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學

中國古代科學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英]李約瑟
  • 譯者:李彥
  •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21081182
  • ISBN13:9787221081186
  • 裝訂:平裝 / 19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香港中文大學以錢穆先生字(賓四)冠名的“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跨時三十年,僅十一位大學問家登壇開講,立足中國傳統文化,放眼世界,以闡述、創新中國文化已己任,高屋建瓴,深入淺出,見解卓然。

本書為1979年李約瑟博士應邀主講新亞書院主辦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的講稿輯錄而成。已有英、日、德、意等語種版本問世,今將原文漢譯,以饗讀者。

本書共分五章,除探索古代中國科學與歐洲古代科學的情況外,亦介紹了道家煉丹術的發展,以及其與火藥、火器、醫藥等發展的關聯。此外,亦依據神經生理學和神經生物化學來解釋針灸療法,並對比了華夏文明與猶太—基督教文明中關于時間與變化概念的看法,從而透視其對彼此科學發展的影響。

本書除對學者有參考價值外,對一般讀者了解中國古代的科學發展,也十分有用。
 

目錄

序言(梁秉中教授)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火藥與火器的壯麗史詩由煉丹開始
第三章 長壽之道的對比研究
第四章 針灸理論及其發展史
第五章 與歐洲對比看時間和變化概念的異同
附錄
 

李約瑟的巨著《中國科學與文明》,把我國古代科學發展的事實,介紹到西方社會。我國的古老文化給人的印象,免不了守舊、遠離科學的落後形象,否則便沒有八十年前五四運動呼喚的“德先生”和“賽先生”。經李約瑟的考據、研究,用西方學者研究歷史的觀點和治學方法,發掘出我國古代文明中科學的發明。他對中國文化有深厚認識,把考據和著作帶進了一個外國學者不容易抵達的深度。我們習慣閱讀的歷史史實,是對發生過的活動的詳細描述。李約瑟同時細說當時社會環境、文化氣候、鄰邦的影響等。

本書屬于李約瑟研究中國科學與文明的後期著作,原稿出自他榮任新亞書院第二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訪問教授期中的演講,精簡地介紹了他研究中國傳統醫學的心得。醫學既屬于科學的一部分,李約瑟自然須把我國的科技發展歷史,先作一個簡單的論述。第一章“導論”,屬于李先生《中國科學與文明》已出版的部分著作選論,提出了我國科技發明、發展的先進特色,而結果未有循西方科學進展的軌跡的重要觀察。傳統醫學是否享有同等的命運呢?中國人雖在各科學領域中,享有卓越的成就,但未能匯入當代科學的海洋之中,傳統醫學似亦相同。

中國醫學的萌芽,與煉丹制藥分不開。而我國的火藥發明和火器的應用,正是促進煉丹房建立的決定性因素。在墨子時代,已有使用火器的記載。到9世紀,火藥的應用已臻完善。西方化學被認為源于煉丹術,範圍由個人使用、化學制作,以至出產貴重金屬。我國的煉丹術,熱衷于長壽法。從很早期開始,傳統醫學的重點,在延年益壽,預防疾病。

針灸術始自公元前1000年的周期,屬于最古老的傳統治療方法。李約瑟考證出針刺治療的理論和實踐的成熟期,要到中世紀時代:從鎮痛的應用,以至其他治療領域。他從典籍中有關針刺治療的記載,開始考據,使用西方科學的推論方法,支持針灸術確有其實踐理論和客觀成績,反駁了針灸術屬于心理治療的指揮。李約瑟並非醫者,他只能用生理學家的觀點去分析,缺乏醫者的臨床意識。然而,就因此他並非醫者,可以避開了醫者依靠科學的執著,較宏觀地分析傳統療法。李約瑟預測,針刺之後產生的生物化學、免疫系統變化,最終將要顯現。

正當中醫藥地位在香港獲得承認,政府又謀求發展中藥制作出產,把中藥納入經濟建設範圍之際,李約瑟有關中醫藥的研究著作,正好為學術界提供適當的文化理據,作為從事中醫藥研究、服務或貿易的基礎。中西兩個相差甚遠的文化系統之中,包含了不同取向的兩種醫學,現代人不適宜盲目結合相加;相反,若采取敵視、敵對的狹窄態度,亦錯失包容兼顧、互補不足的大好機會。在世紀相交的歲月之中,我們感謝李約瑟送給我們這份珍貴禮物。

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院長
梁秉中教授
1999年5月25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