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改革的新視界︰當代公共管理與憲政關系研究

政府管理改革的新視界︰當代公共管理與憲政關系研究
定價:156
NT $ 136
  • 作者:徐敏江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76566
  • ISBN13:9787500476566
  • 裝訂:平裝 / 22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成果。作者深入分析了公共管理與憲政的關系在制度層面變遷的歷史,對兩者在體制、權力結構、組織機構及其運行方面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和變革發展過程進行了梳理,提出了建構“憲政主義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體制安排及其運行樣態,為政府管理改革提供了最新的理論視點。


作者簡介︰余敏江(1977—),江西九江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蘇州大學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參與國家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以及其他項目9項,合著著作5部,參編教材4部,在《中國行政管理》、《江蘇社會科學》、《南京社會科學》等雜志上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公共行政》、《新思路》轉載或被《新華文摘》摘目。主要研究方向是政府管理理論與實踐及政治哲學。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一 選題的背景
二 選題的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二 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節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節 研究內容和主要創新
一 研究的內容
二 主要創新
第二章 當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概念
第一節 公共管理的幾種理論範式
一 傳統公共行政範式及其局限
二 新公共行政範式的興起及其影響
三 新公共管理範式及其局限
第二節 當代公共管理興起的理論與社會實踐背景
一 當代公共管理興起的理論背景
二 當代公共管理興起的社會實踐背景
第三節 當代公共管理的內涵、本質和根本性問題
一 當代公共管理的內涵與本質
二 當代公共管理的根本性問題
第三章 憲政基本理論評析
第一節 憲政的內涵界定
第二節 憲政與相關概念之間的關系
一 憲法與憲政
二 憲政與民主
三 憲政與限政
第三節 憲政的理論基礎
一 基督教精神與憲政
二 自然法理論與憲政
三 契約論與憲政
第四章 公共管理與憲政關系溯源
第一節 從“無憲法即無行政”到“行政游離于法”
第二節 行政國家的出現與憲政模式的變遷
第三節 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與憲政基礎論的重構
第五章 公共管理與憲政的邏輯關聯
第一節 公共管理與憲政的共同性
一 公共管理價值與憲政價值相契合
二 公共管理與憲政對公共生活調整的範圍有重合
三 公共管理與憲政的實踐功能相類同
第二節 公共管理與憲政的相關性
一 憲政文明的發展程度規定了公共管理範式演變的可能範疇
二 憲政從原則上規定了公共部門公共權力的性質和規模
三 公共部門行使公共權力的目的是實現憲法中的公共權力意志
四 公共管理必須在憲政平台上運作時才能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三節 公共管理與憲政的差異性
一 公共管理與憲政在原則上的差異性
二 公共管理與憲政在制度上的差異性
第六章 公共管理與憲政的相互作用
第一節 良好的公共管理對憲政的積極影響
一 良好的公共管理能明確反映和實踐憲政的原則和規範
二 良好的公共管理能維系和穩固憲政秩序
三 良好的公共管理能推動憲政的發展
第二節 不良的公共管理對憲政的消極影響
一 公共管理“公共性”不足對憲政的消極影響
二 公共管理“管理性”不足對憲政的消極影響
第三節 憲政對公共管理的積極回應
一 憲政能防止和制約公共管理中公共權力的濫用
二 憲政解決了公共決策機制如何健全的問題
三 憲政為公共管理劃定了最適合的作用範圍
四 憲政能最終促進當代公共管理的良性發展
第四節 憲政對公共管理的消極回應
一 憲政對公共管理的憲政訴求不能及時回應
二 憲政對公共管理偏離憲政的傾向不能有效約束
第七章 公共管理與憲政的良性互動︰憲政主義公共管理探究
第一節 構建憲政主義公共管理的必要與可能
一 支撐憲政主義公共管理範式的理論基礎
二 憲政主義公共管理產生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第二節 憲政主義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 代表公民權精神
二 公正與社會平等
三 法治
四 效率
第三節 憲政主義公共管理的體制安排
一 多中心的治理結構
二 交疊管轄的管理權限
三 程序性正當的規則體系
第四節 憲政主義公共管理的運行樣態——僅以政府運行為論域
一 被動主義的行政立法
二 民主主義的行政決策
三 規則主義的行政執行
四 人本主義的行政溝通
第八章 當代中國的憲政建設與公共管理創新的再思考
第一節 推進中國憲政建設︰基本理念與路徑選擇
一 中國憲政建設的基本理念
二 中國憲政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二節 走向憲政︰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公共管理發展的實踐
一 確定治道變革的總方向
二 轉變政府職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三 積極變革政府治理方式
四 不斷完善政府管理制度
第三節 堅守憲政之規制與導引︰中國公共管理創新的必由之路
一 公共選擇視角的考察
二 制度供給視角的考察
三 公正觀念視角的考察
第四節 憲政規制與導引的中國公共管理之具體形態
一 是政府真正履行代理人職責執行公眾意志的公共管理
二 是政府和公民平等協商與合作的公共管理
三 是公共權力既受到制約、又受到保障的公共管理
四 是既能實現充分的民主參與、又能高效率和高效能運行
的公共管理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地方政府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但是,對于這塊似乎神秘而又重要的領域,中國學者們幾乎一直對它熟視無睹。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改革開放拉開帷幕以後,學術界才開始較為系統地研究它,並產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0世紀末以來,中國地方政府研究呈現出一片欣欣向上的繁榮景象。事實上,改革開放30年以來,在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種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為全世界所矚目。探索30年來地方政府體制改革的歷程,反思目前中國地方政府體制改革所處的新的拐點,對于豐富政治學理論、充實中國行政管理理論體系,準動中國地方政府體制進一步改革,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蘇州大學地方政府研究所是中國學術界研究地方政府領域中的一個重鎮。蘇州大學原名東吳大學,早在1906年,東吳大學就創辦學術性刊物《東吳月報》,當時的辦學宗旨是“注重學業,培養品格,樹立優良學風,提倡服務精神”,校訓是“為社會創造完美人格”。1929年8月,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將校訓改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東吳大學校訓至今仍極具時代意義︰做學問,先要學會做人。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國內獨領風騷,享譽海內外,盛時之際,有“南東吳,北朝陽”、“法官出朝陽,律師出東吳”之說,被譽為“培養中國近代法律家的搖籃”。從20世紀上半葉開始,東吳大學曾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政治、法律學者和知名人士,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董寅初、趙樸初、談家楨、王寵惠、董康、楊鐵梁、王紹靖、倪增嗷、梅汝枋、吳德熊、李浩培、呂光、桂裕、丘漢平、張志讓、查良鑒、查良鏞(金庸)、盛振為、何世楨、馬漢寶、姚淇清、陳霆銳等,都輩出東吳。1952年,東吳大學因院校調整改名為江蘇師範學院,1982年改名為蘇州大學(Suzhou University)。1999年台北市東吳大學學人來訪,接受建議,將譯名改為Soochow University,這就與台北市的東吳大學譯名相同。

蘇州大學地方政府研究得東吳文化傳統之銳氣,延東吳文化底蘊的深厚積澱與脈絡,在國內同類研究中較早起步。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剛剛成立之際,我們就著手進行行政管理專業的建設,全國著名學者、中圉行政管理學會顧問丘曉教授為此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時任系主任的薛守賢教授與學者周海樂教授,為此付出了辛勤勞動與理論鋪墊。1987年,付大友、朱昌寧等編寫《行政管理學導論》在雲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屬國內最早的專業教材之一。次年,教育部批準蘇州大學設立行政管理專業,並于當年招生。1990年薛守賢主編“行政管理學叢書” (內含《行政學概論》、《社會調查與統計》、《管理心理學》等),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薛守賢編著《行政決策個案研究———江蘇吳江行政紀實》,由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1995年,錢振明等編寫《比較行政學》,于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1998年,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蘇州大學增設行政管理專業碩士點,同年,沈榮華著《中國地方政府規章研究》(上海三聯書店出版)、喬耀章編著《行政管理學》(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錢振明著《蘇南鄉鎮政權建設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沈榮華著《現代法治政府論》 (華夏出版社出版)、喬耀章著《政府理論》(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20o1年,芮國強等著《組織行為學》(南方出版社出版)。2004年,付大友等著《行政改革與制度創新》(上海三聯書店出版)。Z006年,沈榮華著《中國地方政府學》與《地方政府治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芮國強、喬耀章著《行政哲學基本問題︰探索與對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吳聲功著《服務型政府的建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四本專著公開出版。2008年,沈榮華、鐘偉軍著《中國地方政府體制創新路徑研究》、黃建洪著《公共理性視野中的當代中國政府能力研究》、余敏江著《政府管理改革的新視界︰當代公共管理與憲政關系研究》、趙康著《管理咨詢在中國︰現狀、專業水平、存在問題和發展戰略》等四本專著作為叢書的一部分,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同年,張勁松著《政府關系》,于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金太軍則隨身帶來了一套由他2005年主編的《當代中國公共管理與社區治理叢書》 (內含《政府職能梳理與重構》、《行政腐敗解讀與治理》、 《公務員制度創新與實施》、 《鄉村關系與村民自治》、《公共政策執行梗阻與消解》、《中央與地方政府關系建構與調諧》、《鄉鎮機構改革挑戰與對策》、《重大政策剖析與反思》)。

蘇州大學地方政府研究得東吳文化傳統之靈氣,其研究團隊的理論研究各具特色,結構合理。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沈榮華教授注重法治政府與地方政府研究,博士生導師金太軍注重公共管理理論研究,博士生導師喬耀章教授注重政府理論研究,博士生導師錢振明教授注重比較行政學與城市管理研究,博士生導師趙康教授注重公共管理學研究,博士生導師王俊華教授和葛建一研究員注重公共衛生事業管理研究,傅大友教授和芮國強副教授注重行政管理基礎理論研究,袁勇志教授注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研究,嚴金泉副教授注重土地資源管理研究。再加上李麗紅、周軍華、張晨、龔詠梅、宋煜萍、施從美、沈承誠等一批年輕學者開始嶄露頭角,蘇州大學公共管理研究團隊在繼續成長。他們中大多數學術成杲發表在國內權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很多學術觀點被學術界其他同人反復引用,有的學術論文被《新華文摘》、《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刊物多次轉載。近幾年來,我們共申請獲得七項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與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公關項目,整個團隊在國內同類學科領域處于前沿。

蘇州大學地方政府研究得東吳文化傳統之朝氣,也獨佔蘇州地域區位之優勢。蘇州大學地處中國改革開放前沿,蘇南地方政府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創新經驗,為我們研究地方政府提供了素材與方便。例如︰昆山市發展的成功模式;蘇州市政府積極開展服務型政府的探索;蘇州市各區政府積極推動“幸福社區”、“改革社區”、“社區創新”的努力;元錫市政府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踐;等等。這些嘗試既為全國地方政府管理的創新提供了參照,又為我們研究地方政府管理提供了一個很高的平台。何況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地方政府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的組織者、調控者和服務者,承擔著推動本地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主導角色。地方政府能不能在中央適度集權下,充分發揮地方優勢,制定出適合各地發展的策略與措施,在競爭中給予整合,在合作中提供指導,在發展中進行協調,這對提高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研究中國發展模式提供了直接的數據與案例。中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體制轉軌的時期,一方面必須制約政府權力的運作空間與模式;另一方面為了又好又快的建設與發展,還必須鞏固政府的主導地位。這就突顯出中國研究政府管理、特別是地方政府管理的特殊價值與意義。

當前!地方政府研究的側重點是政府體制改革與自主創新,這是一個大課題。本叢書只是中國學界眾多地方政府研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的研究,目的旨在試圖提供某些對實踐探索的理論思考,其中,有思想火花與創新亮點,但是,錯誤缺點也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學者指正,也懇請讀者批評。

本叢書得以問世,得到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批準號︰061ZD0033)《地方政府改革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究》的資助,也得到了蘇州大學“211工程”項目的資助以其政治與改革管理學院的重視,尤其是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領導與編審們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我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誠摯的感謝!

沈榮華
2008年7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