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機管理︰理論與實務

公共危機管理︰理論與實務
定價:299
NT $ 260
 

內容簡介

本書在吸收國內外公共危機管理最新發展成果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建構了公共危機管理的邏輯體系和知識框架,從制度、過程、行為、技術等不同層面,以前瞻性的視角,對當代公共危機管理的一系列理論與現實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分析。

本書既可以幫助讀者研習和掌握公共危機管理的一般性知識,也可以為其培養和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提供參考。
 

目錄

第一章 危機與危機管理導論
第一節 危機的性質與類型
第二節 危機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影響
第三節 危機管理的性質與特征
第四節 危機管理者的角色與能力結構
第二章 危機管理的系統與結構
第一節 危機管理的利害關系者
第二節 危機管理的體制與機制
第三節 設計和建立有效的危機管理組織
第三章 危機管理的戰略與政策
第一節 全面整合的危機管理模式
第二節 危機管理的戰略選擇
第三節 危機管理的政策工具
第四章 危機的風險與風險管理
第一節 風險的概念與內涵
第二節 風險管理的基本性質
第三節 風險管理的過程分析
第四節 公共危機風險管理
第五章 危機規劃
第一節 危機規劃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危機規劃的任務與性質
第三節 危機規劃的內容與結構
第四節 危機規劃過程
第六章 危機預警
第一節 危機預警概念與功能
第二節 危機預警系統及其建設
第三節 建立有效的危機預警機制
第四節 危機預警的問題與改進
第七章 危機的疏緩與預防
第一節 危機疏緩的概念與性質
第二節 危機疏緩與危機風險評估
第四節 危機疏緩戰略
第五節 危機疏緩的項目與措施
第八章 危機的準備與就緒
第一節 危機準備的概念與性質
第二節 危機準備的層次與內容
第三節 危機準備的基本框架
第九章 危機的回應與應對
第一節 危機回應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危機的初始回應
第三節 危機的受害者處理
第四節 危機的參與者管理
第十章 危機的恢復與重建
第一節 危機恢復與恢復管理
第二節 損失評估
第三節 短期恢復
第四節 長期重建
第五節 危機恢復與重建中的幾個問題
第十一章 危機管理的評估
第一節 危機管理的績效評估
第二節 個人評估
第三節 組織評估
第四節 行動評估
……
第十二章 危機狀態下的領導與決策
第十三章 危機溝通
第十四章 危機管理的技術與應用
第十五章 危機管理的未來與挑戰
參考文獻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危機的出現與人類長相伴隨,人類的發展與危機緊密相關。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升,人類逐漸享受到繁榮和文明帶來的成果,戰勝危機的能力也顯著增強;但與此同時,人們卻更加強烈甚至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危機所帶來的沖擊和影響,遭受到危機所產生的威脅和損害。其原因是多元而復雜的,它涉及人類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環境等各個方面、各個領域;既有外界客觀因素的作用,也有人的主觀認知的影響。但無論如何,危機都已成為當今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加強對危機的研究和應對是世界範圍內各國政府和人民的理性選擇。

危機的本質是風險,危機是風險的極端表現形式。當今時代,人們討論危機問題一個不可脫離的大背景便是風險社會的日漸形成。在這一真實化的語境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要想有效地預防、化解和消弭危機,不僅要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危機,還要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風險。與顯性、非常態的危機相比,從隱性、常態的風險著手,能夠找出各種可能導致危機的風險源,並提前介入干預風險,以將危機遏制于萌芽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講,對風險的管理是實現危機管理目標和價值的最佳路徑;也唯有從風險人手方可能解決目前和未來我們所面臨的風險社會的悖論與困境。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開始意識到危機對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國家戰略的重要意義,並將危機管理擺到重點加強建設的突出位置上來。我國的危機管理開始步入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在理念、體制、機制、法制、資源保障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展和巨大成就。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亦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如如何將危機管理的重點從危機準備轉移至日常舒緩和預防上來;如何將危機管理的重心下沉到地方和基層;如何加強市場化和社會化力量的參與;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下一步在鞏固應急管理成果並將應急管理引向深入的過程中必須思考和予以解決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應急管理的範疇,而涉及更深層次、更為復雜的問題。從根本上說,它是一個如何對危機與風險進行治理的問題,需要長期化、常態化、制度化的努力,而非一味催生式的短期行為過程。

強調對危機與風險的治理,就是要廣泛地考量同危機與風險有關的所有因素,有效地協調受到危機與風險影響的各方關系,合理地分配現代社會的力量體系及其權責。具體而言,就需要進一步提高政府和全社會的危機與風險意識、知識和應對能力,需要建立和優化相關的體制機制法制等制度設計,需要政府管制和市場誘導相結合的治理方式,需要公民自治和社會共治相交融的治理格局,需要先進科技的運用與支撐,需要全球與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一言以蔽之,通過這種改善後的制度安排,能夠有機地整合所有相關的知識、技術、立場、力量和資源,實現對危機與風險的有效治理,從而更好地應對風險社會帶來的變革與挑戰。在風險社會/對危機與風險的善治無疑應當成為追求整個社會的善治中所不可缺少和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從正常的常態管理,到對危機的非常態管理,再到對風險的常態管理的回歸,這體現的是管理理念和管理形態的超越與提升,體現的是將常態管理與非常態管理相融合、在常態中管理非常態的更高層次的管理境界。在當今這一急劇變革的歷史條件下,緊密聯系和適應與傳統社會已大不同的管理情境與時代背景,加強對公共危機與風險治理的研究,是中國公共管理學所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也是中國公共管理學擴大學科知識增量、反饋國家社會建設的重要契機。

正是在此思想指導之下,我們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合作,組織出版了這套“公共危機與風險治理叢書”。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努力,能夠較為全面和深人地反映公共危機與風險治理領域的現狀、問題與趨勢,使這一領域在未來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社會和人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