位同志協助查找資料和譽寫;周元龍同志代為繪圖;在此一並致謝。

顧留馨
1963年5月于上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