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49年來當代中國政治為研究對象,旨在從宏觀上把握當代中國政治內在特征與運動規律。為此,依據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提出了「政治形態」這一核心概念,並把當代中國政治作為一個完整的政治形態來把握。作為政治生活的總體概括,政治形態主要由四大要素構成:即政治權力、政治結構、政治過程與政治意識,政治權力是政治形態的中軸。
主線雖然是分析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產生、發展、危機、病變和復原的整個發展過程,但其理論目的是要從中揭示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的內在特征,分析當代中國政治與社會主義和現代化發展之間的內在關系,說明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發生嚴重病變的原因,探求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的發展趨勢。
-
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英文版)
$773 -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成功
$251 -
唐代兩浙州縣職官考--歷代方志所載唐職官新考補正
$616 -
跨越(1949-2019):理性的選擇
$251 -
快速城鎮化進程中的社區工作和建設研究
$371 -
君主論
$189 -
新時代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的基本遵循(圖解版)
$204 -
多層治理理論與實踐
$390 -
入黨培訓教材
$167 -
孟德斯鳩:政治與歷史
$292 -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408 -
新中國財稅發展70年
$324 -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會史:公民到領主
$303 -
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
$360 -
故土的陌生人:美國保守派的憤怒與哀痛
$360 -
政府3.0:后NPM時代的政府再造
$308 -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大學生讀本
$198 -
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
$26 -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會史:自由與財產
$355 -
為政:古代中國的致治理念
$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