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和平關系發展的兩岸關系

走向和平關系發展的兩岸關系
定價:204
NT $ 177
  • 作者:陳孔立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0805260
  • ISBN13:9787510805264
  • 裝訂:平裝 / 26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當前兩岸關系中的重大政治難題,諸如台灣政治定位、兩岸和平協議、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國共關系以及民進黨問題等展開討論。應當指出,本書各個部分都是針對台灣、祖國大陸或國外出現的各種觀點,提出作者的不同意見,試圖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多元視角。作者認為有關台灣政治及兩岸關系的研究,不論在兩岸之間或兩岸內部都必然產生各種不同的觀點,應當鼓勵提出不同看法,鼓勵開展爭論,這樣才能促使研究的深入與水平的提高。

本書的觀點有︰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框架;台灣的“國際空間”;台灣政治定位;和平協議;國共關系;民進黨。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和平發展︰構建與推動
 對台戰略的十大關系
 和平發展的聯想
 構建和平發展的理論框架
 和平發展“路線圖”與第三軌道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的商榷
 和平統一方針經受挑戰
 構建兩岸互動的游戲規則
 兩岸互動的“要”與“不要”
 建構兩岸“信心建立措施”
 和平共處與和平發展
第二部分 台灣的“國際空間”︰難題與出路
 外交怎麼“休兵”?
 台灣能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嗎?
 “活路外交”與誰“精神一致”?
 台灣“國際空間”問題
 台灣參加WHA的途徑
 台灣參與WHA問題
 台灣參與WHA之後
第三部分 台灣政治定位︰尋求破解之道
 “中華民國”的政治定位
 “互不否認”的三個層次
 回到原點,重新出發
 統一前的兩岸政治關系
 破解兩岸政治難題的嘗試
 折磨兩岸的政治符號
第四部分 和平協議︰商議各種方案
 和平協議的若干難題
 評邱進益的《兩岸和平協議草案》
 和平協議可能出現的爭議
 在和平協議中如何表述“不獨”“不武”
 什麼是“結束敵對狀態”?
 政治談判,兩岸均未準備好
第五部分 國共關系︰合作與分歧
 馬英九當選與兩岸關系
 什麼是“不統、不獨、不武”?
 “第三次國共合作”的可能性
 “以黨制馬”說
 對馬英九講話的善意解讀
 建立“及時回應機制”
 對“胡六點”的錯誤解讀
 兩岸關系乍暖還寒
第六部分 民進黨︰下台與困境
 陳水扁會下台嗎?
 “倒扁”三問
 “倒扁”政治學
 投票取向與投票心理
 “政治天王”的消長
 對“法理台獨”的不同理解
 民進黨“立委”選舉的慘敗
 小選舉大變化
 “讀秒”中的民進黨
 如果民進黨下台
 民進黨如何“切割”陳水扁以自救
 民進黨深綠路線的困擾
 蔡英文面臨的抉擇
 民進黨的“急”與“不急”
 ECFA“公投”的政治意圖
 民進黨可否“愛台西進”?
附錄
 有容乃大
 台灣民眾政治心理分析
 “台灣主體意識”及其發展趨勢
 “第三次國共合作”解讀
 

黨中央提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戰略構想以後,得到海內外各界的普遍重視。2008年兩岸關系出現了新的局面,開始步人和平發展的軌道。這是十分令人高興的轉變,它關系到兩岸人民的福祉與中華民族的前途,理應受到兩岸各界的珍惜與呵護。

但是,目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兩岸間的政治分歧仍然存在,有許多問題需要開展深入的研究與坦誠的協商,才能逐步取得共識,獲得妥善的解決。

本書針對當前兩岸關系中的重大政治難題,諸如台灣政治定位、兩岸和平協議、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國共關系以及民進黨問題等展開討論。應當指出,本書各個部分都是針對台灣、祖國大陸或國外出現的各種觀點,提出作者的不同意見,試圖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多元視角。作者認為有關台灣政治及兩岸關系的研究,不論在兩岸之間或兩岸內部都必然產生各種不同的觀點,應當鼓勵提出不同看法,鼓勵開展爭論,這樣才能促使研究的深入與水平的提高。

現將本書的一些觀點介紹如下。

一、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框架

有關這一專題,已經有許多學者做過深入的研究。我主要討論兩個問題︰

(一)初次提出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理論框架問題。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12月31日講話已經從政治基礎、重要途徑、必要條件、精神紐帶、依靠力量、可靠保障、物質基礎等方面做了全面論述。1983年鄧小平曾經提出和平共處原則用于處理內政問題的看法,我考慮可以把“和平發展”與“和平共處”聯系起來考察,探討二者的關系,從而提出在兩岸關系上全面落實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設想。

(二)討論構建這一框架的“配套措施”,即兩岸互動的游戲規則,提出互動過程的一些原則,即“六要六不要”,並且提出兩岸已經進入“合作博弈”階段,可以開始“建立互信措施”的工作,並且需要一個可操作的協議加以規範,雙方共同遵守。

此外,我提出建立“第三軌道”的建議,主要是在兩岸智庫之間,就原有的“兩會”與“國共平台”不便討論的敏感問題,交換意見,為兩岸政治協商做好準備。這個建議已經得到落實。

二、台灣的“國際空間”
這是兩岸難題之一。關鍵在于台灣企圖獲得“主權國家”的地位,而國際社會則普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一方面,我們了解台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不能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因此,目前我們與台灣當局在這個方面的政治分歧是存在的,需要認真研究,務實對待。

我針對台灣方面提出的“外交休兵”、“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特別是近期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問題,逐一做了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見,據說有人認為這是“鷹派”的觀點。我認為在外交上要按國際準則辦事,在參與國際組織方面,要按照該組織的章程辦事,即“依法辦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放寬處理”。

我還提出這個問題應當兩岸共同協商,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辦法,而不要“隔空放話”,施加壓力。在“擱置爭議”的條件下,這一問題的處理只能做到“雖不滿意,但可接受”,而不能要求過高。

三、台灣政治定位

這也是難題,所以胡總書記指出,“兩岸可以就在國家統一前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系展開務實探討”。現在台灣方面已經提出不少看法,我認為對這些看法都要給予重視,展開討論。兩岸之間看法不同是正常的,通過討論甚至爭論,可能取得共識。因此,我對台灣方面的看法,諸如“一中各表,互不否認”、“整個中國,兩岸統合”、“一中兩憲,對等實體”、“一中框架,互相默認”、“一中共表,互相承認”等,都進行商榷,目的是了解互相之間看法的差異,以便尋求更妥善的解決辦法。同時,也對不願意給予清晰定位的看法提出意見,我認為采取回避的辦法,給予模糊的定位,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解決這一難題中的難題是如何對待“中華民國”,這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我詳細地羅列了各種不同的看法,提出初步的意見︰凡是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的看法,都可以作為進一步討論的參考,包括“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兩個政府的關系”。

四、和平協議

有關和平協議已經提出不少看法和方案,兩岸之間、兩岸內部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針對已有的看法提出意見,認為簽署和平協議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和平協議就是解決兩岸和平問題,而不是解決和平統一問題,在協議中不能要求寫上“統一前景”,否則在近期內這個協議是無法簽署的。

我還對台灣學者邱進益、張亞中的方案分別提出一些商榷,指出在有些問題上,台灣內部存在的分歧可能更為嚴重。

對于什麼是“結束敵對狀態”,已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結束敵對狀態與結束政治對立是兩回事,“結束敵對狀態,就是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態,對內戰做一個了結”。至于是否要先簽訂“結束敵對狀態”,然後才簽署和平協議,我認為與簽署和平協議同時宣告結束敵對狀態,可能減少一些麻煩。

此外,還對在和平協議中如何表述“不獨”、“不武”提出初步的意見。

在“先經濟,後政治”的共識下,政治議題也應當著手研究,但台灣近期內不準備開展政治談判,大陸方面有人則認為談判和平協議的條件已經具備,于是,台灣方面做出“大陸急于政治談判”的誤判。我認為政治談判兩岸均未準備好。顯然“破解政治難題”需要時間,急不得,條件不成熟,談判容易形成僵局。因此,需要雙方共同準備,首先從學界、民間做起。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7