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之翼︰美國國際制度戰略

霸權之翼︰美國國際制度戰略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門洪華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098332
  • ISBN13:9787301098332
  • 裝訂:平裝 / 35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權力轉移、問題轉移和範式轉移的角度,對霸權的解釋模式進行理論總結,提出從國際制度的進程性角度建構綜合性霸權解釋模式的理論目標;對國際制度的作用及其戰略價值進行理論推演,強調國際制度在美國霸權戰略中的重大價值;從歷史根源、發展歷程、全球布局和地區布局等層面深入剖析美國制度霸權戰略,並對羅馬帝國、大英帝國、美國等三大西方霸權進行比較分析,突出美國霸權的制度特性。

本書既立足于歷史經驗與教訓,又著眼于戰略評估與前瞻,是國內第一部從理論角度全面評述美國霸權戰略的專著。
 

目錄

導言 權力轉移、問題轉移與範式轉移
——關于霸權解釋模式的探索
權力轉移
問題轉移
範式轉移
第一章 作為戰爭的國際制度
第一節 國際制度作用的一般性評估
第二節 國際制度的戰略價值
第二章 美國霸權拓根源與歷程
第一節 美國霸權的根源
第二節 美國霸權的歷程
第三節 冷戰後美國大戰略的框架
第三章 美國制度霸權的全球布局
第一節 美國霸權與國際秩序
第二節 美國霸權與聯合國
第三節 美國霸權與世界經濟
第四節 美國霸權與國際軍控
第四章 美國制度霸權的地區布局
第一節 美國制度霸權的美洲基礎
第二節 美國制度霸權的歐洲布局
第三節 美國制度霸權的東亞布局
第四節 中美在東亞的沖突與合作
結語 西方三大霸權的戰略比較
——兼論美國制度霸權的啟示意義
西方三大霸權的戰略比較
關于美國國際制度戰略的簡要評估
美國國際制度戰略對中國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後記
 

跨入21世紀,我們迎來一個戰略構想的時代。

回首以往,人類歷經磨難與踫撞,大戰略研究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中產生、起步、發展;展望未來,人類進步面臨著巨大不確定性和機遇,理想與現實交織構成一幅飽含想像與塑造空間的宏大畫卷,未雨綢繆事關各國尤其是主要大國的未來,大戰略研究即將迎來黃金時代。



大戰略是對歷史的總結、當前的把握、未來的選擇。對大國或潛在大國的未來而言,戰略謀劃至為關鍵,而大戰略研究可為國家戰略謀劃奠定理論基礎、歷史縱深、世界眼光、全球視野,對其戰略目標的確定、戰略路徑的選擇、戰略步驟的安排至關重要。作為國家實力與世界地位之間的橋梁,大戰略研究與大國的前景休戚相關。極言之,它事關一個大國的貧富、興衰、存亡。

對戰略重要性的推崇,歷代戰略家從來不惜筆墨,真知灼見更是俯拾皆是,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夫權謀方略,兵家之大經,邦國系以存亡,政令因之而強弱”。安德烈‧博富爾(Andre Beaufre)的總結恰當其實︰“當歷史之風吹起時,雖能壓倒人類的意言.坦預知風暴的來臨,設法加以駕馭,並使其終能服務于人類,則還在人力範圍內。戰略研究的意義即在于此。”大戰略研究發端于20世紀早期,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全球化的日趨加深和各國戰略手段的多樣化,其重要性逐漸凸現出來。但正如利德爾‧哈特(B.Liddell Hart)所言,“大戰略研究的極大部分領域尚屬于有待探勘和了解的未知地帶”。冷戰結束以來,世界進入大戰略謀劃的新時代,促進大戰略研究的現實條件已經具備。

大戰略研究不僅需要現實的磨礪,更需要學者的推動。大戰略研究強調戰略學者的重要性,將他們的深謀遠慮視為國家保持長治久安的基礎條件,如歐陽修指出的,“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伶官傳序》)。孟子日:“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孟子‧公孫丑上》)。即使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偉大的戰略家依舊可以建功立業。鑒于大戰略研究的全局性、宏觀性、前瞻性等特征,戰略學者必須具有專業性的戰略素養。簡言之,大戰略學者應是飽學的史學家、遠見的哲學家、深刻的思想家、敏銳的戰略家,具有豐富的學識、彈性的心靈、高度的智慧、進取的精神。

大戰略研究強調把握時代的脈搏,體現時代的特征,滿足時代的需求。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只有把握住時代的脈搏,預知、掌握並引導時代的潮流,大戰略研究才能更好地以國家戰略利益為依歸。



21世紀初,世界迎來了中國崛起的曙光。這場歷史性巨變肇始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加速于1978年啟動的改革開放,其高潮卻剛剛來臨。我們尚未把握這場巨變的最終結果,但是全世界卻從中感知到了中國崛起帶來的震撼。

對中國而言,20世紀是一個真正的大時代,一個處于“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轉折年代。20世紀前半葉,中國尚處于不穩定的國際體系的底層,所求者首先是恢復19世紀失去的獨立與主權:20世紀下半葉,中國迎來歷史性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現實的期望;尤其是20世紀的最後20年,中國主動開啟了融入國際體系的進程,並逐步成為國際體系中一個負責任的、建設性的、可預期的塑造者。概言之,20世紀,中國由弱國向強國發展,從封閉走向開放;世紀之交.世界政治經濟體系面臨空前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中國改革開放步入關鍵階段;進入21世紀,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的力量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的未來走向更是舉世矚目,中國崛起成為全世界關注和研究的全球性議程。中國崛起與世界轉型似乎相約而行,這種歷史性重合既給人類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也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中國崛起為我們的大戰略研究提供了時代機遇和理論訴求。中國崛起在全球化和復合相互依賴加深的背景之下,而它們極大地擴展了中國的戰略議程。對于面臨重大契機的中國而言,如何確立適宜的大戰略至為關鍵。只有確立了大戰略,中國才能據此開發、動員和運用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精神資源實現國家的根本戰略目標,而不至于拘泥于一時一事的得失。在思考這一問題時,我們遺憾地發現,大戰略思維儲備不足、目標不甚清晰、框架不夠宏觀、途徑不具操作性、手段不夠多元化、心態不甚客觀等構成了當前中國戰略研究的種種缺憾。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相關大戰略研究往往以西方歷史經驗比附中國的戰略思想與戰略選擇,忽視中國五千年的戰略思想積澱,這無疑構成制約中國大戰略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障礙。

從全球層次著眼,這是一個諸大國進行戰略謀劃的時代;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個呼喚大戰略的時代,更是一個構建大戰略的時代。戰略學者生逢其時、躬逢其盛,中國崛起為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提供了歷史機遇。



有鑒于此,北京大學出版社決定與中科院一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合作,編輯、出版《大戰略研究叢書》。兩家機構的決定可謂慧眼獨具,既體現出以國家需求為使命的現實高度,亦展現出致力于學術追求的理想氣魄。

本套叢書以中國崛起為經,以大戰略理論探索為緯,以史為鏡、評估當今、展望未來,致力于推動中國大戰略研究的民族化、國際化和專業化,力圖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從研究範圍、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等方面逐步確立中國大戰略研究的基礎,搭建大戰略研究的中國平台,並推進中國大戰略研究基地的創建。

本套叢書由兩部分組成︰即西方學者的經典舊作和最新力作、中國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大戰略基礎理論和方法論、大戰略國際比較、中國大戰略等構成本套叢書的重點。簡言之,我們不僅要推窗鑒月,還寄希望于推陳出新。具體地說,引進是促進中國大戰略研究不可或缺的環節和紐帶。相比而言,西方學者的大戰略研究起步較早,基礎雄厚,精品璀璨。一些經典著述所蘊藏的思想財富、戰略意義和學術價值,為學界同仁所允可,乃獲推崇。翻譯引進這些著作將是促進中國大戰略研究的積極因素。在中國豐富的傳統戰略思想基礎之上推陳出新更將體現我們的學術追求。中華文明有著幾千年生存發展的戰略智慧,其現代化將使人類文明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中國學者應該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尋戰略研究之道,融合東西方文化之長,從而撰寫出既體現中國傳統戰略思想底蘊又包含西方文化精髓、既立足于當前現實又著眼于未來謀劃的戰略著作。基于這種考慮,我們將延請國內一流的戰略學者撰寫學術精品,以饗海內外學者與讀者。

本套叢書的組織得到中科院一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王緝思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外辦副主任裘援平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約翰‧伊肯伯里(G.John Ikenberry)教授的鼎力支持。他們的學術指導是本套叢書在理論建構和現實價值等方面質量的保證。美國波士頓學院陸伯彬(Robert S.Ross)教授積極引薦西方大戰略著作,居功厥偉。

本套叢書的組織體現了國內學術新銳聯袂推進中國戰略研究的努力。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共中央黨校等學術機構的青年學者為了共同的學術目標走到了一起,為中國大戰略研究各盡心力。

期盼中國各界支持我們的學術追求,讓我們一同暢想大戰略研究的未來。

是為序。

《大戰略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
2004年12月14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