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

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姚建根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5801520
  • ISBN13:9787545801521
  • 裝訂:312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宋朝制置使這一具體職官為研究主題,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分清兩類制置使的區別、論述制置使的發展過程、探討制度的外延層面三個方面人手對其進行討論,通過對制置使內涵的考述,以及對與之相關的若干問題的闡釋,來說明宋朝職官制度的特點,勾勒出宋代政治文化環境下文官主導的戰時體制的歷史輪廓。


作者簡介:姚建根,男,1978年12月生,浙江海寧人,歷史學博士。2001年畢業於浙江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上海師范大學歷史古籍所,獲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隨即在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浙江師范大學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目錄

序言
前言
一 選題的緣由和意義
二 研究史回顧
三 本文的目標和結構
第一章 宋朝制置使的設置
第一節 制置使的類別
一 非軍職類
二 軍職類
第二節 制置使的任職資格
第三節 制置使的兼職
一 制置司所在地(治所)的官守
二 路級統兵軍職
三 路級財職
四 部隊統兵官(都統制)
第四節 制置使的幕僚
一 幕僚的來源
二 幕僚的任用方式
三 幕僚的任職資格
四 幕僚的作用
第二章 制置使的主要職能
第一節 對外軍事職能——戰略攻防
一 對西夏、吐蕃諸部
二 對金
三 對蒙元
第二節 對內軍事職能
一 軍政建設
二 鎮撫「盜叛」
三 經制「蠻夷」
第三節 經濟職能
一 籌措軍糧保障供給
二 管制通貨調控物價
三 干預稅賦創收贍軍
四 賑蠲勸耕關注民生
第四節 人事職能
一 賞恤有功懲辦違戾
二 奏辟幕僚網羅班底
三 遴選州縣薦舉人才
四 按察地方監督官員
五 主持科考興辦文教
六 代表朝廷負責外事
第三章 制置使制度與南宋國防體系
第一節 制置使戰區概況及其戰略地位
一 四川:西陲孤壘
二 京湖:國之屏蔽
附:廣南
三 江淮:藩籬門戶
四 沿海:最後防線
第二節 制置使戰區之間的戰略聯系
一 關於戰區之間戰守的思路
二 戰區聯防的具體表現
三 戰區間指揮權的統合
第四章 制置使與諸職官的關系
第一節 制置使與跨路級統兵軍職的關系
一 與都督(督視)
二 與宣撫使
三 與招討使、鎮撫使等
第二節 制置使與跨路級財職官的關系
一 與總領財賦
二 與提舉茶馬
第三節 制置司與路級四司的關系
一 與安撫使
二 與轉運使
三 與提點刑獄
四 與提舉常平
第四節 制置使與州縣的關系
第五節 制置使與都統制的關系
第五章 宋廷對制置使的控馭
第一節 朝臣對制置使的態度
第二節 宋廷控馭制置使之策
一 儲帥與放權
二 收權、分權與文官化
結語
附 南宋制置使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自秦始皇郡縣天下之后,中央王朝所轄地方政區的層級增多和高層政區的產生,往往起源於中央政府派往地方執行某種專門化職責的高層管轄區。兩宋在恪守二級地方政區制的同時,通過在地方上划分名目繁復的高層專轄區的方式,來保證國家政策及重大部署的貫徹實施,並使治權絕對集中於權力中心。二十多年來,我國宋史學界從地方治理及其與權力中樞相互關系的角度去研究北宋與南宋時期諸使職乃至州縣制度,已經積累了十分扎實的成績。對諸路安撫使的有關史實所進行的全面清理和分析,以及兩宋「郡守通考」等著述,成為繼續從事相關研究時繞不開的先行成果。在姚建根做博士研究生時,學術界已開始注意到對宋代制置使問題,尤其是四川地區制置使的研究。但是,當時還沒有人從制度史的角度,以宋代設置制置使的前因后果及其總體歷史狀況為主題,做成一項比較完整全面的考述。因此他選擇這個題目來撰寫博士學位論文。本書就是以他的博士論文作為基礎,又經過近兩年的辛苦修改而形成的。蒙建根老弟看重,得饗先睹之快。現在把我的幾點鬩讀心得寫在下面,算作本書的序言,以濫竽塞責耳。

反映宋代制置使制度整體面貌的基本史料,可以說很稀少。《宋史·職官志》關於制置使的專條總共僅八百余字。《文獻通考》的專條更只有四百來字;《宋會要輯稿》卷四十(「職官」)內以此為專題所摘編的公文,其篇幅要大一些,但也不過八千多字。但除此之外的零星記載,數量倒不小。《宋史》中提及制置使的有關史料,有一千二百多條。散見在宋元人文集和其他文獻中的資料,為數亦頗多。為在龐雜的文獻記載中大海撈針,作者認真查閱過百十部古代典籍,從中將各種有用的材料巨細無遺地一下搜檢出來,足見其用功之勤之苦。經過條分縷析式的精心編排,宋代制置使制度逐漸形成和發育的基本脈絡,遂從一大堆零碎瑣細的賬簿式敘事中被勾勒出來。於是讀者得以清楚地看到,它如何在神宗年間隨宋廷針對黨項夏「再議西討」的軍事部署,作為臨時戰區統帥而最初現身;女口何在宣和七年(1125年)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間,亦即宋金交戰的第一回合中在整個宋朝疆域內頻繁出現,顯示出從個別地區的臨時建制向固定化戰區划分轉化的趨勢;又知何在宋金對峙中最后成型為幾近於常設的、由文臣統率的防御網絡樞紐建置。

隨着歷史文獻數據化處理及檢索手段的日益進步,過去靠研究者通過逐篇逐行的閱讀來搜檢史料的功夫,如今似乎就可以被敲打鍵盤的輕松操作簡單地取代了。但這其實只是上種過分天真的誤解。電子技術確實大大節省了我們從龐大的文獻庫里調撥相關資料的機械勞動,但是歷史學研究從來就不是一種對於相關主題詞的檢索條文進行連綴鋪敘的裁縫活計。對文獻以及其他類型史料的精心閱讀,是歷史研究者貼近他所要考察的那個已逝去年代的唯一途徑。沒有這種「尋行數字」的功夫,就無從對所要考察的時代生發出一種「肌膚觸碰」般的深切感知,當然就不會有出色的問題意識、出色的對於問題背景的意識,以及出色、深刻的歷史意識。不惜殫精竭慮於「尋行數字」,遠不止是為了把有用的史料搜尋出來而已。在此種意義上,「e-考據」時代的來臨,非但未曾降低、甚至還更加提高了歷史研究的難度和復雜度。我認為,這一點也體現在本書里。例如作者在討論制置使與宣撫使、總領財賦等三職之間關系的復雜多變時指出,「三者角力的勝負必取決於宋廷對某一時期緊急要務的判斷」。這個平實的結論,乍看起來好像再尋常不過,其實是要有很深厚圓融的眼力才能看得出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