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與制約:高校自主辦學政策研究

自主與制約:高校自主辦學政策研究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徐小洲 @編/著
  •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3868536
  • ISBN13:9787533868536
  • 裝訂:369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概述,探討政府與高校權力分配的理論依據、發達國家政府與高校的權力分配關系、高等教育發展類型與自主辦學等理論問題。第二部分以美國、俄羅斯、英國、中國為研究對象國,著重分析大學與政府的權力分配關系,探討這些國家大學與政府權力分配關系的歷史演變過程,發展特點與現狀、進而提出加大中國高校自主辦學權的總體思路。第三部分論述中國大學與市場的關系,以勞動力市場與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高校與市場良性關系為切入點,以學生與經費為重點,探討高校如何在市場中自主經營。第四部分為大學自主辦學權的案例研究,分析大學辦學主體——教師與學生的管理問題。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一章 高校自主辦學的若干理論問題
  第一節 政府與高校權力分配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發達國家政府與高校的權力分配關系
  第三節 高等教育發展類型與自主辦學
第二部分 大學與政府的權力分配
 第二章 美國政府與大學的權力分配
  第一節 美國大學自治的源起
  第二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大學自治與聯邦政府的干預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大學自治與聯邦政府的干預
  第四節 美國大學自治與州政府控制
 第三章 俄羅斯政府與大學的權力分配
  第一節 教育行政管理體制
  第二節 高校內部治理權的擴大
  第三節 財政撥款制度與高校財政自主權
  第四節 高校科研管理權
  第五節 高校評估與質量審核
 第四章 英國政府與大學的權力分配
  第一節 中央、地方政府與大學關系
  第二節 高等教育財政撥款制度
  第三節 高等教育質量控制權
  第四節 大學內部治理
 第五章 中國政府與大學的權力分配
  第一節 中國政府與高校發展關系的歷史
  第二節 政府與高校權力分配的關系
  第三節 政府、中介機構與高校的權力分配調適
  第四節 世界貿易組織背景下的中國大學行政權力
 第六章 中國台灣地區「政府」與大學的權力分配
  第一節 大學法人治理
  第二節 大學資源管理
第三部分 中國大學與市場的關系
 第七章 大陸高校與市場良性關系的構建
  第一節 政府在協調高校與勞動力市場關系中的作用
  第二節 基於勞動力市場需要的高校內部改革
  第三節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題與對策
  第四節 高校社會捐贈的籌集與管理
 第八章 中國台灣地區的大學市場經營
  第一節 教學與人才培育
  第二節 學術研究與發展
  第三節 服務與資源獲得
  第四節 結論
第四部分 大學自主辦學權的案例研究
 第九章 高校人事自主權
 第十章 學生管理權
主要參考文獻
 

這是一個高等教育需要變革的時代。剛剛飛離21世紀起跑線的高等教育,被社會寄予厚望。走出傳統的象牙塔,大學成為社會動力站與樞紐.人們指望它為社會和諧添加潤滑劑,為經濟快速發展懸掛飛輪,為科技進步鋪墊基石,為文化繁榮增添枝葉┅┅當代社會的復雜程度與前進速度已遠非昔日可比。於是乎,大學肩負著更為沉重的使命。大學的發展固然有其內部發展邏輯與繼承性,離開了必要的繼承,大學也許面目全非而不成其為大學。然而,因循守舊更非大學之精神,創新與變革始終與其如影相隨。斗轉星移,滄桑變幻,大學如果一味沿襲傳統而不思變,無疑會被遠遠撂在時代步伐的後面,更遑論引領時代的潮流。

這是一個高等教育充滿變革的時代。縱觀歷史進程,高等教育的結構、類型、層次、規模、體制、內容、方法,無不歷經嬗變。舉目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可謂日新月異、與時俱進。正是這種革新,大學在世人面前矗立起崇高的形象,大學的殿堂成為科學技術的聖地與人類精神的家園。在高等教育變革過程中,政府以政策制定者與執行者的角色積極參與其中,從高教管理體制、財政制度到大學發展重點、人事制度,從高等職業教育到教師教育,無處不見政府之影,無處不聞政府之聲。也許有人會哀嘆,大學已失去曾經引以自豪的獨立與自由。但更值得追問的是:失去的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或者說,大學從社會中得到的與失去的相比,利弊如何?對此,不同的學者見仁見智,似乎很難得出一致的答案,也許永遠不會有。曾幾何時,大學可安居象牙塔,但是時光不再。當代的大學如果離開政府的支持,實在難以獨善其身、獨負其資、獨行其是。因此,大學成為公共政策的頻頻光顧者,以及在更大程度上的受益者,就不難理解了。在這個背景下,研究高等教育政策變革已成為時代的需要與必然。

政策研究者們試圖通過對高等教育政策背景、價值、過程、運行、效益、問題、前景等問題的分析,探討這些政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並試圖為高等教育的科學決策服務。人們不難發現,不同的政策研究者以不同的視角審視與分析教育政策,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實證主義者也許會關注政策內容的闡釋;激進主義者更感興趣的或許是「為何采取這些政策」、「誰受益與誰受損」、「如何協調利益沖突」等問題。無論研究者的立足點如何,如果人們試圖真正了解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是道必須逾越的門檻,離開細致的文本分析,很難想象可以把握政策狀況。盡管從表面上看,高等教育政策是密密麻麻的枯燥條文,但是,它是主體(政府、教育機構和個人)意志的產物,體現了主體的需要與價值觀念。因此,分析政策的意圖與理論依據對人們深入理解高等教育政策的社會現象與本質大有裨益。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是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研究的難度很大。本叢書列出了人們感興趣的若干高等教育政策問題,既無構建高等教育政策系統之意圖,更無勾畫高等教育宏大理論之雄心。叢書中提出的一些問題與看法,僅僅反映了作者粗淺的理解與思考,旨在拋磚引玉,引發爭鳴。敬請同仁不吝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