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即是從文殊智慧哲學義理內涵研究的“薄弱點”和文殊智慧哲學現代意義研究的“空白點”上切人所作的一個初步嘗試。它可說是對元典中所彰顯的文殊智慧哲學的一次還原和重構,是對其義理內涵的再度理解和再度闡釋,並在此基礎上,還對其現代價值和意義進行了盡可能合乎邏輯的衍發和引申。其中,《內篇》十章主要以佛教元典中“文殊所說”為研究依據和求證範圍,根據文殊智慧本所具有的體系性潛力和彈性化空間,分別從其“妙達第一義諦、妙圓不二法門、妙入自在三昧、妙轉五逆菩提、妙言不即不離、妙喻淤泥蓮花”的智慧個性和智慧風格出發,對其特有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和價值論線索進行了梳理,初步厘清了文殊智慧哲學內在的邏輯關聯和體系結構,並運用“三言三義”法,對其文本的“所言層”(本義)、“能言層”(含義)和“當言層”(意義)作了程度不同的現代闡釋和哲學重構。在此基礎上,還活用中國佛教的“判教法”,為文殊智慧進行了別樣的佛學定位,同時分析和揭示了文殊智慧哲學的現代價值和永恆啟示,並對“文殊智慧學”的構建和文殊智慧哲學現代學派形成的可能性作了初步的設想和探討;《外篇》二十五節則借用嘉祥的經論“游意”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和視域,對《內篇》未盡之意和文殊智慧哲學研究中所涉及的一些相關問題進行了散點式的補白和拾遺。如果說《內篇》采用的是一種體系化的闡釋結構的話,《外篇》則屬非體系化的彈性闡釋結構,但彼此間還是存在著一種內在的邏輯關聯。
同時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書所研究的文殊更側重于智慧形態或哲學形態的文殊,而有別于信仰形態的文盡管文殊信仰的形成與“文殊所表征的佛家智慧”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談智慧形態或哲學形態的文殊所突出的是文殊智慧的理性精神,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文殊智慧所包蘊的佛教哲學內涵。佛教傳人中國後,逐漸形成了以五台山為“根據地”的文殊信仰。而文殊菩薩在大乘佛教里主司智慧,是佛智的代表和般若的化身。文殊信仰的核心內涵和深層意蘊是文殊智慧。文殊菩薩正是因其智慧而凸顯出自身獨特的信仰個性。文殊信仰者所信仰的主要是文殊智慧。二者既有一體化的表里關系,但也有含義上的微妙區別。文殊信仰屬于宗教範疇,或者說是一種宗教現象,而文殊智慧則屬于哲學範疇,是一種出現在人類文化史上的哲學現象。我們在此所關注和研究的,主要是後者。把握了文殊智慧的哲學內涵,同時也就破解了文殊信仰的某種秘密。
本書在五台山佛教史的研究基礎上,對文殊智慧本身所包含的哲學內蘊進行了系統整理和深入研究。
-
信仰的動力
$167 -
科學與宗教:不可能的對話
$376 -
中國妖怪大全(精裝珍藏版)
$1,039 -
古代政治神話結構研究--聚焦中國緯書神話與日本記紀神話
$198 -
中國史前神話意象
$322 -
格物探原
$355 -
利瑪竇書信集
$480 -
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
$501 -
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增訂本)
$407 -
中國神話學研究前沿
$1,034 -
佛光菜根譚
$260 -
成神:早期中國的宇宙論、祭祀與自我神化
$303 -
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選(上下冊)
$1,556 -
體驗宗教:傳統、挑戰與嬗變
$574 -
宗教人類學基礎(第二版)
$239 -
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
$345 -
弘一法師講演錄:佛法大意
$156 -
四庫全書:神仙傳
$271 -
民間信仰與客家社會
$407 -
山神土地的源流
$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