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體制︰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

社會主義體制︰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
定價:408
NT $ 355
 

內容簡介

《社會主義體制——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一書終于與中國讀者見面了。作為作者,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我用了五年時間寫作本書英文第一版,當然,所投入的精力遠遠不是時間所能說明的。本書總結並綜合了我本人自1955年以來的所有研究成果(那一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研究著作《過度中央集權化的經濟管理》)。

本書在內容上涵蓋了社會主義體制的所有主要領域︰政治架構、意識形態、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和對經濟的監督管理、體制內部的信息流動、典型的社會關系以及由政治—社會—經濟環境塑造的典型行為特征。這一點桅成了本書和許多其他著作的一個重要區別,它們一般都局限于分析某一領域的問題——經濟、政治或意識形態。

這本著作或許有助于理解不同的發展道路以及體制特征上的因果關系,同時它也可能無法為人們提供所謂的“指南”。在分析中國問題時,中國讀者必須認真考察其他各種因素。在這方面,國際上也已經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我想,最終還是要依靠中國學術界自己進行最深入細致的研究才能真正把握中國的問題所在。
 

目錄

英文版序言
中文版序言
第一部分 出發點
第一章 內容與方法
1.1 歷史發展的特殊路徑與一般特征
1.2 社會主義國家
1.3 對“社會主義”一詞的解釋
1.4 “政治經濟學”
1.5 實證分析
1.6 模型
1.7 評價
第二章 社會主義體制的前奏和原型
2.1 馬克思心目中的社會主義
2.2 體制原型
2.3 社會主義革命之前的體制
2.4 邁向經典體制的革命過渡時期
第二部分 經典體制剖析
第三章 權力結構
3.1 執政黨
3.2 國家
3.3 群眾組織
3.4 凝聚力
3.5 內部沖突
3.6 經典體制下統治精英與社會的關系
第四章 意識形態
4.1 官方意識形態
4.2 社會主義體制的優越感
4.3 基本承諾
4.4 權力的自我合法性與“父愛主義”特征
4.5 紀律、犧牲精神和警惕性
4.6 權力與意識形態
第五章 財產(權)
5.1 概念解釋
5.2 社會主義體制出現之前的一些典型產權形式
5.3 國有企業
5.4 其他國有產權形式
5.5 合作社
5.6 私人財產(權)和私人性持質的生產活動
5.7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財產(權)
第六章 協調機制
6.1 主要類型
6.2 主要類型情況介紹
6.3 官僚(秋層)協調機制
6.4 市場協調
6.5 自律協調
6.6 道德協調
6.7 家庭協調
6.8 自發變遷與人為變革
第七章 計劃與直接官僚控制
第八章 貨幣與價格
第九章 投資與增長
第十章 就業與工資
第十一章 短缺與通貨膨脹:現象(分析)
第十二章 短缺與通貨膨脹:原因(分析)
第十三章 消費與分配
第十四章 外部經濟關系
第十五章 經典體制的凝聚力
第三部分 偏離經典體制
第十六章 動態變遷
第十七章 “完美”控制
第十八章 政治改革
第十九章 民(私)營部門的興趣
第二十章 自主經營
第二十一章 市場社會主義
第二十二章 價格改革
第二十三章 宏觀矛盾
第二十四章 結束語
 

《社會主義體制——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一書終于與中國讀者見面了。作為作者,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我用了五年時問寫作本書英文第一版,當然,所投入的精力遠遠不是時間所能說明的。本書總結並綜合了我本人自1955年以來的所有研究成果(那一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研究著作《過度中央集權化的經濟管理》)。

我希望中國讀者能夠充分關注本書中的三個基本思想︰

第一個思想從題目中就可以直接看出︰本書的主題是社會主義體制。可以用“體制(制度)範式”這一概念來表述本書的研究方法,它很好地概括出了以下主要特征︰

1.采用“制度範式”的研究者把體制(制度)看成一個整體,強調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盡管知道局部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這些學者在其研究領域內基本不采用單純的局部分析方法。

因此,本書在內容上涵蓋了社會主義體制的所有主要領域︰政治架構、意識形態、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和對經濟的監督管理、體制內部的信息流動、典型的社會關系以及由政治一社會~經濟環境塑造的典型行為特征。這一點構成了本書和許多其他著作的一個重要區別,它們一般都局限于分析某一領域的問題——經濟、政治或意識形態。

2.“制度範式”不屬于任何傳統的分科(如經濟學、社會學或政治學),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寬泛的社會科學流派,其重點是研究具有不同社會功能的各個領域之間的互動關系(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

3.相對于短期經濟、政治或文化問題,以“制度範式”為指導的研究者更關注長久的制度,所有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現象都是在特定制度框架內發生的,而且制度對它們的發展歷程具有重大影響。本書所定義的“制度”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其中包括法律制度、倫理規範、產權安排、權力配置、社會成員的激勵機制以及制度內部的信息結構,等等。

“制度範式”特別關注的是︰社會運行的基本特征是否具有特定的體制特征。換句話說,這些特征是與體制本身有關,還是源于其他環境因素(如政治領袖的個人品質、日常的政治或經濟活動、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特征)?

4.“制度範式”希望人們認識到,現存結構與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特征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制度範式”研究在社會科學與歷史研究(現實和過去)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系。

5.與目前主流經濟學不同的是,“制度範式”研究從一開始並不假設個人的偏好是事先決定的,它所關注的重點是社會條件和個人偏好是如何形成的,是什麼塑造了處于特定位置的個人(或集體)的行為模式及相關動機。

6.“制度範式”的研究者認識到了與特定體制密切相關的低效率以及功能失調。例如,馬克思並沒有將資本主義的各種負面特征歸結為工廠主的邪惡本性,而是看到了其中的體制根源。每一種體制都能夠在制度內部修正其具有巨大危害的體制特征,但是它們無法完全克服並徹底消除這些體制特征,因為這些特征深深地植根于制度自身,並且具有自我復制的傾向。

7.每一種範式都有自己的方法論和典型的分析方法。“制度範式”研究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比較︰通過與其他體制相對應特征的比較研究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體制特征,並分析其中的異同所在。

“制度範式”具有很長的歷史,盡管很多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人並沒有使用這一說法。“制度範式”研究第一個偉大的先驅者是馬克思,他的著作充分體現了上述7點所概括的內容。“制度範式”研究者中還包括其他許多偉大的社會科學思想家,如馮‧哈耶克、卡爾‧博蘭尼、約瑟夫‧熊彼特,盡管這些人在世界觀和政治哲學方面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