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引論─基於社會主義宗教論視域

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引論─基於社會主義宗教論視域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彭繼紅/著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45571
  • ISBN13:9787500445579
  • 裝訂:299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把引導宗教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原則引入公共精神生活管理,闡發這一原則的普遍的方法論意義,並試圖將其提升為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一般方法。

作者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從分析社會主義社會的宗教入手,進而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共精神生活的管理的必要性性質、管理的規則和范式進行了論證。把公共精神生活作為管理的對象進行研究,這是管理學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突破。
 

目錄

序 汪信硯
導論 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實踐需要成功的理論參照范式
一、中國當代公共精神的復興與發展
二、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呼喚理論創新
三、社會主義宗教論為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積累了成功的經驗
第一章 社會主義宗教論的理論淵源及蘇聯的經驗教訓
一、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的批判性質
二、列寧處理社會主義和宗教關系的基本原則
三、蘇聯宗教理論與宗教事務管理的經驗教訓
第二章 當代公共精神復興過程中的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中國化
一、五四時期科學與民主精神沖擊下的宗教狀況
二、唯物史觀傳播與早期共產黨人的宗教觀點
三、中國共產黨初期務實的宗教對策及聯合精神
四、革命時期的宗教理論與民眾的底層動員
第三章 建國初的宗教革新與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特點
一、社會改造對宗教革新的促進
二、思想改造與民族精神的勃興
三、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主要特點
第四章 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與社會主義宗教論內在關聯的社會基礎
一、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吸取宗教理論成果的普遍趨勢與民族風格
二、宗教事務管理的約束機制與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制度化
三、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對管理領域的新拓展
第五章 引導宗教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與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
一、引導宗教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內涵及其方法論意義
二、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長期性
三、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中「引導」方法的運用
第六章 正確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與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
一、全面正確地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實踐效果
二、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群眾性
三、尊重信仰自由應當作為當代公共精神管理的出發點
四、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中「尊重」手段的一般價值
第七章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與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
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由來與成就
二、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復雜性
三、依法管理公共精神生活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第八章 塑造社會主義新人是社會主義宗教論和
一、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共同歸宿
一、中共三代領導集體創建的社會主義宗教論是其塑造新人理論的組成部分
二、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與社會主義新人的塑造及修養
三、當代公共精神生活管理與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汪信硯

公共精神生活歷來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公共精神生活的狀況,反映着一個社會的開化程度、發展水平和整合能力,關系到一個民族和國家能否凝聚人心、使社會大眾為着一個共同的理想和目標面奮斗i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保持公共精神生活的和諧、協調和有序。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治理和穩定都是極為重要的。

但是,公共精神生活的和諧、協調和有序,從來都不是自然而然地達致的。事實上,由於人們精神需求的多維性、價值標准的多樣性、價值選擇的多向性以及在認知、情感、趣味、信仰等方面的差異性,一定社會中人們的精神交往中時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沖突,它們往往會使公共精神生活產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波動、震盪甚至混亂。因此,要保持公共精神生活的的和諧、協調和有序,就必須對公共精神生活進行有效的調控,亦即必須加強對公共精神生活的管理。

當代全球化浪潮的迅猛推進,在有力地沖擊着全球范圍內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同時,也對公共精神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當代日新月異的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空間技術和新通訊技術已把全球結合成一個緊密的信息整體,並由此促成了全球范圍內人們信息接收和處理的共時化。與此相適應,當代的全球性社會也越來越成為一個內在有機的和高度組織化的信息社會。在這樣一個信息社會里,人們的公共精神生活突出地表現出兩種相互矛盾的趨勢。一方面,各種大眾傳媒特別是互聯網以其聲光形色、信息傳播速度和信息量的優勢,每日每時都在為大眾提供着大致相同的精神消費品,每日每時都在強化着全球化時代所特有的一些觀念,從而使公共精神生活表現出某種總體上的一致性或一體化、同質化趨勢。另一方面,信息社會已然出現的許多現象,如互聯網上高度個性化的交談窗口、巨大的信息選擇空間、私人領域的擴張與保護等等,又無時不在培育和展現着每個人的精神特質和個性特征,從而使公共精神生活表現出某種個體差異性或離散化、異質化趨勢。這兩種相互矛盾的趨勢共存於當代的公共精神生活及其發展過程中,如果它們得不到協調和綜合,如果不能在它們之間找到一個統一點或保持適當的張力,就不僅會使公共精神生活本身陷入極度混亂的狀態,甚至還會由此給整個社會生活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在全球化時代的信息社會里,對公共精神生活進行科學管理,保持公共精神生活的和諧、協調和有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在我國,公共精神生活管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國的公共精神生活管理面臨着極其復雜的形勢。一方面,伴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洪流並借助於信息社會的各種技術手段,西方資本主義的各種政治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紛至沓來,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和主流意識形態不斷受到沖擊;另一方面,在部分國家意識觀念和主流意識深處積存的一些前資本主義的觀念、特別是封建觀念仍陰魂不散,反倒在全球化時代和信息社會里借屍還魂,甚至還生出像法輪功之類的精神怪胎,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周內把社會公共精神生活搞得烏煙瘴氣。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我們黨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注重在公共精神生括中大力弘揚主旋律,倡導社會戚員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甚至把包括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在內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到美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戚敗的高度來認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