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環境經濟學的一本最新著作,分析了企業和政府如何運用「明智的」發展思路,在通過技術進步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為可持續的發展做出貢獻。本書列舉了許多成功和失敗的案例,探討了微觀和宏觀經濟建立兼顧發展和可持續性的模式的必要性和方式。本書對於企業管理人員和政府決策人員都具有很大的操作指導意義和啟發性。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一、提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該模式能讓知識轉化為更好的經濟績效、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社會福利。

二、描述如何逐步改進現有的生產制造流程和產品服務。

三、闡述了稀缺資源更新方面的傳統技術及其創新如何創造更多手工和技術工作崗位,由此降低失業率,減少能源消耗,減少資源利用,促進經濟增長。
 

目錄

譯者序
導論
第一章 制造績效
1.1 為何轉變
1.1.1 石器時代經濟——分/kg
1.1.2 工業經濟——歐元/kg
1.1.3 績效經濟——百萬歐元/g
1.2 績效經濟:如何運作
1.2.1 智能解決方案——知識創造財富
1.2.2 探索科學和技術進步——與不確定性共存
1.2.3 預防策略
1.2.4 知足策略
1.2.5 系統解決方案——智能解決方案
1.3 變革動力
1.3.1 膽識
1.3.2 作為推動力量的社會科學
1.4 如何克服障礙
1.4.1 經濟的區域化
1.5 如何衡量
第二章 全過程管理績效
2.1 為何轉變
2.1.1 湖泊經濟和環形經濟模式下的物品使用
2.1.2 就地創造就業機會
2.1.3 追求成本效率
2.1.4 提高企業和國家競爭力
2.2 湖泊經濟和環形經濟模式:如何運作
2.2.1 湖泊經濟
2.2.2 環形經濟
2.2.3 湖泊經濟和環形經濟背後的原則
2.3 湖泊經濟:對實物資產的最優化管理
2.3.1 從消費向財富的轉變
2.3.2 基礎設施和耐用品的湖泊經濟
2.3.3 湖泊經濟中的設備運營商
2.3.4 化學元素的湖泊經濟
2.4 環形經濟——再使用和再銷售的藝術
2.4.1 環路1的案例:產品服務壽命的延長
2.4.2 環路2的案例:化學元素的環形經濟
2.5 變革的動力
2.5.1 追求最強的競爭力
2.5.2 科學和技術的創新
2.5.3 商業模式的創新
2.5.4 文化創新:「關懷」指標
2.5.5 以自給自足作為驅動力
2.6 如何克服困難
2.6.1 創造失去的工具
2.6.2 創造缺失的支持
2.6.3 為產品的再利用提供激勵手段
2.6.4 開設缺失的大學課程和教育支持
2.6.5 為創新提供激勵:框架條件的作用
2.7 如何衡量
第三章 銷售績效
3.1 功能服務經濟模式下的績效銷售
3.1.1 「時間要素」
3.2 為何轉變
3.2.1 通過延伸績效責任來導入「時間要素」
3.2.2 績效銷售與產品銷售之比較
3.2.3 對經濟獨立且資源富足國家保證資源供給
3.3 功能服務經濟:如何運作
3.3.1 服務經濟的起源
3.3.2 從服務經濟到功能經濟
3.3.3 從供應鏈到績效鏈
3.3.4 X-PS:各種B2B績效服務
3.3.5 X-MS:領先的B2B管理服務部門
3.3.6 私人融資業務模式
3.3.7 基於績效的物流服務
3.3.8 GMS——大眾管理服務
3.3.9 大眾房屋管理服務
3.3.10 大眾能源管理服務
3.3.11 大眾交通管理服務
3.3.12 大眾消費品管理服務
3.4 變革動力
3.4.1 作為變革動力的市場競爭力
3.4.2 作為變革動力的法制體系
3.4.3 作為變革動力的科技
3.5 如何克服障礙
3.5.1 企業文化的全球性競爭
3.5.2 法制體系的全球性競爭
3.5.3 市場的內在障礙
3.6 如何衡量
第四章 可持續性與績效經濟
4.1 偉大的混沌系統
4.1.1 可持續性的概念
4.1.2 績效經濟的質量立方體
4.1.3 經合組織的脫鉤和復合型指標
4.1.4 全球資源消耗狀況
4.2 績效經濟模式對於新興國家的適用性
4.3 績效經濟模式對於發達國家的適用性
4.3.1 何為變革的動力
4.4 績效、文化和可持續性之間的聯系
注釋
參考文獻
 

盡管20世紀90年代國際社會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學術界、決策層、實業界的領先者就開始倡導第二次工業革命或者新工業文明等說法,但是人們對於它的解說和理解往往處於抽象、朦朧的狀態。研讀施塔爾的這本《績效經濟》,可以對什麽是新的工業革命、為什麽要有新的工業革命、如何實施新的工業革命,形成有新意、有深度、有系統的看法。

我對施塔爾的關注緣起於循環經濟方面的研究,因為我們研究循環經濟的目的就是要探討中國新型工業化的實現路徑。自從1998年起在國內寫了循環經濟的一系列文章引起關注以來,我們的研究團隊一直試圖在循環經濟方面做一些有「上天入地」性質的深化工作。其中,「上天」,是要研究循環經濟的經濟學依據,這方面我們發現美國生態經濟學家戴利提出的穩態經濟理論是很有支撐性的(2001年我們在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支持下翻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超越增長》一書)。「入地」,是要研究循環經濟的操作化形式,這方面我們發現瑞士工業經濟學家施塔爾的績效經濟理論是最有啟示性的(另外一個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相關理論是德國學者布勞恩加特(Braungart)等提出的「搖籃到搖籃經濟」)。

最早了解施塔爾及其理論是在1999年翻譯霍肯等人著的《自然資本論》一書的時候。該書提到,施塔爾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提出了不同於流行概念的服務經濟或功能經濟的新概念,即消費者不是從制造商那里購買商品麗是通過租用或者借用商品獲得服務,這個概念的要害是通過制造業服務化來滿足消費者的功能性需求,同時達到使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壓力脫鉤的目標。這成為我後來將循環經濟界定為不是垃圾經濟而是包括廢物循環、產品循環、服務循環等多重循環過程的綠色經濟的重要思想來源。此後我一直關注著施塔爾的研究動態和思想進展。2006年,施塔爾總結其20多年來在功能服務經濟上的研究成杲,出版了有集成性的《績效經濟》一書。我當即與其聯系,表達了翻譯該書的願望(2007年我邀請施塔爾來同濟參加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岳際論壇,請他在會議上給我的研究生作了有關績效經濟的報告)。施塔爾熱情應允並主動聯系該書英文版的出版編輯,這就是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本書中文版的簡單由來。

施塔爾提出績效經濟的塞本點是:傳統工業經濟面臨著經濟增長變緩、社會失業攀升、資源環境退化等多重危機,因此需要向具有經濟增長、社會就業、環境友好三重效益的新的績效經濟實現轉變。這本書中的思想、案例和信息,對於中國如何深化循環經濟和新型工業化的理論與實踐,對於世界如何走出當前金融危機和氣候危機的雙重挑戰,可以帶來許多非常規的啟迪和借鑒。我研讀這本書己經不下十數次,最有感受的是下面四個方面:

一是對傳統工業經濟的再制造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路徑。一種是在已有的工業經濟模式上的修正與改進,例如清潔生產、生態設計、廢物利用等屬於此類;另一種是對傳統的工業經濟進行變革性的轉型,例如制造者銷售服務而不是銷售產品等屬於此類。施塔爾借用管理學家德魯克的說法,認為前者是「正確地做事情」的效率導向路徑,後者則是「傲正確的事情」的效果導向路徑。由於傳統工業經濟模式是與資源!芎毛、污染增加相伴隨的,隨著自然資本成為新的稀缺,單單靠對傳統工業經濟模式的效率改進,已經無法解決經濟規模擴張帶來的資源環境爛毛珀反彈效應。因此,施塔爾強調,在21世紀的經濟活動中制造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關於產品制造的本質和商業活動的模式將發生重要的變革,而變革的方向就是新的績效經濟。

二是績效經濟對傳統制造活動的三個根本性變革。施塔爾按照生產、管理、銷售的流程討論了這些變革。其一是在生產環節,要通過將科技創新注入工業制造,使傳統的大宗產品轉變為智能產品,用相對少的資源消耗創造更多的財富以促進經濟增長,即所謂生產績效(本書第一章);其二是在管理環節(重點是消費後的處理),要通過發展「環形經濟」和「湖泊經濟」,做到在減少不可再生資源消耗的同時,在後生產過程中創造新的勞動就業機會,即所謂管理績效(本書第二章);其三是在銷售環節,要通過延長的企業績效責任和功能服務性質的商業模式,將使用價值而不是交換價值作為制造業的中心概念,在增加社會財富的同時降低企業的負外部性(因而可以減少公共財政的支出),即所謂銷售績效(本書第三章)。績效經濟,就是要用這樣一種以績效的生產、管理、銷售為中心的新的工業文明模式,取代我們已經熟悉得近乎麻木了的以產品的生產、管理、銷售為中心的傳統工業文明模式。

三是用績效經濟的三重標准來衡量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施塔爾的績效經濟認為,在經濟與環境的交界面,制造商要關心單位物質重量的價值產出(美元/千克),用較少的物質消耗獲得較多的價值產出;在社會與環境的交界面,制造商要關心單位物質重量的就業機會(勞動小時/千克),用可以再生的勞動資源替代自然界日益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在經濟與社會的交界面,制造商要使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成本內部化(風險/人),減少消費者和全社會的風險支出以提高福利的串值。我們在循環經濟的研究中多次體會到,傳統的工業經濟在經濟謅長、社會就業、環境影響三個方面是分裂的,因此需要通過新型工業化的方式來進行整合。顯然,施塔爾有關績效經濟的三重標准對於我勺理解和發展中國的循環經濟和新型工業化有著直接的應用價值。

四是績效經濟對於發展中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意義。從產品與特貢設施的滴足情況來看,可以認為發達國家的物質需求已經墓本得到滿足,因而是需要實行存量資產優化管理的經濟;而發展中國家則是產晶與物質設施供給還遠不能滿足塞本需求,因而是需要進行物質產品增量擴張的經濟。施塔爾認為發展績效經濟對於兩種類型國家具有不同的意義。如杲對於發達國家具有後工業化轉型的意義,那麽對於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經濟就具有跨越式發展的意義。例如,在生產績效方面,發展中國家可以超越那些對科技進步持有風險厭惡態度的發達國家,通過科技創新和明智生產以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方式提高物質產品的供給;在管理績效方面,發展中國家不但需要在生產過程,而且需要通過對產品與基礎設施的合理運營和維護,在產品使用等環節創造勞動密集型的就業機會;在銷售績效方面,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不用花巨資購買具有最新技術的電廠或者對鐵路等基礎設施直接進行投資和運營,而是可以通過建造一運營一移交(BOT)或者建造一擁有一運營(BOO)等方式,以經濟的和有效的方式獲得「用電服務」或者「運輸能力」。

本書由同濟大學諾大建教授和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朱遠博士主持翻譯。其中,導論部分由朱遠翻譯,第一章由朱遠和王梓布翻譯,第二章由朱遠翻譯,第三章由王榫禱和朱遠翻譯,第四章由黃曉芬翻譯,注釋部分由朱遠翻譯,全部譯作由諸大建和朱遠統一改定。翻譯過程得到了上海譯文出版社馬勝編輯的熱情幫助,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諸大建
2009年7月8日於同濟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