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舒展︰入靜養生的原理

層次、舒展︰入靜養生的原理
定價:96
NT $ 84
  • 作者:陳小野
  •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746724
  • ISBN13:9787801746726
  • 裝訂:平裝 / 32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修煉氣功的主要方法是調心、調息、調身,而調心是“三調”之本。調心的主要目的是入靜,調心是入靜的最主要手段,調息和調身的重要目的也是入靜或配合調心。

本書共分為三章。其中第一章是︰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是人體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第二章是︰入靜養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使低層次功能得以“舒展”,從而消除人體這一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第三章是︰入靜養生原理也是中醫傳統養生文化的核心原理。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是人體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
第一節 生物體的功能有不同的層次
第二節 生物體不同層次功能間的關系之一︰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有抑制、干擾作用。且這種作用的強度與層次差距呈正相關
第三節 生物體不同層次功能間的關系之二︰高層次功能有脫離低層次功能的約束而升高層次的趨勢。且這種趨勢的強度與層次差距吳正相關
一、現代生物學和現代醫學方面——功能角度
二、現代生物學和現代醫學方面——能量代謝角度
三、中醫方面
第四節 生物體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干擾的程度與高層次功能脫離低層次功能的約束而升高層次的程度呈正相關
第五節 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是人體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
第二章 入靜養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使低層次功能得以“舒展”,從而消除人體這一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
第一節 人體功能的層次
一、概述
二、意識、本能、潛意識、幻覺、識神、元神的層次
三、自身感知的層次
四、自發動的層次
五、大腦皮層的層次
六、額葉的層次
七、各種腦電波的層次
八、骨骼肌緊張的層次
九、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層次
十、皮膚部分生物學特性改變的層次
十一、外周血管舒張的層次
十二、胃腸道運動增強的層次
十三、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層次
十四、能量腺皮質功能的層次
第二節 入靜時,以大腦皮層和交感神經為代表的高層次功能的層次降低,低層次功能增強。
一、入靜方法︰放棄意識活動
二、入靜時,意識活動、識神減弱,本能、潛意識、幻覺、元神增強
三、入靜時,自身感知的敏感性增強
四、入靜時,往往會出現自發動現象
五、入靜時,中柩神經系統的高層次功能受抑,低層次功能增強
六、入靜時,骨骼肌緊張度降低
七、入靜時,交感神經功能受抑,副交感神經功能增強
八、入靜時,皮膚電位降低,皮膚電阻和皮膚溫度升高,皮膚電活動趨于穩定,等
九、入靜時,外周血管舒張
十、入靜時,胃腸道運動增強
十一、入靜時,緊上腺皮質功能降低
十二、入靜時,能量代謝降低
第三節 入靜養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使低層次功能得以“舒展”,從而消除人體這一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
一、入靜養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使低層次功能得以“舒展”,從而消除人體這一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
二、相關論述
第三章 入靜養生原理也是中醫傳統養生文化的核心原理
第一節 入靜養生原理也是中醫傳統養生文化的核心原理
第二節 入靜養生原理是中醫傳統養生文化核心原理的典型體現
 



中國傳統文化的3個核心詞匯是“自然”、“境界”、“神”。

如《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大巧若拙,大樸不雕”,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臻于化境”,如蔡邕《九勢》:“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矣,陰陽既生,形勢出矣。”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學,無不以自然勝,而莫著于元曲。”

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如謝棒《四溟詩話》:“範德機曰:‘詩當取材於漢魏,而音律以唐為宗。’此近體之法,古詩不泥音律,而調自高也。”如俞弁《逸老堂詩話》:“埋盆若個便為池,玉花亭亭有一枝。不以格高知者少,奈因開晚謝還遲。”如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人品高矣,氣韻不得不高。”如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如杜子美:“書貴瘦硬方通神”,如“出神(入化)”、“神品”、“神思”、“神來之筆”、“神乎其技”,如瞿佑《歸田詩話》:“東坡則放曠不羈,出獄和韻,即雲:‘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已如神。”’如元僧道璨號無文印《題坡翁墨竹》:“長公在惠州,日遺黃門書,自謂墨竹入神品。



“自然”的實質是有序;
“境界”的實質是有序度;
“神”的實質是最高的有序度。
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最核心詞匯是“境界”。



“境界”即“層次”,所以:
■現代科學(包括現代醫學)著眼于功能;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醫)著眼于功能的層次(功能的有序度)。



中醫認識人體功能層次的規律,包括:
■整體功能層次的高、低;
■不同層次功能間的關系。



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是人體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
入靜養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層次功能對低層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擾,使低層次功能得以“舒展”,從而消除人體這一與生俱來的、重要的內在致病源。



迄今,作者主編(著)的著作有:
陳小野,主編,實用中醫證候動物模型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3。
陳小野,著,中醫學理論研究,中醫古籍出版社,2000。
陳小野,鄒世潔,著,中醫證候動物模型學——理論研究和總論,清華同方光盤電子出版社,2004。
張偉榮,陳小野,主編,中醫實驗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
陳小野,鄒世潔,著,虛證病理的逆向重演律,中醫古籍出版社,2007。
其中,《中醫證候動物模型學——理論研究和總論》是對《實用中醫證候動物模型學》的上篇增加了一倍的篇幅(12篇文章),並增加了中篇而成。



是為序。

陳小野
2008年10月26日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