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理解史(第四卷‧經濟哲學視域中的當代資本主義批判理論)

資本主義理解史(第四卷‧經濟哲學視域中的當代資本主義批判理論)
定價:192
NT $ 167
 

內容簡介

要支撐起一個強大的現代化國家,除了經濟、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還需要先進的、強有力的文化力量。鳳凰文庫的出版宗旨是︰忠實記載當代國內外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學術、思想和理論成果,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為推動我國先進文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豐富的實踐總結、珍貴的價值理念、有益的學術參考和創新的思想理論資源。

鳳凰文庫將致力于人類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懷和國際視野。經濟全球化的背後是不同文化的沖撞與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蕩與揚棄,是不同文明的競爭和共存。從歷史進化的角度來看,交融、揚棄、共存是大趨勢,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總是在堅持自我特質的同時,向其他民族、其他國家吸取異質文化的養分,從而與時俱進,發展壯大。文庫將積極采擷當今世界優秀文化成果,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
 

目錄

主編的話
導言
第一章 消費不足與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
——保羅‧斯威齊早期對資本邏輯的批判
第一節 從歷史本質論到歷史運作論︰“資本主義”的理解歷程
一 經驗抽象還是科學抽象︰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起點
二 商品生產與拜物教批判︰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開始
三 勞動力商品與剩余價值理論︰“資本主義”的歷史本質論
四 保羅‧斯威齊失去了什麼?
第二節 錯誤與真理並存︰斯威齊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評判
一 理論的假定︰斯威齊對馬克思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的批評
二 轉型問題上的“半吊子革命”與勞動價值論
三 對斯成齊的批判性反思
第三節 從危機到發展︰《資本主義發展論》的歷史意義
一 過度積累與消費不足︰斯威齊的危機理論
二 危機到底意味著什麼︰對“傳統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的反思
三 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展

第二章 經濟剩余與資本主義的危機
——保羅‧巴蘭與保羅‧斯威齊對“壟斷資本主義”的批判
第一節 從“傳統馬克思主義”到後馬克思思潮︰政治經濟學的流變
一 從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資本結構的轉型
二 “經濟剩余”的幻象︰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和生產邏輯的遺棄
三 剩余價值理論與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化
第二節 經濟剩余的政治經濟學︰壟斷資本的不合理性
一 用“經濟剩余”取代“剩余價值”
二 經濟剩余吸收困難︰壟斷資本主義趨于停滯的客觀依據
三 意識形態的神話︰壟斷資本主義的謊言
第三節 社會革命何以可能︰意識形態對日常生活的統治與
主體向度的淪喪
一 國家角色的重新審視︰政治工具、經濟調節與意識形態功能
二 “告別無產階級”︰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對革命主體的“和平演變”
三 不能承受之“輕”︰科學技術對工人的“奴役”
四 從發達國家的無產階級到不發達國家的貧苦大眾︰革命主動權的轉讓
第四節 線性發展觀的破裂與不發達國家理論
一 巴蘭提出“發展經濟學”的理論背景
二 經濟剩余的“單向轉移”︰資本主義發達和不發達的一般歷史根源
三 落後國家的社會結構及其救贖之路

第三章 “發展的長波”與資本主義的本質矛盾
——曼德爾對“晚期資本主義”的批判
第一節 在科學抽象與具體歷史之間︰方法論的視角
一 馬克思的“科學”方法
二 中間環節︰資本主義批判理論中的若干自主變量
三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中間環節何以存在?
第二節 晚期資本主義的經濟增長及其內在局限
一 第三次技術革命與晚期資本主義的經濟增長
二 資本的國際集中及其內在缺陷
三 持久的通貨膨脹與晚期資本主義經濟繁榮的終結
第三節 晚期資本主義的國家與意識形態︰一種批判的視角
一 晚期資本主義國家的日趨膨脹及其危機
二 技術理性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批判
三 晚期資本主義的危機及其出路

第四章 調節模式與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轉型
——法國調節學派米歇爾‧阿格里塔對資本邏輯的解讀
第一節 勞動過程的嬗變與資本主義雇佣關系的自我調節
一 方法論起點︰非歷史性的交換關系
二 階級斗爭與勞動過程的嬗變
三 在抽象與具體之間︰一種理論困惑
第二節 消費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雇佣關系的再生產
一 工資形式的吊詭及其演變歷程
二 消費模式的資本主義生產
三 “消費社會”的解讀路徑︰鮑德里亞、阿格里塔與馬克思
第三節 貨幣的統治與資本主義的幸存
一 作為權力的貨幣
二 作為權威的貨幣
三 金融危機與資本主義的幸存

第五章 “綠色的希望”與“著了魔的世界”的解構
——法國調節學派阿蘭‧利比茲對資本邏輯的批判與超越
第一節 著了魔的世界︰一種“辯證”的解讀
一 《資本論》第一卷和第三卷︰哪個更重要?
二 著了魔的世界︰一個堅固的世界
三 關于著了魔的世界的矩陣分析及其危機的可能性
第二節 福特制之後︰我們走向何方?
一 當代資本主義“黃金時代”的結束
二 我們為何必須另起爐灶?
三 我們該走向何方︰一種社會建設的理論綱要
四 基于生態維度的社會改造理論︰福斯特、奧康納、利比茲的比較研究
第三節 政治生態學與馬克思主義的未來
一 政治生態學中的生態維度
二 政治生態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家族相似性”
三 政治生態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差異
四 政治生態學代表了馬克思主義的未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