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代敘事理論指南》很好地體現了當前西方敘事理論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趨勢。35位作者中大部分為西方著名敘事理論家。正文由「頑題新解 」、「修正與創新」、「敘事形式與歷史、政治、倫理的關系」、「超越文學敘事」等四部分組成,尾聲部分進一步探討了數字化敘事和敘事在各種先進技術的作用下(將面臨)的發展和變化。約稿的高層次,論題的多元化,探討的前沿性、創新性和權威性使這部著作成為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好的敘事理論導論。

本書的35位作者中大部分為西方著名敘事理論家。正文由「頑題新解」、「修正與創新」、「敘事形式與歷史、政治、倫理的關系」、「超越文學敘事」等四部分組成,尾聲部分進一步探討了數字化敘事和敘事在各種先進技術的作用下(將面臨)的發展和變化。
 

目錄

作者簡介
緒論 當代敘事理論的傳統與創新
序幕
第一章 敘事理論的歷史(上):早期發展的譜系
第二章 敘事理論的歷史(下):從結構主義到現在
第三章 鬼魂和妖怪:論講述敘事理論史的可能性與不可能性
第一部分 頑題新解
第四章 隱含作者的復活:為何要操心?
第五章 重構「不可靠敘述」概念:認知方法與修辭方法的綜合
第六章 作者的修辭、敘述者的(不)可靠性,相異的解讀:托爾斯泰的《克萊采奏鳴曲》
第七章 亨利·詹姆斯與「視角」,或為何詹姆斯喜歡吉普
第八章 敘述學和文體學能相互做什麽?
第九章 敘事虛構性的語用研究
第二部分 修正與創新
第十章 超越情節詩學:敘事進程的其他形式及《尤利西斯》中的多軌跡進展探索
第十一章 他們獵虎,不是嗎?:《漫長的告別》中的路徑與對位法
第十二章 空間詩學與阿蘭達蒂一洛伊的《微物之神》
第十三章 觀察者眼中的「我」:模棱兩可的依附現象與結構主義敘事學的局限
第十四章 新敘事:現實主義小說和當代電影怎樣表達不可敘述之事
第十五章 作為敘事特征和敘事動力的自我意識:在文類設計中講述者與信息提供者的關系
第十六章 坡的《橢圓形畫像》中順序、嵌入以及文字成像的效果
第十七章 《達洛維夫人》的後代:《時時刻刻》作為第二等級敘事
第三部分 敘事形式與歷史、政治、倫理的關系
第十八章 文類、重復、時間順序:聖經敘事學的一些方面
第十九章 我們的術語為何不會固定不變?敘事交流示意圖的細讀與歷史化
第二十章 敘事理論中的性別與歷史:《大衛·科波菲爾》和《荒涼山庄》中的回顧性距離
第二十一章 敘事判斷與修辭性敘事理論:伊恩·麥克尤萬的《贖罪》
第二十二章 拉什莫爾山變化的臉龐:集體肖像與參與性的民族遺產
第二十三章 自傳的麻煩:向敘事理論家提出的告誡
第二十四章 論後殖民敘事學
第二十五章 現代主義音景與智性的聆聽:聽覺感知的敘事研究
第二十六章 兩個敘述聲音,或:究竟是誰的生死故事?
第四部分 超越文學敘事
第二十七章 法內敘事與法敘事
第二十八章 第二自然、電影敘事、歷史主體、《俄羅斯方舟》
第二十九章 結局的敘事化:歌劇與死亡
第三十章 音樂與(或作為)電影敘事或:這不是主導動機
第三十一章 古典器樂與敘事
第三十二章 「我是斯巴達克思!」
尾聲
第三十三章 表演藝術史上的碎片:波洛克和納穆斯通過玻璃模糊不清
第三十四章 敘事與數碼:學會用媒介思維
第三十五章 敘事的所有未來之未來
名詞解釋
譯後記
 

「新敘事理論」指的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的後經典或後現代敘事理論。近二十年來,國內翻譯出版的基本都是西方學者著於20世紀70至80年代的經典敘事理論,忽略了「新敘事理論」這一范疇。本譯叢旨在幫助填補這一空白。

1999年秋,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出版社推出了一部新敘事理論的代表作《新敘事學》(Narratologies),該書主編戴維·赫爾曼采用了「敘事學的小規模復興」這一短語,來描述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文學界,尤其是美國文學界對敘事理論研究興趣的回歸。但這絕不是簡單的回歸循環,而是對結構主義敘事學批評的反思,對結構主義敘事詩學的拓展和創新。

經典結構主義敘事學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產生於結構主義發展勢頭強勁的法國,但很快就擴展到其他國家,成為一股國際性的文學研究潮流。與傳統小說批評相對照,經典敘事學將注意力從文本的外部轉向文本的內部,注重科學性和系統性,著力探討敘事作品內部的結構規律和各種要素之間的關聯。眾多敘事學家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對小說的結構形態、運作規律、表達方式或審美特征的認識,提高了欣賞和評論小說藝術。然而,作為以文本為中心的形式主義流派,經典敘事學在闡釋作品時,有明顯的局限性,尤其是它在不同程度上隔斷了作品與社會、歷史、文化環境的關聯。這種狹隘的批評立場無疑是不可取的,但其研究敘事作品的建構規律、形式技巧的模式和方法卻大有值得借鑒之處。我在《外國文學評論》2003年第2期上發表了《經典敘事學究竟是否已經過時?》一文,後又在美國的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2005年第2期上發表了《語境敘事學與形式敘事學緣何相互依存)—文,說明經典敘事詩學並沒有過時,它與後經典敘事學之間存在互為滋養、相互促進的三重對話關系。令人遺憾的是,西方批評界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不少研究小說的西方學者將注意力完全轉向了意識形態,轉向了文本外的社會歷史環境,將作品視為一種政治現象,將文學批評視為及治斗爭的工具。他們反對小說的形式研究或審美研究,認為這樣的研究是為維護和加強統治意識服務的。在這種「激進」的氛圍下,敘事學研究受到了強烈沖擊。

世紀之交,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了一味進行政治批評和文化批評的局限性,這種完全忽略作品藝術規律和特征的做法必將給文學研究帶來災難性後果。他們開始再度重視對敘事形式的研究,認為小說的形式研究和小說與社會歷史環境之關系的研究不應當互相排斥,而應當互為補充,從而出現了對敘事理論研究興趣的回歸。近年來敘事理論研究的復興,有以下一些特點:其一,在分析文本時,較為注重讀者和社會歷史語境的作用。其二,有的學者從新的角度切入一些敘事現象,拓展了對敘事運作方式和功能的認識。其三,有的學者聚焦於偏離規約的敘事現象、新的敘事(次)文類,以及以往被忽略的敘事現象和敘事文類。面對現有的結構模式所無法涵蓋的敘事現象,學者們會提出新的概念或建構新的模式來予以描述和分析,這是對經典敘事詩學的補充和發展。在將已有的概念運用於新的敘事文類時,也往往會賦予其不同的重點,強調敘事結構在該文類中的不同意義。其四,關注不同媒介和非文學領域,電影、音樂、歌劇、法律、人物像、古典器樂、數字化敘事等等均進入了研究視野。其五,重新審視經典敘事學的一些理論概念,例如「故事與話語的區分」、「敘事性」、「敘事者的不可靠性」、「隱含作者」、「受述者」等等。其六,注重敘事學的跨學科研究,越來越多的敘事理論家有意識地從其他流派吸取有益的理論概念、批評視角和分析模式,以求擴展研究范疇,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西方敘事理論的「盛—衰—盛」發展史從一個側面表明,盡管西方每一個時期幾乎都有一個占據主導地位的理論流派,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你方唱罷我方登台」的替代史。當今,西方的文學批評理論呈現出一種多元共存的態勢。其實,任何一種理論和批評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尤其在關注面上.都有其重點和盲點,各個批評理論流派之間往往呈現一種互為補充的關系。美國的《文體》雜志第34卷第2期(2000年夏季刊)發表了以」敘事概念「為主題的專刊,布賴恩·理查森為該專刊撰寫了導論,該文最後的結論是:」敘事理論正在達到一個更為重要、更為復雜和更為全面的層次。由於後結構主義已經開始消退,而一個新的(至少是不同的)批評范式正在努力占據前台,敘事理論很可能會在文學批評研究中處於越來越中心的地位。」但在我們看來,取代並非理想,是否占據中心也並非重要。文學研究的發展呼喚互補互惠、多元共存。希望在新的世紀里,敘事理論在文學研究的百花園里,會更加茁壯地成長,更加絢麗地開放。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