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豐富的實證研究和理論分析資料與文獻,對美國和英國的社會階級狀況作了較為詳細、獨到的比較研究,對那種關於「美國是一個無階級社會」與「英國是一個階級划分明顯的社會」的習慣性看法提出質疑,認為美英兩國的社會階級狀況雖有不同特點,但社會階級在塑造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認同、政治態度和行為等方面卻存在許多共同之處。作者深刻闡述了社會階級作為結構性不平等的一種形式在當今發達社會中繼續存在的客觀依據,批駁了「社會階級已經死亡」的觀點,論證了階級划分對人們認識和把握當代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性,階級划分同性別、種族、職業等社會划分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詳細探討了美英發達國家階級結構、階級形成、階級意識以及相應的社會權力、社會流動、生活機會、政治和社會行為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對於人們全面了解發達國家社會結構和階級結構的總體狀況具有參考價值。
 

目錄

圖表
《當代資本主義研究叢書》總序
譯者說明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部分
第二章 階級結構
第三章 階級過程
第四章 階級意識
第二部分
第五章 社會權力
第六章 社會封閉
第七章 退化
第八章 合並
第九章 社會排除
第十章 結論
參考文獻
 

本書是關於美國和英國社會階級之比較研究的著作。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和英國社會學家之間進行了一場辯論,主題是:在經濟、社會和政治迅速變化的時期,社會階級的重要性是越來越衰減了,還是它仍然作為結構性不平等的一種重要形式而繼續存在?這場辯論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發生在經常被認為是處於兩個極端的國家的社會學家中間。就是說,美國總是被固化上「無階級社會」的特征,而英國則經常被打上鮮明的階級烙印。然而,關於階級的辯論卻對這兩個國家的固化形象發起了挑戰。這場爭論表明,關於美國和英國的囝化印象應置於嚴肅的社會學審視之下。例如,辯論引發了許多問題的討論:美國真的是無階級社會麽?它在過去是一個機會充盈的樂土麽?它在今天是一個開放社會麽?英國真的是一個階級分明的社會麽?它在過去是一個封閉的社會麽?它現在還是一個封閉社會麽?美國和英國真如人們認為的那樣差異明顯麽?它們之間有無相同之處?等等。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要從關於這兩個國家的比較分析中獲得。

對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階級問題的研究,在歷史上和現在都不少古事賣上,關於社會階級的國際性比較研究文獻現在紛雜龐多,以致人們越來越難以掌握新近出版的全部經驗性研究成果。然而,把這種比較研究精練通俗地介紹給學生讀者的著作卻很少見到。有的書籍有時候雖然關注一個國家,也順便參照另一個國家,但這些著述的局限是它們實際上沒有進行真正的比較研究。或者,一些著作涉及的范圍非常廣,關注許多國家,甚至於很難形成所涉資料展示的整體圖景。換句話說,比較研究只是被以有限的方式來運用,這對於那些需要了解理論爭論和經驗研究的大致情況的學生們來說,還是無從知曉整體的面貌。

本書試圖矯正這種疏忽遺漏,主要集中於美國和英國社會階級的比較。它是專門為學生們所寫的。本書回顧了大量的社會學文獻,參考了關於社會階級的,崽體辯論和關於這兩個國家中不同社會階級的具體爭論。因而,美國和英國的主要理論爭論被盡可能地簡括論述了。更重要的是,本書從這兩個國家中吸收了廣泛的經驗結論,它們在全部內容中被援引或在每一章節中被復述。全書還特別關注了那些運用定量和定性考察方法進行的社會階級研究,這是作為考察宏觀和微觀的社會學問題的一種方式。本書的中心結論是,那種關於美國和英國的流行的定勢觀念,是經不住系統的經驗檢驗的。美國不是一個無階級的社會,而英國也不注定是階級色彩鮮明的社會♂換言之,流行的觀』點過分誇大了兩者的差異,而掩蓋了許多重要的相同之處。它們還過分注重關於階級不平等的靜態特征,忽視了社會階級是如何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在20世紀晚期的美國和英國,社會階級仍然是結構性社會不平等的一種重要形式。從這方面講,社會階級被證明在這兩個國家仍然顯著地持續存在。然而同時也要看到,階級划分處於經常的變動之中,有時以人們熟悉的方式有時以嶄新的方式不斷地重新構成。本書對社會階級在整個20世紀的連續性與變化性都作了強調。

本書的寫作非常得益於我在1995年去芝加哥大學的研究性訪問。曼徹斯特大學為這次學術訪問之旅提供了基金,在這里我表示衷心的感謝。我還要感謝利物浦大學的肯·羅伯茨(Ken Roberts)教授,他熱心支持我申請訪問基金;還有利物浦大學的羅伯特·穆爾(Robert Moore)教授,他發起了整個研究過程,使我最終成為芝加哥大學的一位訪問學者。我也非常感謝城市不平等研究中』占的威廉·朱利葉斯·威爾遜(William Julius Wilson)教授,正是他倡議我提出申請;以及社會學系主任瑪塔·梯恩達(Marta Tienda)教授,他在整個大學范囿內為此多方協調。我同樣要感謝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的成員,他們非常樂意與我一起研討美國的社會階級問題。我同時感謝城市不平等研究中心副主任吉姆·奎納(Jim Quane),他把我介紹給芝加哥市的方方面面;還有傑夫·萊斯(Jeff Rice),使我熟悉了芝加哥的飯店;以及慷慨好客的傑羅姆和安娜·考克萊(Jerome and Anna Coakley)。

許多同事分別就本書各章節作出了中肯的評論,我非常感謝他們對此傾注的時間和精力。我要感謝如下各位對本書堤供的幫助:戴維·洛克伍德(David Lockwood)弋戴維·羅斯(David Rose)、彼得·桑德斯(PETER SAUN-DERS)、邁克·薩維奇(mIKE sAVAGE)以及約翰·斯科特(John Scott)。這里要特別致謝肯·羅伯茨,他在成書過程中鬩讀了全部章節,以及格拉姆·克勞(Graham Crow),他在許多場合對全書作出評論。我還要感謝戈登·馬歇爾(Gordon Marshalll),他閱讀了整個初稿,並對改進全書內容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建議。我再次特別感謝肯(Ken)、格拉姆(Graham)和戈登(Gordon),他們之前就提供了很大幫助,盡管他們現在於研究、教學和行政管理方面發揮的作用要比過去大得多了。利物浦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同事們在我完成此書時提供了支持的環境。特別感謝利物浦大學的林納·布賴頓(Lynne Brydon)以及湯姆和安娜·邁克魯斯基(Tom and Anna McCluskie),海倫·瓊斯(Helen Jones)和托尼·萊恩(Tony Lane),曼徹斯特大學的蘇·希斯(Sue Heath),斯蒂芬·林克格爾(Stephanie Linkogle),羅斯瑪麗·邁勒(Rosemary Mellor),西蒙·米勒(Simon Millerr),尼克斯·帕帕斯特戈迪斯(Nikos Papas-tergiadis)和邁克·薩維奇。我真心感謝安·克勞恩雷(Ann Cronley)和萊斯利:瓊斯(Lesley Jones),他們在成書晚期幫助我完成了章節和圖表設計。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摯友和家庭給予的支持和鼓勵。這里我再次感謝格拉姆·克勞,他多年來同我結下了誠摯的友誼。我還要衷心感謝卡倫·華萊士一史密斯(Karen Wallace-Smith)、羅布(Rob)、羅斯(Rohhss)、克洛伊(Chloe)、凱西·查普曼(Casey Chapman)和湯姆(Tom)、喬(Jo)、赫絲特(Hes-ter)、羅本·克拉克(Reuben Clarke)這些長期的朋友,特別是他們在此書完成階段給予了大量支持。這方面特別要感謝喬·克拉克(Jo Clarke)。我還要對我的公婆菲洛米娜和苦拉德·史密斯(Philomena and Gerald Smith)致以感激之意,他們多年來對桷的工作給與默默的理解和支持。我特別感謝我的家人,芭芭拉(Barbara)、約翰(John)、雪莉(Shirley)、肖娜(Shauna)、迪爾德麗(Deirdre)和馬休(Matthew),我知道他們在期盼著這本書的面世。最後但絕不是最不重要的,我要感謝我的母親瑪莎·戴維恩(Martha Devine)給予我的一切,本書正是獻給她的著作。

裴歐娜·戴維恩於曼徹斯特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