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道德︰關於革命者的精神分析

革命道德︰關於革命者的精神分析
定價:155
NT $ 135
 

內容簡介

從勞倫斯到盧梭,從列夫‧托爾斯泰到甘地,從馬克思到格瓦拉……該書在革命者那些耳熟能詳的日常行為背後,發掘出令人驚詫的心理動力源泉。作者有意回避“革命問題”社會結構分析的康莊大道,而迂回潛入革命者精神世界分析的叢林險境,將驚心動魄的“革命事件”轉換為“政治人物”意欲不止的理想激流。作者放棄了以性壓抑為核心的傳統精神分析方法,而把“內疚負重”向“拯救責任”的快感升華,看成革命者的無意識動因,從而在被人忽略的視角上,描繪出另一幅陌生的革命畫卷。

羅鳳禮,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西方史學理論研究,尤其專注于心理史學領域。專著《歷史與心靈︰西方心理史學的理論與實踐》,主編《現代西方史學思潮評析》。
 

目錄

代譯序
前言
致謝
導論
第一部分 社會反叛者
導言
第一章︰勞倫斯︰負罪的角色
第二章︰盧梭︰反叛的精神
第三章︰托爾斯泰︰重返上帝與自然
第二部分
導言
第四章︰克魯泡特金︰溫和的革命者
第五章︰甘地︰受難的力量
第六章︰馬克思︰羅曼蒂克的起源
第七章︰馬克思︰反抗資本主義
第八章︰馬克思︰理論中的革命
第三部分
導言
第九章︰孫逸仙︰折衷主義者
第十章︰托洛茨基︰國際主義者
第十一章︰格瓦拉︰羅曼蒂克的革命者
結語︰超越受虐狂
參考書目
譯者後記
 

本書是“政治人物精神分析傳記”譯叢中的一部,之所以稱之為“精神分析傳記”,是因為其研究和寫作應用了精神分析學說。也就是說,這類書具有一個重要特點,即用精神分析學說的理論來分析傳主的行為動機,因而有別于一般傳統的歷史名人傳記,對歷史名人的生平經歷作出了一些新穎獨到的解釋。

精神分析學說的創始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其核心內容是關于無意識的理論。所謂無意識,就是人的意識之外的不為主體所自覺的心理活動或行為動機。在一般人們的心目中,凡提到心理活動或行為動機,往往想到的僅是人的自覺意識的活動。但弗洛伊德打破了這一局限,揭示了無意識心理活動的存在及其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根據弗氏的論述,無意識的來源或內容似可歸納為下列三點。第一,先天本能沖動,如性欲。這類因素的產生和存在既不受主體的自覺控制,又能直接或經過轉化而間接地影響他的行動,成為其行為的動機。第二,後天經歷或思想中令人感到羞恥或痛苦的東西,由于受到壓抑而被排斥出記憶和意識。這類“故意”的遺忘似乎頗為令人迷惑,但懷疑者如果回頭檢查一下自己的日記(比如青少年時期的),或者听子女追憶一下他(她)的經歷,看看在記憶中什麼被遺忘了,什麼被修正了,什麼被張冠李戴似的轉移了,這樣便會發現,那些被修正或干脆逃離記憶或意識的內容往往是令人感到羞恥或痛苦的。但這些離開意識的東西並未消失,它們進入了無意識,仍然會在適當的時候以某種方式來影響人的行為。第三,幼兒接受父母教師等人的教誨,耳聞目睹他們的言談舉止,從中接觸到歷史文化傳統和社會行為規範,他們幼小的心靈對這些東西加以吸收內化,在自身內部形成某種行為準則,這就是弗洛伊德稱之為。“超我”或“良心”的心理構成部分。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由于行為不當而受到自己良心的責備,產生內疚感。這種內疚感的產生及活動,完全是不自覺的,是處于意識之外的,由此可見,屬于良心或超我的心理活動主要是無意識的。

在弗洛伊德理論中,無意識心理的內容多數具有性的含義或者與性欲有關,比如上述前兩點的大部分即屬此類。弗氏還認為,人在2--5歲的幼兒期都會產生“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即將父母中異性的一方作為性愛對象,而視同性的一方為情敵,對其懷有又恨又愛並混有敬畏的情感。由于弗氏論述的主要是男性,因此他重點討論的是戀母情結,即“俄狄浦斯情結”。在實際生活中,上述情結自然不能實現。但幼兒並不知道思想與行為之間存在界限,而往往錯將思想當成行為,因此從這一情結中產生了罪惡感,並初次體驗了愛與恨等復雜的情感。弗氏極為重視俄狄浦斯情結,認為它具有普遍性的意義,對于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甚至給人的一生打上不可磨滅的烙印。

西方學術界普遍懷疑俄狄浦斯情結像弗氏所說的那樣具有普遍性意義。他們指出,幼兒與父母的關系取決于育兒方式,而育兒方式在歷史上是有變化的,在具有不同文化傳統的各個族群之間也有差異,因此弗氏在他所處的時空條件下發現的俄狄浦斯情結不一定存在于其他的時空條件,而應該提倡根據實際情況作具體分析。這一批評無疑是正確的。然而弗洛伊德並沒有被完全否定。幼兒時期的撫育環境是否給人以充分的安全感,他是否得到了充分的父母之愛,這是影響人格形成的基礎條件,對此現今在理論上已很少有人懷疑,這中間自然包含著弗氏的貢獻。與此同時,弗氏過分夸大性欲求在入的行為動機和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作用的觀點也受到批評。但他是最早對性心理作系統學術研究的嚴肅學者,這是公認的,他的發現也廣為人們借鑒。性是人的重要本能,盡管對它的認識存在不同的觀點和理論,但它對人的行為具有重要影響則是不可否定的。

將精神分析理論應用于研究歷史名人生平經歷的第一人,正是弗洛伊德本人,他的小冊子《萊昂納多‧達‧芬奇及其對童年的一個記憶》(1910年出版)就是這樣的一項嘗試。由于上述弗氏的片面性以及他未能將心理分析同歷史人物的社會背景結合起來,雖然其努力具有開創性的意義,為後人指示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和方法,但其具體研究結果是失敗的。

應用精神分析理論成功地研究歷史人物的真正宗師是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年--1994年)。他是弗氏女兒安娜‧弗洛伊德的學生,後來從歐洲移居美國,不僅是精神分析專家,還是廣泛涉獵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他的理論將人生分為八個階段,即嬰兒、幼兒、幼童(3—4歲)、學童、青春期、青年、成年、老年。他認為,人在每個階段都在適應外界條件的過程中發生變化,取得新發展,具體途徑是在每個發展階段解決一個心理如何適應社會的特定矛盾,即“心理一社會危機”。人通過各階段心理一社會危機的解決而取得逐次遞進的發展,因此人生各階段是互相連接、互相影響的,不是截然分開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