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問題報告

中國民族問題報告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徐曉萍 金鑫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66668
  • ISBN13:9787500466666
  • 裝訂:平裝 / 23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結合本職工作的經驗,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的民族問題、民族政策及其實踐進行了從歷史到現實、從國內到國外、從理論到實踐的廣泛思考,且心得頗多。在這部著作中,作者對中國民族問題歷史和現實國情的把握,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若干基本原理及其實踐指導意義的分析,對民族理論學界關注的一些問題的進一步探討,對中國融入國際社會進程中受到相關政治因素和學術思潮的影響的論述,特別是對中國民族政策及其實踐的分析、評估和對策性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展現了觀察問題的新視角和論證問題的新觀點。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人類視野中的“民族”
第一節 民族的歷史與現實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人類社會民族現象的認識
第三節 中國“民族”觀念的歷史演進
結語
第二章 歷史國情與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選擇
第一節 中國古代民族政策回顧與評價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探索與抉擇
第三節 新中國民族政策的實踐
結語
第三章 當代中國民族問題及其理論觀察
第一節 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
第二節 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政治權利保障問題
第三節 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問題
第四節 民族關系問題
第五節 分裂主義勢力及其現實威脅
結語
第四章 西方主導下的國際政治生態對中國民族問題的沖擊與影響
第一節 民主化浪潮對民族問題的沖擊和影響
第二節 西方人權觀念在民族問題上的應用與錯位
第三節 全球化與民族國家主權讓渡
第四節 西方勢力利用民族宗教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第五節 冷戰後的世界民族主義浪潮及其影響
結語
第五章 國外民族政治理論與實踐的影響與啟示
第一節 西方民族政治理論對中國民族理論的影響
第二節 一些國家民族政策的取向及其實踐啟示
結語
第六章 當代中國民族政策的完善與發展
第一節 民族政策體系和過程
第二節 中國民族政策的目標取向及面臨的現實挑戰
第三節 對民族理論和政策發展完善的思考與探討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20世紀90年代以來,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多民族國家的政治演變、民族沖突及其導致的國家重組,掀起了冷戰後世界範圍的民族主義浪潮。就蘇聯“新思維”改革及其對東歐國家的影響來看,從蘇聯1986年爆發的族際沖突——阿拉木圖事件,到2006年前南斯拉夫地區再起波瀾——黑山脫離塞黑聯盟成為獨立國家,蘇東地區的民族主義分離運動通過“主權宣言”、武裝沖突、殘酷戰爭、全民公決等方式,不斷改變著這一地區的民族國家版圖。雖然這一國家裂變的高潮已經過去,但是俄羅斯尚存在以車臣問題為代表的若干“熱點”,塞爾維亞的科索沃獨立運動仍在繼續。

除了蘇東地區,這20年間世界範圍的民族問題同樣呈現了高漲的態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人類社會仍面對著處理和解決民族問題這一難題。在當代世界範圍,具有民族分離主義性質的組織或運動仍有60多個,而更為普遍性的民族問題則在各個多民族國家中廣泛存在,而全球化進程及其所引發的一系列全球性問題所推動的移民浪潮,不僅使為數不多的所謂族別成分單一的典型民族國家正在成為多民族國家,而且使民族問題表現形式、關涉領域也進一步擴大。這些現象表明,對于人類社會而言,民族問題的普遍性、長期性、復雜性、國際性和重要性的特點不僅需要充分認識,而且對如何處理和解決民族問題需要深入思考和認真研究。

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之際,西方政要曾以“民族主義戰勝共產主義”的樂觀判斷,聲稱所有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都將步蘇聯的後塵。然而,這一預言已成過眼煙雲。中國作為當代世界最大的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處理和解決民族問題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重要的事務之一。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制度安排是民族區域自治,政策體系涵蓋了政治平等、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保障諸方面,基本目標是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相處,通過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目標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進程中不斷推進。

為什麼西方的預言未能實現,對此,列寧早已做出了回答︰“在分析任何社會的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之內;此外,如果談到某一國家(例如,談到這個國家的民族綱領),那就要考慮到在同一歷史時代這個國家不同于其他各國的具體特點。”中國的國情(歷史的和現實的)都與蘇聯不同,中國雖然在解決民族問題的政策實踐中受到過蘇聯的影響,甚至也出現過某些脫離國情實際的模仿。但是,從中國的國情實際出發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努力堅持、不斷修正錯誤的基本原則。當然,對西方世界的一些人來說,未實現的預言並不意味著對預言的放棄。利用民族問題“西化”、“分化”中國的圖謀早已付諸實踐。

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當代中國的民族問題表現形式是多樣的,既有各民族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問題,也有涉及人權、文化、宗教、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多種問題,同時也存在“三股勢力”的問題。觀察這些問題也必然涉及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和實踐效果。在這方面,國內外相關學界的關注程度可謂與日俱增。但是,在研究包括中國民族問題在內的社會問題時,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實際出發,把握當代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

中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社會基本矛盾所決定或影響的包括民族問題在內的所有社會問題的解決程度,不可能與先進的制度設計、理想的政策目標完全契合,在解決民族問題的實踐中完善制度、充實政策是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和政策效能的必由之路。這是一個過程,正如西方雖然早已提出充分的人權理念以來,人權的充分實現程度依然是有限的一樣。因此,我們不能因實踐中存在或尚未解決的問題而對已經確定的制度、政策簡單地對功能、效果甚至真實性進行評判。而是需要從國情實際出發去研究那些制約因素,根據變化的實踐去調整實施政策的思路和方法。斯大林指出︰“民族問題只有和發展的歷史條件聯系起來看才能得到解決。”“以具體歷史條件為出發點,把辨證地提出問題當作唯一正確的提問題的方法,——這就是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

《中國民族問題報告》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基本思路進行的一項較為系統的綜合性研究成果。作者結合本職工作的經驗,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的民族問題、民族政策及其實踐進行了從歷史到現實、從國內到國外、從理論到實踐的廣泛思考,且心得頗多。在這部著作中,作者對中國民族問題歷史和現實國情的把握,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若干基本原理及其實踐指導意義的分析,對民族理論學界關注的一些問題的進一步探討,對中國融人國際社會進程中受到相關政治因素和學術思潮的影響的論述,特別是對中國民族政策及其實踐的分析、評估和對策性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展現了觀察問題的新視角和論證問題的新觀點,突出了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體現了學術研究為現實提供智力支持的意識,展示了多學科知識的運用。同時,作者對我國民族理論學界目前研究狀況的評議和推進發展的思路也很有見地和啟發,可謂切身感受,值得身在其中的同人們關注和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民族研究所所長
郝時遠
2007年10月14日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